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系統包括:機箱(電源、硬盤、磁盤、内存、主闆、cpu-中央處理器、CPU風扇、光驅、聲卡、網卡、顯卡)、顯示器、UPS(不間斷電源供應系統)、鍵盤、鼠标等等(另可配有耳機、麥克風、音箱、打印機、攝像頭等)。
家用電腦一般主闆都有闆載聲卡、網卡,部分主闆裝有集成顯卡。
二、軟件系統: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
應用軟件中電腦行業的管理軟件,IT電腦行業的發展必備利器,電腦行業的erp軟件。
三、CPU的相關知識
CPU品牌有兩大陣營,分别是Intel(英特爾)和AMD,這兩個行業老大幾乎壟斷了CPU市場,大家拆開電腦看看,無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當然不排除極極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為Pentium(奔騰) 、Celeron(賽揚)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為Semporn(閃龍)和Athlon(速龍),性能當然是Athlon優于Semporn的了。
3.CPU的主頻認識
提CPU時,經常聽到2.4GHZ、3.0GHZ等的CPU,這些到底代表什麼?這些類似于2.4GHZ的東東其實就是CPU的主頻,也就是主時鐘頻率,單位就是MHZ。這時用來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關鍵的指标之一。主頻計算還有條公式。主頻=外頻×倍頻系數。
4.CPU提到的FSB是什麼
FSB就是前端總線,簡單來說,這個東西是CPU與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FSB的處理速度快慢也會影響到CPU的性能。4.CPU提及的高速緩存指的又是什麼呢?高速緩存指内置在CPU中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儲存器。分一級緩存(L1Cache)、二級緩存(L2Cache)以及三級緩存(L3Cache)。一般情況下緩存的大小為:三級緩存>二級緩存>一級緩存。緩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5.常提及的45nm規格的CPU是什麼
類似于45nm這些出現在CPU的字樣其實就是CPU的制造工藝,其單位是微米,為秘制越小,制造工藝當然就越先進了,頻率也越高、集成的晶體管就越多!現在的CPU制造工藝從微米到納米,從90納米---65納米---45納米---到現在的32納米---将來的28納米,再到未來的更低,工藝越小,産品做的越精,功耗低,體積越小。
以上,就是電腦的配置常識介紹。電腦的cpu和内存是可以影響電腦的使用的,一些比較好的cpu會讓電腦的運行速度和使用壽命更好,但是高級一點的cpu的價格是會貴一些的。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需要了解的是電腦的各種配置的常識,這樣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就不會因為不了解這些配置而出現使用錯誤。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常識去選購電腦。
四、顯卡又稱顯示卡( Video card),是計算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喜歡玩遊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主流顯卡的顯示芯片主要由NVIDIA(英偉達)和AMD(超威半導體 [7] )兩大廠商制造,通常将采用NVIDIA顯示芯片的顯卡稱為N卡,而将采用AMD顯示芯片的顯卡稱為A卡。 [1]
配置較高的計算機,都包含顯卡計算核心。在科學計算中,顯卡被稱為顯示加速卡。 [1]
顯示芯片( Video chipset)是顯卡的主要處理單元,因此又稱為圖形處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GPU是NVIDIA公司在發布GeForce 256圖形處理芯片時首先提出的概念。尤其是在處理3D圖形時,GPU使顯卡減少了對CPU的依賴,并完成部分原本屬于CPU的工作。GPU所采用的核心技術有硬件T&L(幾何轉換和光照處理)、立方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紋理壓縮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紋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術可以說是GPU的标志。 [1]
顯卡所支持的各種3D特效由顯示芯片的性能決定,采用什麼樣的顯示芯片大緻決定了這塊顯卡的檔次和基本性能,比如NVIDIA的GT系列和AMD的HD系列。 [1]
衡量一個顯卡好壞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使用測試軟件測試比較外,還有很多指标可供用戶比較顯卡的性能,影響顯卡性能的高低主要有顯卡頻率、顯示存儲器等性能指标 [1] 。
