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詩文賞析?作者:許慶元“民以食為天”,“吃”是一件無比莊重的事情,是夏硏尊的“開門七件事”,是李之模的“天下一吃場”,是張亦庵的“物色吃香辨味”,是梁實秋的“談美味以寄興”,是蔡瀾的從“淺嘗”到“究極”,是陳曉卿的“舌尖上的中國”……今日且讓我們穿越時空,來一場古風雅韻的尋味之旅,跟随“好吃”的大文豪,細品“好吃”的古詩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詩文賞析?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許慶元
“民以食為天”,“吃”是一件無比莊重的事情,是夏硏尊的“開門七件事”,是李之模的“天下一吃場”,是張亦庵的“物色吃香辨味”,是梁實秋的“談美味以寄興”,是蔡瀾的從“淺嘗”到“究極”,是陳曉卿的“舌尖上的中國”……今日且讓我們穿越時空,來一場古風雅韻的尋味之旅,跟随“好吃”的大文豪,細品“好吃”的古詩詞。
《好竹連山覺筍香:古詩詞裡尋美食》(以下簡稱《好竹連山覺筍香》)是一部生動呈現曆代美食家飲食品位與情調的散文劄記,亦是一席錦繡詩文的饕餮盛宴:以名家詩詞為引,雅緻而有韻;講古今蔬果肴馔,嚴謹而有趣;談曆朝奇聞逸事,通俗而有料。
全書分為蔬食第一、鮮味之美、五谷豐登、花果飄香、四季食俗、飲食雜記六大類,選取37首古詩詞作為切入點,旁征博引,将飲食淵源、傳統習俗、歲時風物、曆朝掌故融彙解讀,娓娓道來;每篇之前均配有雅緻精美的水墨插畫,古韻悠長又不失新意,讓人眼前一亮。
名家筆下生美味,古代“吃貨”故事多,讓我們從《好竹連山覺筍香》的編輯手記中,品略一二。
從“曆史的衣櫥”到“詩文的飨宴”
正餐之前先來道前菜開開胃吧,介紹一下“食材”與“主廚”,說一下這本書的選題創意過程。
本書的作者劉菲是位“80後”青年詩人、美食家,近年來,對飲食文化和曆史也越來越感興趣,特别是讀到古代詩人的餐桌故事時,恨不得穿越回去與之共嘗美食共賦詩。窺察古人飲食風貌,探尋美食文化底蘊,傳承飲食審美理想,是她的初衷。
而作者與出版社的結緣也與“衣食住行”有關。2017年,北京日報出版社推出了《曆史的衣櫥:中國古代服飾撷英》,有了“衣”當然要有“食”。劉菲創作的“曆史上的吃貨”系列,染指于鼎公子宋,無比嘴刁的符朗,汴梁夜市練攤兒,美食博主陸遊,權臣老饕蔡京,篇目雖不多,但其中飲食與曆史的融合,猶如不同食材考究配伍後成就的佳肴,一下子激起了令食客驚豔的鮮美滋味。
作者在後續的篇目創作中,與編輯多次深入溝通,最終決定以一首古詩詞作為切入點,如同元曲雜劇中的出場詩,确立每篇的主題,也充分實現了作者融曆史知識、飲食文化、詩詞佳作于一爐的創作理念——有詩意,又好吃!所以,這部作品的讀者群便定位為曆史愛好者、美食發燒友以及熱愛古典詩詞的朋友們。
對這本書來說,如果說詩詞作品、典籍史料、作者平素的積累是食材,作者是大廚的話,做書的編輯則有點像是品控,與作者一同做着饕餮盛宴開席前繁複瑣碎的準備工作——先從試菜開始。
從“金齑玉脍”到“治廚山翁”
詩詞歌賦,史書筆記,從帝王将相到販夫走卒,從宮廷禦膳到夜市小吃,本書穿插講述了諸多舌尖上的故事:從隋炀帝感慨的“金齑玉脍,東南佳味”到宋仁宗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燒羊”,從唐朝“面脆油香新出爐”的胡麻餅到宋代《東京夢華錄》中開封府花樣翻新的各類餅家,從“天下第五行書”《韭花帖》中藏着的私房珍馐到《酉陽雜俎》中“化蝶脍”的傳奇刀工,從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到清代袁枚的《随園食單》,用東坡的信劄去換羊肉的韓宗儒,晚上犯酒瘾“隔牆聞賣蛤蜊聲”的皮日休……
編輯是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泛讀、通讀、精讀,從單篇修改到分類探讨,再到全書體例、配圖裝幀,編輯處理的都是“細活”,也是對作品的糾錯完善與細緻打磨。
對于引用古籍較多的文史圖書來說,古籍原文逐字逐句的核查是重中之重,專業社的權威版本當然也是參照之一,但編輯還是比照能查找到的古籍影印版進行了逐一審核,并對一些因版本不同或曆代引用節選所造成的個别字句差異之處,多次比對不同朝代文獻中的直接引文、間接引文,進行了最終審訂,确保行文嚴謹,言之有據。
