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每分每秒都在思考着很多事情,大腦總是被填充得很滿,有時候感覺快要炸開了,我知道我是太焦慮了,我想讓自己停下來,但是怎麼也做不到。”
這是一名抑郁、焦慮症患者的自述。
相信這種感受我們很多人都經曆過,明明覺得很累很疲憊,想要停下來,但是大腦似乎并不聽話,有的時候還會伴随一些身體行為,例如不停地走來走去、用手指敲擊桌面,并且這些身體動作自己并未察覺,當别人提醒自己的時候,才驚覺剛才居然做出了這樣的動作,然後質疑自己究竟在幹什麼?
為什麼我們會很容易産生抑郁、焦慮的情緒呢?這是因為大腦對負面信息的反應會比正面信息更迅速,因此大腦會過度地查找關于恐懼、不确定性、懷疑的信息,尋找到這樣的信息後,大腦就開始處于焦慮狀态。
我們可以察覺一下,生活中什麼事情會容易讓自己産生焦慮情緒呢?
來訪者張女士會因為生活中的一些變化産生焦慮情緒,她說:“似乎生活中稍有變化我就會很煩躁。”通過咨詢,張女士看到自己既希望生活有一些趣味性,但是又很擔心随之而來的變化。然後我問道:“如果生活變化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張女士思忖了一會兒,說:“有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我不想面對這些。”
很多人都會擔心“變化”,在做心理療愈曼陀羅的時候一些人希望畫面被填充得很滿,他們不允許圖畫中留有一絲空白,當被問道“如果留白了會有什麼感受”時,對方的回答是:“會恐懼,因為不知道白色的部分會發生什麼,那就幹脆把所有地方先圖上自己選擇的顔色,這樣就不會被動。”
而這裡的“被動”,其實也就是不敢面對突發的“變化”。
這是個很複雜的狀态,就像張女士一樣,一方面不敢面對“變化”,另一方面又在心裡責備着自己的懦弱;一方面期待生活中有一些不一樣,另一方面又在堅持着墨守陳規。
多少活在擰巴世界裡的人,都在通過焦慮來平衡着自己的矛盾。
而我們都知道,生活中隻有一件事是不變的——那就是變化本身,我們無法改變變化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狀态,讓自己不再畏懼“改變”。
那麼,具體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一、先從改變自己的形象開始
很多人在無法接受生活的變化的同時,也不允許自己改變,我們可以先從改變自身的穿着開始,喚起那些被壓抑下去的、想要有所突破的内心力量。
我們可以嘗試變化一些服裝的類型,例如喜歡穿運動裝的人,可以嘗試一下職業裝,看看自己穿上正裝的筆挺的樣子;而穿衣風格一直是職場風的人,則可以換一套休閑服試試,來看看自己輕松自在的樣子,當我們接受了自己一成不變的穿衣風格時,就是接受“改變”的第一步。
二、嘗試做一些冥想
焦慮的時候,我們的思緒會到處亂飛,不停地沖撞着我們的頭腦,而冥想可以讓我們沉
浸在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随着呼吸的起伏關注着自己,在一段時間裡允許自己遠離繁雜的外部世界,隻呆在自己這裡。
當冥想成為習慣後,我們會培養起更加穩定的專注力,高度專注可以讓我們隻考慮眼下的事情,而不會為未知的世界擔憂。
(建議焦慮、抑郁的朋友去看兩本書《情緒自救》和《戰勝抑郁》)
三、自我關懷
身處焦慮并非錯誤,隻不過是我們現在的一種狀态,而這種狀态也并非是不可改變的。
我們要先接納自己的狀态,不苛責不憤怒,當焦慮來了我們告訴它:“我看到你來了,我允許你在這裡。”
對于自己恐懼擔憂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與它們說相同的話,告訴它們,自己已經做好準備與它們和平相處了。
恐懼、擔憂、焦慮就像被充滿的氣球,當它們被看見了,氣球裡面的氣體就會釋放出一些,當它們被允許了,氣球裡面的氣體又會被釋放一些,包容自己、關愛自己可以讓這個氣球越來越小,小到也許有一點你已經忘記了它的存在了。
每個人都會産生焦慮的情緒,每個人也都會經曆一段内耗的時光,大部分人都順利地度過了,你将會是那個下一個走出來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