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的名字都有屬于它的故事,你知道韶關為何叫『韶關』嗎?其實,這與它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今天,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嶺南内陸最大的榷稅關城
明嘉靖年間及清代,在廣州『獨口通商』的曆史背景下,依托大庾嶺路(今梅關古道)這條五嶺南北商旅貨物運輸的主要交通幹道,韶關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陸路通道的集散、中轉之樞紐和重要節點,同時成為嶺南内陸最大的榷稅關城。由于長時間在此地建關征榷,韶州又被稱為韶關。
*注:榷(què):征收;征稅。如:榷收(征收);榷政(征稅的事務);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榷算(征收算賦);榷稅(征稅);榷課(國家專利稅)
今韶關地區最早建關征榷是在明天順二年(1458 年),其時在南雄太平橋置關榷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在韶州『湖廣通粵要津』——武江邊設立稅關,名遇仙橋(即西河橋關),對過往船舶征收貨稅和船稅。清康熙九年(1670 年),南雄太平橋關遷至韶州城東門外,瀕臨浈江,仍稱太平橋關,簡稱太平關;設太平關榷使衙門,由戶部派員充任榷使,轄太平橋關(太平東關)、遇仙橋關(太平西關)、浛洸(稅)廠,後又在韶州城北門設旱關(太平北關),共四個稅口,這是清中前期廣東最大的内陸稅關。
至乾隆初年,太平關歲額銀達124775 兩,其時全國由戶部直管的稅關共32 處,歲額銀10 萬兩以上的僅有12 處,太平關為其中之一。
廣東省最早和曾經最大的内河稅關
與今天『韶關』地名中的『關』字密切相關的太平關,是清代廣東兩大稅關之一。粵海關為清中期所設沿海稅關,轄55個稅口;太平關則是清初所設内河稅關,轄4個稅口,至清中期成為廣東收稅最多的稅關。
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太平關歲額銀達21 萬兩,比粵海關55個稅口每年11 萬兩的征銀總和多出近一倍,成為國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一大财源。
經太平關南下的商品主要有茶葉、生絲、綢緞、茶油、桐油、瓷器、苎麻、棉花、煙草等;經太平關北上的商品主要為鐵器、檀香、鉛、錫、糖、果品以及進口洋貨。北上的商貨一部分由騎田嶺入湖南,一部分過大庾嶺路入江西,然後轉銷各地。乾隆年間實行『獨口通商』政策以後,規定江浙閩皖所産絲、綢、茶葉等商品必須走陸路經由大庾嶺路赴廣州出口。
嶺南商貿重鎮
大庾嶺與浈江通道繁忙的水陸聯運,以及太平關通關榷稅,使韶州成為嶺南商貿重鎮,城内『舟車輻辏,踵接肩摩,攘攘熙熙』,廣州會館、四邑會館、福建會館、豫章會館、楚南會館、贛州會館、興甯會館、惠潮嘉會館等商業會館林立,城區和郊外因此開辟了清平墟、南臯墟、皇中墟、長坪墟、大墨墟、上韶墟、文化墟、布賢墟、大風墟等九大貿易市場,并在太平關(東關)周邊形成七條街市,号稱『東關外七街』,有牙行業、旅棧業、銀樓業、典當業、米行業、鹽行業、中藥材業、煙茶行業、布匹行業、京果行業、土紙行業、轉運行業、竹木行業、飲食業等十幾個商業行業在此經營,浈、武兩江兩岸建有近20 個碼頭,足見韶關當時的繁華。
浈江航道舊影
韶州太平橋舊影
『五口通商』以後,江浙閩三省的絲、茶等改由上海、福州、廈門等地出口,太平關絲稅改由江海關代征,每年為4.29 萬餘兩。随着鹹豐年間九江、漢口相繼開埠通商,原經由太平關往來的中原各省商貨,也都改由長江水運。此後,随着社會經濟環境和交通條件的變遷,曾盛極一時的太平關開始走向衰落。1934 年8 月1 日,廣東省政府決定裁撤太平關,于是有着475 年曆史、廣東省最早和曾經最大的内河稅關——太平關從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韶關舊城門
韶關(舊稱『曲江』)建于西漢高帝年間,『始蔔東河,繼遷西河』,後因『不勝水患』,五代後梁乾化元年,錄事李光冊遷城中州(今市區);後唐天成元年,刺史梁裴開始築建韶州城牆。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府陳大綸重修城門,确定已有五個城門:一為聞韶門(今建國路東口,俗稱『老東門』);二為阜民門(今熏風路南口,俗稱『南門』);三為鎮越門(今複興路西口,俗稱『西門』);四為望京門(今北直街北口,俗稱『北門』);五為相江門,後改為『迎恩門』(今東堤橫路東口)。
明天啟四年(1624年),知府吳兆元增開了青來門(今風采東口,俗稱『新東門』)和文明門(今風度南路南口,也稱『南門』)。
昔日青來門,今日百年東街。
現在,舊城門早已拆除了,但韶關人口中的稱呼卻一直傳承下來,『南門』『北門』韶關人一聽就知是那裡。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韶關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正已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一個新突破』
綜合競争力實現新突破。
2020 年, 全市GDP 為1354 億元,人均GDP 為5.1 萬元,均居廣東省北部生态發展區第2 位。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463 億元。
韶關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最美中國文化旅遊名城,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修複試點市,環境質量改善和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兩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兩個重大進展』
『三個顯著提升』
『四個明顯改善』
韶關更加宜居宜業宜遊,來了就不想走!
圖文來源:《中國國家人文地理·韶關》
部分來源:文化韶關
封面圖片:大米戶外攝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