“墳邊長竹須遷墳,墳前兩物成富人”,是過去流傳在農村的俗語,現在的農村不太流行了,也很少有人去講究這些了。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對這句過時的農村俗語,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竹子生長在有山的農村,因此,這句俗語應該是丘陵和山地的農村流傳的一句俗語。長不出竹子的農村,或者說容不得竹子長出來的農村,連竹子的影子都沒有,所以家裡先人的墳墓當然也就不用怕竹子了。
1、墳邊長竹就一定要遷墳嗎?過去農村俗語中的一些說法,并不是絕對的,也不是很全面的,可能隻是某一方面。野生的竹子品種很多,有竿很大的竹子,比如,楠竹,又稱毛竹,竹竿高達20多米;有竿不大不少的竹子,比如,金竹、大班竹、大青皮竹、紫竹等,紫竹等高4-8米,特殊品種可高達10米;有小竹子,比如水竹、小斑竹、小青竹、苦竹、實竹(不空心的竹子)等,竿高約3-5米。在竹子的品種之中,又以小竹的品種最多,常見的野生竹有數十種。
品種繁多的竹子,有的竹子對墳墓會造成危害,但是,有的竹子對墳墓是沒有危害的。因此,“墳邊長竹須遷墳”之中的竹,隻是對墳墓有危害的竹子而言,并不是指所有的竹子了,沒有必要談“竹”色變。
過去,有一些農村人家還喜歡在墳墓旁栽種小竹子,寓意為“節節高”,是吉祥之物,同時對純土堆的墳墓,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小竹鞭護墳,可以對墳墓有穩固作用。
一些農村有一種“金竹打墳”之說。金竹竿高6-15米,屬于竹子大小之中的中等品種。“金竹打墳”的意思,指墳墓的金竹尖頂,由于竹葉多,低垂到墳圈(墳堆周圍的平整之地)内,當有風吹的時候,竹尖頂的枝葉就會在墳圈内地面擺動,就像一把掃帚一樣,把墳圈打掃幹淨。人們認為這種現象非常吉祥。當然,這種現象通常很難出現,人們也就認為很神奇,便産生了美好的聯想作用。但從這種說法來看,墳邊是可以有竹子的,有竹子不一定都要遷墳。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開過荒,造過林,或者扯過小竹筍的人都知道,有種小竹子的地方,用鋤頭很難挖地,竹鞭(根)很堅硬,在地下雖然像網一樣,盤旋交錯,鋤頭挖下去就會起來。但是這些竹鞭鑽的土層并不是很深,基本上都處在土的淺層。有的竹鞭鑽入土内的深度,還沒有絲茅草的根(形狀類似竹鞭)鑽入土内那麼深。然而,農村開荒時,最難除根的,往往就是絲茅草的根和小竹子的竹鞭,而這兩種植物繁殖力強,生命力也很強,套用一句古詩:鋤頭挖不盡,春風吹又生。通常來說,人們在有小竹子和茅草的地方開荒,要經過數年的反複耕種後,才能徹底清除掉茅草根和小竹鞭。
在農村,人們對安葬好的墳墓,認為墳頭長滿草為吉祥,最忌諱墳頭數年後光秃秃的,仍然長不出草來,認為不吉利。民間有俗語說,“墳上不長草後代必出”、“墳頭塌陷少子孫,墳頭有草家生金”、“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等。
也就是因為有民間的這些說法,人們在葬新墳後,到底墳頭能不能長草,心裡也沒有底,往往會鏟來一些野外的草皮,覆蓋在新墳土堆上,或者有意識地在土内放一些絲茅草根,讓墳頭長出茂盛的柴草。如果墳頭上長出小竹子,一般來說,隻能砍,而不能動鋤頭把竹鞭除掉。清明掃墓最重要的一個内容,也是最費力的事,那就是“砍茅”,即把墳頭和墳周圍的柴草砍掉。其中就包括小竹子,但不能挖這些柴草和竹子的根,隻能是年年砍,又讓其年年長。要想一勞永逸地斬草除根,不讓墳頭和周圍寸草不生,那就不符合我國農村習俗的。
現在在農村就有這樣的人,覺得每年清明砍毛,非常麻煩,不讓動鋤頭,就用噴霧器将除草劑噴灑一遍,墳頭的柴草就枯死了。結果讓老人臭罵一頓,一時成為了鄉村笑談。
