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貧篩查的幾個常見誤區
圖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兒中心産科 李豔芳主任醫師
2021年5月8日是第28個“世界地中海貧血日”。廣東省是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的高發區,廣東省每6個人中即有1人為地貧基因攜帶者,每年新出生重型地貧患兒數百人。重型地貧因治療難度大、治療費用高,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六大疾病之一,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疾病和經濟負擔。地貧“難治可防,重在預防”,婚前、孕前、産前進行地貧篩查和幹預,降低重型地貧患兒出生率,是地貧防控的關鍵“卡口”。今天跟大家一起梳理幾個臨床上常見的地貧篩查誤區,希望對地貧防控有幫助:
誤區一
血分析結果正常,提示沒有地貧
在産科門診,經常有孕婦拿着一張婚前檢查的血分析結果告訴醫生,她已經做過地貧檢查,産科醫生常常需要反複解釋,孕婦才同意做血紅蛋白電泳分析。
血分析是篩查地貧最簡單和基礎的檢查,血紅蛋白(HGB)正常或不同程度下降、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2 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7 pg提示地貧篩查陽性,需要進一步排查。值得注意的是,靜止型的α-地貧攜帶者是不貧血的,而且MCV和MCH,甚至血紅蛋白電泳的結果也幾乎是正常的。隻做血分析篩查地貧,容易漏診。
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地貧孕婦的檢查結果就更明白了。孕婦小謝的血分析:HGB 125g/L,MCV 91fl,MCH 30.4pg。按照MCV<82fl和/或MCH<27pg的地貧篩查陽性标準,她并未被認為是可疑的地貧基因攜帶者,然而,她的血紅蛋白電泳分析結果卻顯著異常:血紅蛋白A2(HbA2)為1.9%,血紅蛋白A(HbA)73.4%,均明顯降低,且見異常血紅蛋白條帶。最後,她的地貧基因測序結果提示為α-地貧雜合子。同樣的,孕婦小汪的血分析結果正常:HGB 119g/L,MCV 86.4fl,MCH 28.10pg。而血紅蛋白電泳HbA2為2.3%,低于2.5%。她的地貧基因檢測結果為-α3.7/αα。
由此可見,需要同時進行血分析和血紅蛋白電泳分析篩查地貧。
誤區二
HbA2>3.5%,懷疑β-地貧,進一步隻做β-地貧基因檢測就可以了
α-地貧的血紅蛋白電泳分析多為HbA2<2.5%,β-地貧則HbA2>3.5%,但臨床上還有一些地貧基因攜帶者同時存在α-地貧和β-地貧基因缺陷,為β-地貧合并α-地貧,在這種情況下,臨床表現反而可以較輕,HbA2僅輕度升高。
因此,如果夫妻雙方或一方為可疑地貧基因攜帶者,應進一步行基因檢測以明确診斷和基因類型。為避免漏診,建議同時行α-地貧和β-地貧基因檢測(尤其是HbA2升高者)。
誤區三
地貧常規基因檢測結果陰性,就不可能是地貧了
迄今為止,已明确的α-地貧基因類型有100多種,β-地貧基因類型有300多種,而我國能常規檢測的地貧基因隻是其中的6種α-地貧基因和17種β-地貧基因。即使地貧常規基因檢測結果陰性,臨床中仍存在1.8%常規基因漏檢率及5.6%罕見基因突變率。
因此,需要對血分析或血紅蛋白電泳結果懷疑地貧,但常規地貧基因檢測呈陰性者,進行地貧常規基因檢測的複查,以及地貧罕見基因檢測,以避免漏診地貧,以緻重型地貧患兒的出生。
專家簡介
李豔芳,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婦兒中心産科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學傑出青年人才,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州Westmead醫院訪問學者。從事婦産科臨床工作20年,在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和并發症診治、中醫藥治療妊娠期和産褥期常見病、中西醫結合促産後康複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對妊娠合并地中海貧血的中醫藥治療有較深入的研究,在該學術研究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出診時間:産科高危門診(周一下午),妊娠期貧血專科門診(周四上午)、特需門診(周日上午)
出診地點:門診樓三樓産科3号診室。
溫 馨 提 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衆号。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号。編輯:鄭小英
複核:楊豔、劉慶鈞
責編:馮殷
審定:方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