編輯力求與作者一同精準還原詩詞中提及的每一種“佳味”,比如書中多次提到的“金齑玉脍”,即如今的鲈魚生魚片配一種獨特醬料。唐朝杜寶在《大業拾遺錄》中記載了“玉脍”的做法,而“金齑”究竟如何調制呢?作者一開始直接給出了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的制法,但編輯核查後發現,此處其實應加以說明。因為《齊民要術》正文未提到“金齑”,隻提到了“八和齑”,之所以叫“八和”是因為用到了橘皮、白梅、熟栗黃、粳米飯等八種配料。而小字注疏,因取熟栗黃的金色和味甜,俗諺則稱此醬料為“金齑”……此類皆是細枝末節,宴席已然十分豐盛,編輯所做的隻是精益求精、錦上添花。
飲食文化史,史書留白處,名家食單,鄉愁舊味,故紙堆中隐藏着中華傳統飲食的奧義,字裡行間溢出了各地特色物産的奇香。
居肉食之上的至美鮮蔬“竹萌”(筍),令詩人初食驚豔的“水精菜”(白菜),讓唐朝宰相劉晏早朝路上“美不可言”的蒸胡餅;《西遊記》中鄉野樵夫為唐僧師徒操持的野菜宴,《金瓶梅》裡藥料蜜煉裹橘葉的“衣梅”,《水浒傳》中宋江酒後心心念念的“加辣點紅白魚湯”……古人的生花妙筆讓家常食材平添幾分姿色,讓人不禁饞涎欲滴、心瘾難抑。
古人以詩文記下自己的飲食偏好,既風雅又透着濃濃的生活氣息:“炊雕胡之飯,烹露葵之羹”的楚國士大夫宋玉,“蒸豚揾蒜醬,炙鴨點椒鹽”的詩僧寒山,“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詩聖杜甫,“船頭有行竈,炊稻烹紅鯉”的白居易……名人食客的筆觸與味蕾一樣敏銳,一語中的,擱現在就是一水兒的精華點評帖。
對了,幕後其實還有一位匠心獨運的“點心”師傅……
從“活色生香”到“返璞歸真”
美食講求色香味,“紅蝦青鲫紫芹脆”的色彩美學讓人更添食欲,而這本書中的主題插畫亦讓行文意趣盎然、活色生香。插畫師母隽楠是青年藝術家、動畫導演、漫畫家,熱衷探索實驗水墨于新型藝術媒介的應用。
自稱長着一條“皇帝舌頭”的母隽楠在創作過程中細讀每篇文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與審美:“雨中剪韭且陶陶”的溫情真摯,“菊留秋色蟹螯肥”的灑脫曠達,“脍飛金盤白雪高”的傳奇色彩,“世間珍果更無加”的大唐豐韻,“露為風味月為香”的荷塘夜色,“少年世味如蜜甜”的酣然甜夢……
以其中一幅為例:花馔發燒友楊萬裡大雅大俗,夜晚小酌以白糖嚼梅花,“一花自可咽一杯,嚼盡寒花幾杯酒”,認為吃了梅花連詩句裡都沒了人間煙火氣。母隽楠對這位“老夫自要嚼梅花”的執拗可愛的詩人的刻畫尤為傳神,肩扛一枝梅,雪中愛誰誰,睥睨天下又帶點小傲嬌!
詩中有味,畫中有意,這些中國風水墨畫,并非簡單的配圖點綴,而是起到了畫龍點睛之意——淡雅樸拙又意味深長,有傳統底蘊又不乏現代新意,充分彌補了文字所未能盡意表達的美食情調與美學意趣。
母隽楠說,在創作過程中,頭腦中不時浮現嚼着梅花的楊萬裡、烤着芋頭的陸遊、藏着胡餅的劉晏……她力求褪去繪畫技巧中的招搖,以水墨的本質來呈現作者字裡行間傳出的精彩文意。那也是她心中所想的——食物中的水墨味道,即褪去繁華後返璞歸真的原味。
從“好竹連山”到“三餘有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讓我們在返璞歸真的水墨畫中由濃厚轉為淡泊,慢慢消化回味,沉澱一下。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往黃州,寫下《初到黃州》一詩,其中兩句“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堪稱已達“吃貨”的最高境界:官場失意,卻超然物外,見到“浪花淘盡英雄”的滾滾長江隻知“魚美”,見到漫山遍野的“抱節君”卻隻覺“筍香”。至雅與大俗,寥寥數字,曆史的詩意與人間煙火氣,撲面而來。
在選定書名時,出版社再三斟酌,最終還是決定以此詩句為名,因為蘇東坡的美食情趣便是此書的最終立意所在。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二月十九日,東坡攜白酒、鲈魚去友人處吃一碗“槐葉冷淘”。此時枇杷已熟,美酒新成,碧鮮經齒冷于雪,這位大文豪、美食家“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由衷感慨:“此生有味在三餘!”
所謂“三餘”,乃三國名士董遇之名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借東坡語意:飲食之趣,不在于饕餮奢靡,不在于口腹之欲,而在于相聚的适意、食材的真味與品鑒的閑趣。
古詩詞中透出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而宴之趣、味之道中蘊含着中國人的生活态度。三餘有味,一飲一啄,讓我們且随古人的筆墨,徜徉于時空長河,讀名篇佳作,賞四時美景,品詩文的飨宴、曆史的詩意,尋幾分人生況味、飲食佳趣。
來源: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