五、内存:内存與磁盤等外部存儲器相比較,内存是指CPU可以直接讀取的内部存儲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現。内存又叫做“主存儲器”,簡稱"主存"。
一般見到的内存芯片是條狀的,也叫"内存條",它需要 插在主闆上的内存槽中才能工作。還有一種内存叫作"高速緩存",英文名是"Cache",一般已經内置在CPU中或者主闆上。
一般說一台機器的内存有多少兆,主要是指内存條的容量。可以在電腦剛開始啟動時的畫面中看到内存的容量顯示,也可以在DOS系統中使用命令來查看内存容量,還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查看系統資源看到内存容量。
六、顯示器 顯示器是電腦的輸出設備之一,早期的顯示器外形與電視機相似都是顯像管的,即CRT顯示器。現在的顯示器大多是LCD或LED的。
七、磁盤和磁盤驅動器 磁盤是PC機的外部存儲器之一,分為硬盤和軟盤兩種。 兩者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使用磁介質來儲存數據,所以叫"磁盤"。
想要讓PC機使用磁盤,必須将磁盤放置在特殊的裝置中,也就是磁盤驅動器裡。硬盤的英文是Hard Disk,直譯成中文就是“硬的盤子”。
由于硬盤是内置在硬盤驅動器裡的,所以一般就把硬盤和硬盤驅動器混為一談了。硬盤的外觀大小一般是3.5英寸。
網卡又稱為網絡接口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是指安裝在主機裡,通過網絡連接線(雙絞線、光纖線纜、同軸電纜等)與網絡交換機(以太網交換機、FC交換機、ISCSI交換機等),或與其他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服務器、工作站等)連接,從而形成一個網絡的硬件設備。網卡是計算機與傳輸介質的接口。
網卡的結構主控芯片:網卡中最重要的元件,是網卡的控制中心,猶如計算機的CPU,控制着整個網卡的工作,負責數據的傳輸和連接時的信号偵測。
晶體振蕩器:簡稱晶振,負責産生網卡所有芯片的運算時鐘,其原理就像主闆上的晶體振蕩器一樣,通常網卡是使用20 Hz或25 Hz的晶體振蕩器。
數據泵:用來發送和接收中斷請求(IRQ)信号的。當信号要發送出去的時候,主控芯片會先給數據泵一個指令,再傳出去。當外邊有信号進來的時候,數據泵會發一個指令給主控芯片。當遇到線路繁忙的時候,它會調節數據流,起到指揮數據正常流動的作用。
BootRom芯片插槽:一般與BootRom芯片搭配使用,其主要作用是引導計算機通過服務器引導進入相應的操作系統。如在此插槽上安裝好無盤啟動芯片後,在局域網(如Windows NT和NetWare)中,無盤工作站可以通過這塊啟動芯片啟動計算機。如無特殊要求,網卡中的這個插槽處在空置狀态。
狀态指示燈:在網卡後方通常配置有兩三個信号燈,分别代表電源指示、發送指示(Tx)、接收指示(Rx),其作用是顯示網卡的工作狀态,便于了解目前網絡的連線狀況和診斷故障。有些網卡中還配有鍊路狀态(Link)、超長(Jabber)和碰撞(Collision)等指示燈。
(1)網卡的功能
網卡工作在數據鍊路層,又是局域網的接入層設備。網卡的工作是雙重的,一方面,它負責接收網絡上傳過來的數據包,解包後将數據傳輸給本地計算機;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計算機上的數據打包後送入網絡。
每塊網卡都有全球唯一的物理地址,稱為MAC地址。MAC地址由6字節的數字串(共48位二進制數)組成,數字串之間用冒号隔開。MAC地址分為兩部分:生産商ID和設備ID。如00:60:8C:00:54:99,前面3字節(24位二進制數)代表廠商,後面3字節(24位二進制數)代表制造商為該網卡分配的ID。在網絡中依據網卡的MAC地址将數據準确地發送到目的地計算機中。
8、擴展卡和擴展槽 當需要用電腦看VCD、聽音樂時,就需要配置聲卡了。聲卡不是PC機的必備部件,它是PC機的一種功能擴展卡。
所謂擴展卡,就是指這種卡可以擴展PC機的功能,比如聲卡可以使PC機發聲、傳真卡可以使PC機具備傳真功能、網卡可以讓您聯入網絡等等。擴展卡是直接插在主闆上專為擴展卡設計的擴展槽中的。
顯示卡其實也是一種擴展卡,因為從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來說,“顯示”實際是一種額外的功能,隻是為了使計算機的工作過程能在人們的直接可視的監控之下。雖然現在顯示器已經是電腦的基本設備之一了,但由于習慣原因,顯示卡仍然被視作一種擴展卡。
當然,聲卡、傳真卡、網卡都是标準的擴展卡。9、鍵盤和鼠标 鍵盤和鼠标是PC機的輸入設備,當敲擊鍵盤時,被敲擊的鍵就向PC機的主闆發送一個信号,并繼續傳送給CPU,由CPU來根據操作系統中的有關程序來确認按下的鍵将會引起什麼反應。
比如在做文字處理時,如果沒有啟動漢字輸入系統,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會直接輸入英文,敲擊"a"鍵就會顯示"a"。而當啟動漢字輸入系統後,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後,就不會直接輸入英文,而先判斷所敲入英文是否符合漢字輸入方法中的規則,如果能夠表達某個或某些漢字,就會輸入漢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