中小竹子,由于根淺,不會入地下鑽,也就不怕鑽入墳墓的穴坑内,鑽破棺材,又由于它們長出的竹筍也不大,在土裡生長和從地裡長出來的時候,對土壤的擠壓力不大,不會造成墳堆的崩塌。
實際上,農村人所說的“墳邊長竹須遷墳”,其中的“竹”指的就是楠竹,有的地方稱為毛竹。農村雖然有毛竹不過溝的說法,也就是說,毛竹的竹鞭不會穿越水溝,但是,毛竹的竹鞭在地下穿透能力非常強悍,鑽入土層也非常深,且哪裡的土層越疏松,它們就越往哪裡鑽。有過挖毛竹筍經驗的人就知道,竹子鑽地越深,竹筍的個頭就越大,長出的竹子也就越大,越是前幾年挖過竹筍的地方,因為土質疏松,竹筍也就越多越粗壯。農村人常說的“筍子越挖越長”,就是這個原因。
毛竹繁殖能力很強,在與樹木的地盤的争奪能力非常強勢,往往能夠“攻城掠地”,侵蝕樹木的地盤。農村不隻需要竹子,還需要樹木,不隻需要竹林山場,還需要果樹山場,還需要一定的菜地和旱地,要種植旱地作物。毛竹(也包括小竹子)常常很強勢地與樹木、果園、旱地搶地盤,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包括樹木也不放過。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竹害”。一旦竹鞭延伸到這些地方,比較難以根除,除非挖深溝阻攔。
毛竹對墳墓來說,也是一種“竹害”,特别是一些年代不遠的墳場更是如此。過去,農村普通老百姓家的墳墓,大多是純土堆,有的地方風俗,土堆的土裡連小石子都不能夾帶,其土質比較适合毛竹的生長。在農村,山上有一些塌陷的無主墳,因年代久遠,長出的樹木和毛竹格外茂盛,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過去農村,人們在葬墳時,都希望祖先的墳能夠“萬古長存”,可事實上是,在農村上千年的老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就是五百年以内的墳墓,也很少見。這些現存的古墳墓,大多還是一些著名人物,或者著名始祖的墳,因有人經常打理,保存得比較完好。其他默默無聞的人,他們的墳墓就像他們的人一樣,多年沒有人打理,早已湮滅在山裡之中,見不到蹤迹了。這裡少不了草木和毛竹繁殖的功勞,是它們讓這些墳墓化作了泥土,真正回歸了大自然。
毛竹出現在墳墓的邊上後,竹鞭很快就要進入墳圈的地下,并進入墳墓的穴坑内。毛竹的竹鞭在地下生長,人們是很難看到的,隻有竹筍從地面破土而出的時候,才知道竹鞭已經延伸到這裡。毛竹筍個頭比較大,能夠把地面頂破,當然也可以把墳堆頂塌。假如今年春天,墳地出現一根筍,你把它掰掉,到次年,可能會長出三四根,甚至更多。這也就是毛竹的可怕之處。
過去農村,人們認為,墳墓安葬好後,就不可亂動土了,否則就不吉利。過去,人們還特别講究已故先人“入土為安”,在墳墓上随便動土,被視為對先人的不尊敬,人們非常忌諱。而要把竹鞭除掉,就必須得把竹鞭刨出來,或者在墳的四周挖溝,阻止竹鞭的入侵。在農村,這種做法也是人們最忌諱的事。這樣在墳墓周圍或者墳堆上挖來挖去的折騰,不如提前把墳遷走,遷到沒有竹子的地方,一勞永逸。這也就是“墳邊長竹須遷墳”的意思。
事實上,“墳邊長竹須遷墳”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農村有一句俗語說:“窮不搬家,富不移祖(遷墳)”。按照過去農村習俗,墳墓安葬好後,通常來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忌諱遷墳。人們認為這是活人折騰先人,讓先人入土後還不能安逸,很不道德,這種子孫很不孝。因此,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葬墳選址時要未雨綢缪,要遠離有毛竹的地方,否則,當毛竹長到墳邊,就會落得不得不遷墳的下場,不是好事。同時,也是告訴人們,要防止毛竹靠近墳邊,及早處理,免得遷墳。
2、墳前的兩物指的是蛇和烏龜?
