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廣州億元村幸福密碼

廣州億元村幸福密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7:23

廣州億元村幸福密碼(億元村沙湧圓夢)1

裡水沙湧社區正建商場、補短闆、改環境,一圓城鄉融合夢。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沿着裡水大道南一路往西北方向,穿過南海區裡水鎮沙湧社區,向高處看:合生君景灣、長信禦景峰、碧桂園雲樾金沙、綠地香樹花園、保利紫山、深業旗山雅苑等十餘個樓盤在道路兩側林立。

高聳靓麗的樓棟之間,向下看:單層的老舊瓦房、低矮的藍頂廠房間雜其中。不時有滿載貨物的大車沿着村道駛出來,在裡水大道佛山一環的紅綠燈前彙入主幹道,堵成長長的一條車龍。

沙湧位于裡水鎮東南部,毗鄰廣州,廣佛高速、佛山一環橫穿而過。過去,這個農村社區憑借着廣佛交界的地理優勢,以及佛山一環、廣佛高速橫穿而過的便利交通,成為裡水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20年前村民就已住上獨棟别墅,去年村、組兩級總收入近億元。

沙湧的高速發展背後,是土地的高強度開發,以及城鄉面貌的二元割裂。如今,這座生活了12萬廣佛居民的鄉村,正在憑借着佛山市、南海區釋放村級工業園、舊村居土地空間的東風,建商場、補鍊條、改環境,試圖一圓城鄉融合夢。

●黃豔姿 趙越

“12萬居民找地方花錢”

上午10時30分,沙湧社區湖州村小組的李潤瓊剛剛從沙湧市場買完菜回來,将摩托車停在了湖州西區入口。摘下口罩,通過人臉識别,入口處的閘門自動打開,李潤瓊騎着車右拐,把車停進了第1排第2棟的車庫裡。

這裡是沙湧社區湖州村小組于2002年建成的新村,分東、西兩區,每一戶都是一棟3層的獨立别墅,單層面積80平方米,一樓是車庫,以及客廳、廚房、院子等公共區域,二樓、三樓各有兩個套房。

時至今日,湖州新村的别墅式農民新村仍是外界羨慕的對象,更遑論當年的風光。“好威水的!”李潤瓊說。

今年,湖州新村東、西兩區入口安裝人臉識别門禁,所有住戶刷臉進出,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村民們住得更安心了。但對于退休在家的李潤瓊來說,還是有些遺憾:“買菜購物不方便,每周至少要騎車出去買兩三次菜,要買其他東西,就得到更遠的地方去。”

政府對沙湧居住、工業的功能定位,讓衆多房地産開發商及工業企業紛紛搶灘沙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沙湧社區範圍内,共有在建及已建成樓盤12個,小區住戶至少10萬人。加上沙湧本地村民5000多人及大約1.5萬名的村内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可想而知。

但尴尬的是,整個沙湧雖然人口衆多、集體收入近億元,卻始終沒有一個大型的現代商業體。在村屋裡、小區内,12萬人的購物、休閑、娛樂需求,主要通過菜市場,以及零散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各類店鋪解決。

這顯然不是一個億元村該有的狀态。“12萬人,要找地方花錢。隻有通過升級改造釋放土地空間,才有可能重塑沙湧經濟生态,提升生活質量。”沙湧社區黨委書記李業華說,這已經成為了沙湧人的共識。

建商場補短闆

令李潤瓊困擾的情況将得到改變。

上兩月,隻要周末得閑,沙湧社區湖州經濟社社長盧志成就會開着車到黃岐金鉑天地轉轉。“旺到不行!”看着商場裡熙熙攘攘的人潮,盧志成一邊羨慕,一邊期待。

黃岐金鉑天地與沙湧西圍,同處廣佛交界,一邊是商業旺地,環境優美;一邊是工業廠房,低矮破舊。這樣的落差一度讓盧志成感到揪心,也堅定了他改變西圍現狀的決心。村民對于購物不便的抱怨,盧志成也聽進了心裡。

“經過前期調研和村民表決,決定将西圍52畝的土地重新整理,村裡出資建商場!”盧志成介紹,按計劃,西圍52畝商業項目中,26畝将用于建商場,26畝用于配套的道路、公共空間及地面停車場的建設等。目前西圍地塊所在的土地租賃合同均已到期不再續租,且已初步敲定國内一大型商業地産開發運營商為合作方。整個項目計劃今年内進行規劃報批,最遲明年動工建設。

