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兩度出繼皇子——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将皇六子永瑢過繼給慎靖郡王愛新覺羅·允禧;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将皇四子永珹過繼給和碩履懿親王愛新覺羅·允祹。
上一篇文章,筆者為大家分析了乾隆皇帝兩度出繼皇子的原因,這一篇文章,我們來探讨另一個重要問題:乾隆皇帝出繼皇子,為什麼偏偏選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作為對象呢?
第一次行出繼之禮時,乾隆皇帝膝下共有6個兒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二子永璂。到第二次行出繼之禮時,又多了個皇十五子永琰,共7個兒子。
“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中最重要、最主流的一項原則。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家,通常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按理說,乾隆皇帝不應該把年紀最長的皇四子永珹和同樣具有年紀優勢的皇六子永瑢過繼出去。但這隻是我們普通人的邏輯,乾隆皇帝則另有考慮。
首先,7個皇子當中,皇五子永琪(《還珠格格》裡的五阿哥)是乾隆皇帝當時中意的皇位繼承人,不能出繼,而皇十二子永璂(《還珠格格》裡的十二阿哥)是嫡子,也不能出繼。出繼候選人從7個降到5個。
再看時間節點。兩次出繼皇子分别發生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和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相隔時間不長,隻有四年。
以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為例,當時7位皇子的年齡分别是:
皇四子永珹——25歲;
皇五子永琪——23歲;
皇六子永瑢——21歲;
皇八子永璇——18歲;
皇十一子永瑆——12歲;
皇十二子永璂——12歲;
皇十五子永琰——4歲。
以上年齡統計,筆者均按照舊時習慣采用的虛歲,如果算周歲,則還要分别減去1歲。不難看出,即便到了第二次行過繼禮時,乾隆的皇子們也大多很年幼,到了弱冠之年的隻有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至于第一次行過繼禮時,那就更小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過,乾隆過繼兒子給叔叔,目的是要讓他們以嗣孫身份過去承襲王位、掌管權力的,肩負如此重任,年齡自然不能太小,那就隻能從年紀大的裡面選。如此一來,除了不在出繼考慮之列的五阿哥永琪,年紀最大的兩位皇子就是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了。
也許各位讀者心中又會冒出另一個問題:乾隆皇帝不是要讓五阿哥永琪繼承大統嗎?後來怎麼又把皇位傳給了十五阿哥永琰(即嘉慶皇帝)了呢?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與小燕子無關,而是因為不久之後的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五阿哥永琪就不幸薨逝了,年僅26虛歲。
實際上,乾隆皇帝的大多數兒子都是夭折的,活過30歲的隻有6人,除了五阿哥永琪,富察皇後所生的兩個嫡子永琏和永琮也曾是乾隆皇帝中意的繼承人,甚至已經秘密立儲,但這兩個孩子也都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除此之外,乾隆皇帝的另一個嫡子十二阿哥永璂(生母為乾隆第二任皇後那拉氏)也是夭折的。
優秀的兒子接連早亡,最終隻能把皇位傳給平庸之輩,這是“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畢生最大的遺憾。
參考資料:《清史稿》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