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14:59:12

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作者:鐘新(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新聞學院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北京冬奧會在不斷)1

北京冬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作者:鐘新(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新聞學院教授)

2022北京冬奧會在續寫“中國式浪漫”的閉幕式中完美收官,實現了“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承諾。在國際奧委會第139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将奧林匹克杯授予全體中國人民。“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中國人民給我們的溫暖、能量、好客與支持。”巴赫說,“從藝術家、科學家、工程師,到學校裡的兒童,及至志願者們,全部為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全民參與、全民關注的北京冬奧會使奧林匹克精神在14億人口的東道國獲得最大程度的普及,也讓新時代中國風範在世界聚光燈下獲得充分彰顯,這使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遠遠超越了金牌榜的意義。

超越金牌,以“自我超越”诠釋奧林匹克精神。獲得獎牌甚至金牌是運動員個人的夢想,但運動員以最佳的身心狀态和技戰術水平實現“自我超越”才是“更快、更高、更強”的本質。賽前中國運動員紛紛表達了“要做最好的自己”“不留遺憾”的參賽目标。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金博洋在男單自由滑項目中排名第九,沒有獲得獎牌,但創造了個人本賽季最高分,“金博洋戰勝了金博洋”為“自我超越”做了最好的表達。冬奧會最後一棒火炬手、維族運動員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在越野滑雪女子雙追逐比賽中獲得第43名。賽後她說,做最好的自己,不留遺憾。花樣滑冰運動員朱易因在比賽中出現嚴重失誤而難掩沮喪,也面臨一些網民的質疑、批評,但她頂住壓力在元宵節重登賽場,雖然未能晉級自由滑,但在媒體眼中“戰勝了自己的朱易顯然更加享受這場比賽”。這是運動員和現場觀衆身上所閃耀的奧林匹克之光。很多外國運動員的冬奧故事也感動、感染着億萬中國人。50歲的“滑冰奶奶”克勞迪娅·佩希施泰因八次征戰冬奧的故事書寫了德國速度滑冰傳奇,作為世界上第一位參加八屆冬奧會的女選手,她身上散發着的超越年齡極限的奧林匹克精神赢得了中國媒體和網民的廣泛關注和點贊。很多網友的留言評論都表達了對她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追求自我超越的價值認同,這樣的價值認同超越了觀衆對輸赢本身的關注,她身上展現出的拼搏與堅持的“正能量”将在賽場内外激勵更多的人堅持不懈,頑強拼搏。