具體的開發模式上,不同于常見的“開發商投資建設,村組以土地作價入股換取物業”,整個西圍項目由合作運營方出設計圖紙,湖州經濟社出資1.5億元建設,之後再以略低于市場的價格,打包長租給運營商,由其負責招商,引進包括超市百貨、品牌服飾、連鎖餐飲公司等商戶入駐,滿足當地的購物、休閑、娛樂需求。

在盧志成看來,即将建設的西圍商業中心補上了沙湧缺失的重要一環,12萬人的需求也撐起了西圍商業中心的信心。

盧志成算過一筆賬:當前52畝土地的租金是16元/平方米,建成商場後,一層物業的租金至少是200元/平方米,二層以上70到80元/平方米,計劃建5層。保守估計,這一物業收入起碼是如今的十幾倍。

集體收入翻一番

以湖州西圍項目為代表,整個沙湧範圍内,正在醞釀一場更大的土地變革。

在完成最新一屆換屆後,沙湧社區黨委做出了一個決定:借着佛山“村改”,以及南海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東風,未來5年内,沙湧将重點推進包括湖州西圍項目在内的1500畝村級工業園及舊村改造工作,讓沙湧舊貌換新顔。

目前,沙湧上沙村小組500來畝的工業園片區已完成前期表決工作,即将對轄區内住戶及企業進行摸底。

在上沙北面,上亨田300畝的工業區混改項目也已完成單元規劃報批并進行公示;南面,下沙500畝舊村改造項目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單元規劃報批工作,正在等待批複;湖州240畝的舊村改造項目也蓄勢待發。

作為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發展的标杆鎮,去年底,裡水提出以“一個提升、三個連片、五大示範區”建設為抓手,破解城市化發展質量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讓“城區更有城市味、農村更有田園味”。全鎮總動員态勢下,沙湧村民感到越發緊迫,“大家都在改(造),我們不改(造)的話,就會落伍。”

李業華開始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他初步估算,目前沙湧社區共有待改造的村級工業園、舊村約2500畝,如能在5年内推動1500畝改造落地是一大步,剩下的1000畝“硬骨頭”也要開始謀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輪改造完成後,參與改造的村小組集體經濟收入至少能翻一番,“起碼要從一年二三千萬,上升到一年五六千萬,才能體現改造的成果。”李業華說。

數讀

2019年,沙湧社區村組兩級總收入近1億元(據佛山市農業農村局數據)。

轄區總面積6.5平方公裡,目前有本地村民5000多人,外來人口1.5萬人。

轄區内另有在建及已建成樓盤12個,居住人口超10萬;企業320餘家。

觀察眼

成功抓機遇關鍵在“人和”

縱觀沙湧社區30年的發展曆程,這是其第三次精準踩點,借着市、區“大事件”的東風,實現社區的跨越發展: 第一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廣佛高速通車。當時的沙湧憑借改革開放的利好,以及高速貫穿的交通優勢,以招商引資,出租土地的模式,收獲了第一桶金。 第二次是2006至2007年,借助一環通車利好,以及國家自上而下推動“節能減排”的環保行動,沙湧将部分租期到期企業,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土地與物業回收,淘汰落後産能,再以更高的價格引入環境友好型的企業進駐。這一輪“騰籠換鳥”,沙湧産業升級換代,集體收入成倍增長。 第三次正在當下,借佛山“村改”,以及南海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東風,全面發力村級工業園及舊村升級改造,釋放土地空間,一方面,補短闆,塑新貌;另一方面,為沙湧未來發展騰出空間,補齊“彈藥”。 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可以預計的成效已經令人欣喜:經濟上,改造完成後,參與改造的村小組集體收入再翻番。沙湧社區黨委書記李業華斷言,就在2021年,沙湧村、組兩級總收入将突破億元大關。 如果将“大事件”的紅利窗口期視作“天時”,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交通環境視為“地利”,那麼沙湧的“人和”,就是促成沙湧三次成功“踩點”最關鍵的的催化劑。 在沙湧,随意與一個村民聊起本村的改造項目,都能說得出關鍵信息,且言談間滿是對村組“領頭人”的信任與支持。在與沙湧湖州經濟社社長盧志成的交談中,其頗為驕傲的一點,就是在最新一輪的經濟社換屆選舉中,他以超過8成的支持率當選。赢得了村民信任,才能在關鍵時刻上下一心,快速決策,搶得發展先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