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孕媽們最辛苦的是哪個階段?除了孕反應比較大的孕早期外,莫過于孕晚期了。
這個階段寶寶體重增加很快,對媽媽的腰椎以及胸骨影響都不小,加上膨大的子宮頂着媽媽的胃,除了睡不好外,許多媽媽的胃口也會受到影響,更不用說日常活動了。
所以對于孕晚期的媽媽來說,最期盼的莫過于“卸貨”的日子趕緊到了,特别是過了37周這個足月的日子,許多媽媽都希望寶寶趕緊出來,可以讓自己松口氣。
小朵懷孕接近35周了,因為打算剖腹産,所以家人就去算了算日子,打算給孩子挑個“良辰吉日”讓寶寶出來。
結果算到37周左右的那天是個好日子,考慮到37周寶寶也足月了,于是小朵去跟醫生商量,可不可以把剖腹産的日子安排在37周那天,讓寶寶在“好日子”出生。沒想到醫生卻建議讓她再等一等,等到39周之後再剖對孩子更好。
小朵很是不解,都是足月,37周跟39周有什麼差别嗎?
一直以來,國内外普遍認可胎齡37-42周之間出生的新生兒屬于正常的“足月兒”,健康狀況相對更佳。
不過,最近這一術語被美國圍産學界重新定義了。《美國婦産科雜志》将足月的時間範圍進一步縮短,認為出生在39周-41周的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這個定義也得到了美國婦産科醫師協會和母胎醫學學會的認可。
新定義的目的旨在阻止醫生和患者過早(小于39周)進行不必要的剖宮産。
37周出生和39周出生的寶寶差距在哪裡?
現在的孕媽營養狀況普遍較好,所以37周的寶寶跟39周的寶寶在體重上可能并沒有什麼差别,有的37周出來的寶寶甚至可能比39周出來的寶寶還重。
所以在傳統意義的足月上來說,外觀上差别并不是很大,而真正的差别也并不在外觀。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發表的研究顯示,37周出生的寶寶比39周的更容易出現并發症,比如呼吸困難、喂養困難等。
因為寶寶在最後幾周發育速度也很快,所以在母乳喂養方面,39周後出生的寶寶吸吮力更強,母乳喂養也更容易成功。
一項針對4600萬個37周到41周出生的嬰兒的成長情況研究發現,胎齡在39周左右出生的寶寶最為健康,因為在腹中多待的2周,寶寶的大腦和肺以及肝髒都更為成熟,出現聽力和視力問題的概率也更低。
在胎兒所有的器官中,肺是發育最晚成熟的器官,要在胎兒出生後才能完成,在媽媽肚子多待2周,可以讓寶寶的肺部發育的更好,出生後需要呼吸支持的幾率也更低。
美國哥倫比亞有一項針對幾十萬人的統計數據顯示,晚出生的寶寶,功課更好,這個分水嶺就在39周,而且孩子出現閱讀障礙的比例也更低。
因為39周後,寶寶的大腦發育更完善,也會更聰明,所以學習能力也會更好。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孕媽跟寶寶的條件允許,可以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盡量待到39周以上再出來。
特别是要剖腹産的媽媽,許多老人比較迷信“黃道吉日”,但是對于寶寶來說,任何健健康康出來的日子,對寶寶來說都是“黃道吉日”,如果為了所謂的“吉日”讓寶寶過早出來,給寶寶帶來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孕晚期,媽媽如何讓自己和寶寶更舒适?
孕晚期階段,寶寶即将跟媽媽見面,許多媽媽都會激動又不安,擔心寶寶什麼時候會出來,擔心寶寶好不好,孕晚期媽媽可以做些什麼呢?
胎動是寶寶告訴媽媽自身健康狀況最直接的信号,所以孕媽還是要堅持數胎動,觀察寶寶的狀況,特别是有的臍帶繞頸的寶寶,媽媽更要注意,如果寶寶出現跟平時不一樣的劇烈胎動,孕媽要留心,可以及時就醫檢查。
胎兒入盆後子宮對胃的壓迫減輕,孕婦的食欲會有所提升,不過也不要猛吃,因為孕晚期寶寶的體重增長也很快,可以少吃多餐,适當進行散步等運動,卧床時左側卧位,增加胎盤血供,讓寶寶更舒服。
寶寶要出來前,會有一些信号提示,比如出現不規律的宮縮,或者少量的陰道流血,有胎兒下墜感、破水等。
如果出現見紅後出現破水或者規律的宮縮,孕媽要及時通知家人陪同自己去醫院待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