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

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5:06:34

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引子失戀本該是個悲傷的故事,但漸漸地,我發現這似乎并不是一份苦難,而是上天饋贈的禮物在不斷尋求讓自己好受一點的過程中,我意外找到了自我療愈的方法,希望分享給更多身處在艱難時刻的人們,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走出失戀自我關懷的力量)1

如何走出失戀的反複情緒

引子

失戀本該是個悲傷的故事,但漸漸地,我發現這似乎并不是一份苦難,而是上天饋贈的禮物。在不斷尋求讓自己好受一點的過程中,我意外找到了自我療愈的方法,希望分享給更多身處在艱難時刻的人們。

首先,在對戀情進行全面複盤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個在隐隐作亂卻又控制不住地

“狂怒的獅子”經常出現——童年創傷。童年創傷可以是童年時期經曆的情感忽視、情感或軀體虐待、創傷事件等,人們為了應對它往往會發展出不良的人際交往模式,使人對親密關系十分警惕,像過于敏感的煙霧報警器,芳香劑也能拉響警報,“前方有危險,請撤離!”讓當事人馬上從現實事件中撤回到虛拟的安全自留地休養生息。但是,不斷地逃開也會讓另一半感到迷茫和痛苦,不利于關系的發展。

處理童年創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心理咨詢、自我覺察、練習正念等,但這些方式都需要很長時間,對我來說漫長得像黑夜一樣煩躁又難熬。而“自我關懷”,操作簡便、省錢省力,可以單獨操作。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有需要就可以對自己童年創傷的傷口進行有效的安慰和安撫,給予自己溫暖的力量。

自我關懷是什麼意思?

自我關懷指一個人在應對逆境的時候能友善地對待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認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承受苦難。

自我關懷有3個成分:

1

靜觀:對此刻發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評判性的接納。

2

共同人性:認識到困難是共同的人類體驗,是人類的必經之路。

3

善待自己:要以有愛的方式理解、對待自己,而不是嚴厲地批評和指責。

結合失戀的舉例:

1.認真交往過的一段感情分開是痛苦的,當前确實是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靜觀)

2.失戀是一種共同經驗,無論誰提出來都證明了這段關系的不合适,全球每時每刻都有人正在經曆。(共同人性)

3.無論何時、何地、發生何事,都要盡可能的關愛自己、理解自己、接納自己。(善待自己)

關懷短語的練習

自我關懷的核心知識很簡單,但内容卻非常豐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懷短語的練習。

自我關懷短語是一組可以記下來的短語。無論何時,你想要關懷自己時,都可以默念這些短語。例如,當和好友發生了矛盾,我感到被指責和攻擊,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我的情緒波動很大,消極念頭也越來越多。這時,我找到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房間,雙臂交叉放在桌子上,默默的邊思考邊念着适合自己的關懷短語。

“我感覺很受傷,毫無惡意卻總是遭受反擊。”

内心的委屈和酸楚霎時湧現了出來,我情不自禁的将頭深深的埋進雙臂中,顫抖的哭泣,此時在我腦海中出現的不僅是好友的行為,還有很多以前的事快速的在眼前閃過,每一幕都讓人感到痛苦和窒息。

我不斷地重複這句話,并将自己抱得更緊密,哭泣逐漸強烈,再到漸漸止息,情緒慢慢平和了下來。

“也許其他人也有類似的經曆。”

忽然,好像内心的視野更加寬廣,空間更大,仿佛看到了千萬個場景中的其他人也在經曆着類似的事情,自己的經曆也變得沒有那麼讓人感到特殊和不能承受了。

“我可以理解自己,對自己好一些。”

我的肩膀放松了下來,是啊,我知道自己并無惡意,我理解自己當時的狀态和想要表達的内容,有人理解就已經很好了。同時,我笑了笑,是啊,這麼難過的時候,當然要對自己好一些啊。氛圍竟然變得輕松了起來。

“我在試着努力關懷自己。”

我的眼睛再次濕潤了,哪怕我現在還不夠非常關懷自己,可能也欠缺很多方法,但為着讓自己感覺更舒服而努力,這已經很讓人感動了,更何況,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主動嘗試自我關懷

當自我關懷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不需要操作步驟,僅僅是簡單的對話就足以給自己能量。

A

現在有什麼感覺?

B

委屈、難受、生氣、不被理解、不被信任。

我覺得自己現在真的很難過,很委屈,很難受,很生氣,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信任。(靜觀)

會有很多人一生氣就攻擊别人吧,每個人都會有不被理解和不被信任的時候,這就是人啊!(共通人性)

我理解你有多麼受傷、多麼無力,你知道,我一直都會在你身邊,陪着你,對你自己好一點吧,一會去吃點好吃的,然後睡一覺吧。(善待自己)

接着,拍拍或抱抱自己3分鐘,靜靜和自己待在一起。哭過3分鐘後,我感覺好多了,整個身體都是暖暖的、慈悲的、充滿關懷的。

簡單的對話,僅用了幾分鐘就能讓痛苦的陰霾一掃而光。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如果我們能先停下來,先别急着指責自己,别急着解決問題,而是關照自己的情感需要,那便可以不讓自己深陷在痛苦體驗中,而更加從容、平靜、鎮靜的重新開始。

自我批評會不經意地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影響心情。當進行自我批評時,不是說我們真的很糟糕,而是說明有一個潛在前提是認為自己能控制一切,而實際上并不能。這點和《道德經》裡的觀點不謀而合,很多事情的發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是一個人能掌控的。這不是讓我們放棄想要追求的東西,而是在非常努力又得不到的時候能坦然放下、不内疚、不對自己有更深的指責與批評、認為自己很糟糕,而是告訴自己,我已經做了很多,我已經很努力了,我已經很好、很棒了,然後更加客觀的看待感情、工作和關系,做出調整和改進。

生命真正的意義

真正的自我關懷不隻是上面提及的這些,而是一種思維和習慣,是生命真正的意義。

生活很苦,品嘗苦痛不是活着的意義,情緒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反而它讓人更能理解、善待、關懷他人。真正做到這些的前提是,我們能夠真正理解自己、善待自己、關懷自己。這或許才是自我關懷真正的含義。我亦是我,亦是無我,關懷“我”,關懷“無我”,關懷這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