超越國家利益,追求“更團結”的人類共同利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語境下,奧林匹克新格言“更團結”不僅恰逢其時,而且彌足珍貴。從國際奧委會官員、東道國領導人到運動員、直播解說員、媒體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共同的心聲——呼籲世界更團結。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驚豔的創意表達了“更團結”“一起向未來”的奧運精神,運動員們也在冬奧賽場上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诠釋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動态的比賽成績,永恒的冬奧朋友”。主席在北京冬奧會歡迎宴會上的緻辭中強調,自古以來,奧林匹克運動承載着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冬奧賽場上,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OBS)的制作者們不僅将運動員們超越自我的精彩瞬間展示給了觀衆,也将賽場上的競争對手與生活中的友好夥伴在賽後激情相擁的溫暖瞬間定格在鏡頭中。而在以運動員為中心的閉幕式上,運動員們熱情擁抱的無數瞬間的集錦是對“更團結”的北京冬奧會的最美總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運動員在面對争議時展現出的開放、開朗、包容、自信對诠釋“更團結”意義重大,對彰顯中國風範意義重大,對廣大國民有很強的示範意義。蘇翊鳴在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獲得銀牌後,對于裁判打分和比賽結果的争議,大方作出回應:不管怎麼樣,我們大家玩得都非常開心,馬克斯他是真真正正地完成了一套很好的動作,其實在這個決賽裡,大家都是第一名。這位中國小将對競争對手由衷的欣賞、對裁判的充分理解、對比賽結果的欣然接受體現了中國運動員的開放、包容、自信。谷愛淩獲得金牌後,也有美國網民批評她“代表中國參賽”。面對争議,谷愛淩的回應是:體育一定是用來團結人們的,而不是分裂我們的。運動員們在賽場之外展現出的開放包容的心态和風範通過社交媒體大範圍傳播,在國内國際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超越冬日寒冷,傳遞溫暖和團圓的意義。溫暖不僅指體感層面的溫暖,也指心理層面的溫暖。冬奧賽場上的低氣溫挑戰着運動員和現場工作人員們的耐寒能力,因此熱飲熱食成為他們的冬奧體驗願景之一。北京冬奧組委早在2021年11月就發布了冬奧會運動員菜單——完全按照國際奧委會餐标設計的678道菜,以不同的特色餐台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宗教信仰運動員的需求,意在讓運動員們充分感受中國的熱情好客之道。開賽以來,很多外國運動員在社交平台上曬“美食”視頻和圖片。馬耳他代表團唯一的運動員珍妮斯·斯皮泰裡在比賽間隙從口袋裡掏出豆包吃,一時間成為熱點人物;谷愛淩在完成比賽等待成績公布的時候,掏出韭菜盒子吃的畫面也十分溫馨,中國美食與各國運動員同框傳遞出了滿滿的暖意。同時,各國運動員紛紛表示在冬奧期間結交了很多志願者,并感謝志願者們的幫助、支持。志願者是與運動員們距離最近的群體,他們真誠的微笑和得力的服務最直接、最頻繁地被運動員們感受到。北京冬奧遇見瑞雪,外國運動員說:“一大早就在酷寒中努力鏟雪的冬奧村志願者們,非常感謝你們!”閉幕式上志願者工作場景的集錦短片記錄着中國志願者在冰雪中傳遞的溫暖,緻敬志願者環節更是對志願者傳遞溫暖的最具儀式感的嘉獎。受傷運動員對來自中國醫護團隊的溫暖善意和專業能力體驗最深。美國高山滑雪運動員尼娜·奧布萊恩在女子大回轉比賽臨近終點時意外摔落,被診斷為小腿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在延慶醫院及時接受了急診手術治療。術後第二天,她就發文感謝中國醫護人員,表示“感受到了許多的愛”。奧布萊恩在即将出院時,在推文中發布了自己和中國醫護人員的合影,說“離開前,我必須要再說一次感謝。這些天來我受到了太多的支持與幫助”。

“團圓”是最能代表中國春節文化的詞彙。兩年來的疫情阻隔使國際間交往受到嚴重影響,北京冬奧會為奧林匹克大家庭創造了珍貴的“團圓”機會,這可能是疫情後中國與世界最大規模的面對面互動場景,産生了很多溫暖的“團圓”故事,社交媒體為這樣的“暖新聞”提供了分享平台。美國單闆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用Vlog記錄下了自己跟随美國隊從崇禮太子城站乘坐高鐵前往國家體育場,入場參加冬奧會開幕式的過程。視頻顯示,特莎·莫德入場時用中文對場邊志願者大喊“你好”,一名志願者也熱情招手,并用英文回應“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到中國)”。她在社交媒體上發這段視頻并配文“這是我生命中最瘋狂的夜晚”,并在随後回應網友評論時說“昨晚回來後,我躺在床上哭了,因為我一遍遍看了那段視頻”。與特莎·莫德互動的志願者是來自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本科三年級的孫澤宇,他說看到自己難忘瞬間被美國運動員記錄下來很興奮,并給特莎·莫德寫了回信。他表示,人與人之間這種自然的善意真的是最最美好的東西。中國志願者與外國運動員在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團圓中相遇并互相傳遞最溫暖的善意構成了北京冬奧會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奧運會承載着創造一個更美好世界的使命,各方合力共同奉獻的北京冬奧會成功演繹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為仍陷疫情的人類帶來了希望和曙光,實現了東道國與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共情。洋溢着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風範的北京冬奧會作為人類2022年開年的浪漫記憶,也将對未來的奧運會舉辦産生深遠影響。相信即将開啟大幕的北京冬殘奧會将續寫輝煌,向世界展示殘疾人運動員身殘志堅、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相互溫暖的一幕幕,而中國多元主體參與的冬奧實踐與冬奧傳播将繼續普及奧林匹克精神、彰顯中國風範。

(本文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育2020年度重點項目“共情傳播視野下節日文化傳播與國際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