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篆書習字口訣

篆書習字口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1 13:55:46

為什麼識字要懂字源、字理?

因為:當整個漢字系統的演變我們知道了,從根到末,從頭到尾都了解了,對漢字的文化脈絡你就清楚了,而後才能知道它今天的字形來源與淵源,才能感受其中的文化性與傳承性,才能理解對待漢字的态度絕不是簡化和消滅,而是繼承與傳承。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1

今日漢字主角:卂迅訊汛

01

與鳥飛行有關的第二個字,就是“卂(xùn)”字,字形與“飛”字相似,故歸在此處。但“卂”字現在已經不單獨用了,僅被認為是古“迅”字。

由“卂”所造的字有“迅”“訊”“汛”等,都用它做讀音符号,同為一個家族。迅速的迅,訊問、通訊的訊,汛期的汛,都有這個符号(卂),那麼“卂”究竟指什麼呢?

在今天,我們并沒有在甲骨文中找到有關它的資料,在金文當中隻找到了最早的“訊”。其金文的字形由“口、鳥、糸”組成,似在鳥腿上綁着繩子讓其飛行以傳遞口信、信息,這就是“訊息”。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2

圖〡“訊”的字形演變

還有人認為字形中“口”除了表示人們的口信,還表示聲音,指大雁在鳴叫,這就是古人的“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應該就是人類最早的快遞方式了。而古人采用這種方式,正是看到了鳥兒能快速飛行的特性——

到了小篆時,人們把“卂”字的使用詳細分類,表示快速則加了走之旁(辶)為“迅”,表示信息、口信則加了言字旁(讠)為“訊(訊)”, 表示水勢快速漫延則加了水字旁(氵)為“汛”。

這一詳細的使用分類就使漢字的數量迅速增加。但在更早的文獻經典中,這幾個字仍然是混用的,都與“快速”有關。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3

02

我們曾經講過漢字的甲骨文、金文數量都比較少,大約 5000 個左右。但到了小篆時,其數量迅速擴大到近萬個字,為什麼會這樣呢?

明白了由“卂”到“迅”“訊”“汛”的變化,尤其是數量上的增加,便能很好地解釋和理解小篆時漢字數量增加的原因。

”字,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有所記載,其讀音仍舊念“xùn”,與“卂”同音,表示鳥的疾飛。

“卂”加走(辵)表示人行走急速,所以稱為“迅速”。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4

”有兩種認識,一種指音訊,快速傳遞的信息;一種指審訊,快速逼問需要得到的信息

“汛”指汛期,就是洪水期,一旦有洪水來臨,水勢迅速上漲,人們需要把信息快速報告,最快的信息傳送就是“訊”。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5

當然人們鳴鑼、放炮,使報警的聲音迅速散發出去,讓人們好躲避,而鴻雁傳信則可以把汛情快速報給中央政府。

正是因為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系,也使得人們在最初的使用當中經常把它們混用

此外,“卂”還造了一些字,但今天已經不常用了,如“茕(煢qióng)”“扟(shēn)”“阠(xìn)”等。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篆書習字口訣(卂字家族卂迅訊汛)6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你值得擁有!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