“墳前兩物成富人”這半句,在農村有多種說法,人們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環境,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是人工置辦的“兩物”,有的是大自然中出現的“兩物”。
一、人工置辦的“兩物”
人工放置的“兩物”,就是人為放到墳墓前的物體,家庭的情況不同,人們放置的物體也不同。下面列舉一種農村比較普遍的說法。
舊時貧窮人家,因為家裡貧窮,老人去世以後,往往是很潦草地把喪事辦了,也很潦草地把老人埋了。那時,能給老人堆一個像樣的土堆就不錯了。立碑成為這些人家的一種奢望,家裡沒錢,立不了碑。因此,舊時農村貧窮人家認為,能夠在墳墓前面做好兩件事,也就是要置“兩物”,家裡就會富裕。
一是銅鼓石。通常來說,貧窮人家的墳墓前,要找一塊銅鼓石(即黃石,外表顔色是銅色,也有的是黃金色,像銅鼓),放在墳前,一般是立碑的位置,俗稱“壓腳石”。因為有銅鼓石給先人壓腳,古代流通的貨币以銅錢為主,因此,銅鼓石就成了銅錢的象征。再者,有一部分銅鼓是黃金顔色,代表黃金,也就象征财富。由此,人們認為子孫會有用不完的金錢。實際上,人們放置銅鼓石的目的,主要是在掃墓祭祖時,好在這塊石頭上擺貢品,其功能就相當一些比較講究墳墓前的祭台一樣,隻是祭台的石條是人工加工而成,而銅鼓石則是天然的。很多農村習俗,如果不是銅鼓石,其他天然的石頭,還不能往墳墓前擺放,隻有加過工的才能擺放。
二是拜台。拜台就是墳墓前面的一塊平地,是“墳圈”的一部分,用來祭拜老人,也就是跪拜的地方。過去農村墳墓前面的拜台,人們喜歡修築成扇形,或者半圓形。因為墳墓兩邊及前面空間也是半圓形,正好就是一個圓形。圓形的中間就是墳墓,墳墓内為四方坑穴,整個形狀就像是一枚外圓内方的銅錢。老人正好躺在銅錢眼裡,過去農村人認為,這種形狀可讓子孫富裕。
這種說法,雖然帶有一定的彩迷色彩,但是深究其中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祭祀先人方便,也是為了墳墓的美觀,更是要人們家裡引起對祖先墳墓的重視。
舊時,由于農村貧窮人家占絕大多數,因此,這種說法在一些農村(并非所有的地方)比較普遍。
當然,一些比較富裕或很富裕的人家對“兩物”的解釋有所不同,各有各的說法。比如,有的人說墳前有碑和拜台可以讓子孫富裕,還有的說,墳前擺放兩個石獸,或者栽兩種名貴樹木等,可以讓子孫富裕。實際上,這些說法就是要引起人們對墳墓環境的重視。
二、“兩物”是蛇和烏龜
蛇和烏龜在我國傳統動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人崇拜的動物,在曆史上形成了蛇和烏龜的一系列民俗文化,影響了陽宅和陰宅的習俗。
在農村,人們視家中的蛇為龍,蛇往往被稱為“小龍”或者“活龍”。蛇是古代在龍被虛構之前的前身,人們普遍認為,龍的前身就是由蛇演變而來的,蛇是龍所謂的“活身”,也稱為“真身”。因此,蛇在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寓意龍和富貴吉祥,是一種很吉利的象征。
烏龜,在傳統文化中很早就被古人神話了,比如,晉代陸機寫的《洛陽記》中有:
“各種禹時有神烏龜于洛水,負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
烏龜甚至被一些古人敬為先祖。
比如《國語·周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鼋”。
蛇和烏龜在古代都被認為是四靈之一。
《禮記·禮運》上說:“何謂四靈,麟鳳龍烏龜,謂之四靈。”宋代的《十三經注疏》載:“象物,有象在天……麟、鳳、龍、烏龜謂之四靈。”
我國農村習俗,家中的蛇,被稱為“家蛇”。古人認為“家蛇”是祖先之靈,是先人魂魄之所歸,不準傷害它們。人們認為,如果家蛇被家裡人傷害,會有不祥的事情發生。
過去人們認為陰宅與陽宅同理,墳墓前面及周圍有蛇,被視為“地龍”,不能傷害它們。過去有一些農葬俗,有“安厝”(又稱擱厝)的習慣,也就是在野外找一個地方,把靈柩寄放在一個地方,然後才擇期正式安葬看中的地方,或者隻是暫時擱在金井上,或者淺埋,然後才擇期正式安葬。這期間,如果發現棺木周圍有蛇,那“安厝”之地就是好地方,農村人俗稱為“活龍地”,就不再另尋别的地方,就在“安厝”之地安葬。
烏龜也是農村人喜歡的一種動物,長江流域一帶的農村,很多人家裡都喜歡養烏龜,且不準食烏龜。大多農家放在潲水桶(缸)内養起來。潲水就是用來煮豬食的水。農村人的說法是,烏龜拉出的尿可以預防豬瘟,保證家裡養的豬身體健康。當然這隻是農村人的一種傳統說法,烏龜尿能否起到這個作用,還沒有得到科學證明。也有的人說,在家裡養烏龜,可以起到保護家财的作用,可讓家裡的錢财用得長久。這可能是烏龜跑得慢,再加上烏龜壽命長,引起人們的聯想,未必真的如此。在安徽江西一帶的古徽州等地,過去農村喜歡在下水道放養烏龜,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滅蚊,二是疏通淤泥。農家在潲水桶内養烏龜,也可能是出于類似的目的。因此,烏龜在農家被視為吉祥物。
同樣的道理,烏龜出現在陰宅前面,也被視為是吉祥物。有的農村習俗,如果在墳墓前看到烏龜,說烏龜是“朝皇闆”,子孫會人才輩出,家裡當然也會興旺發達,成為富貴之家。
實際上,農村的這種說法,主要是源于古代人們的龍和烏龜的崇拜,當然也就帶有迷信色彩,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可言,也不足為信。
另外,現在一些人想當然的認為,“墳前兩物成富人”中的“兩物”,指的是靈芝和人參。這是一種典型的臆想或者杜撰,主要一些人是對靈芝和人參生長特性和環境不了解造成的,靈芝和人參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生長。
靈芝是菌類,其生長環境,通常要求濕度高、光線昏暗的山林之中,主要生長在腐樹或是其樹木的根部。如此,要出現在墳前,除非是深山老林裡有幾十上百年無人管的荒墳前面,才會長出野生靈芝。
人參則生長在長于北緯33-48度之間的地帶,要求海拔數百米,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我們查看一下地圖的緯度,就知道人生應該長在什麼地方了。
因此,現在一些人認為的靈芝和人參這“兩物”,在野生狀态下(人工種植除外),不是我們想讓它們在哪長,它們就在哪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