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胡适印章故事

胡适印章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4:51:09

今天我們把眼光轉向浙派,讀一方浙派篆刻家蔣仁的印。

一、蔣仁其人

蔣仁(1743-1795)本名泰,字階平。别号吉羅居士、女床山民,仁和布衣、太平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氏。後來因為得到一方漢印“蔣仁之印”,越看越愛,索性改名蔣仁,這跟明代的篆刻家汪關的故事差相仿佛,這雖不稀奇,但卻足見蔣仁實際上也是個名符其實的“印癡”。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1

(蔣仁像)

蔣仁是“西泠八家”第二家,依其生卒年份,名字在丁敬之後,黃易之前,但是後世評印,提到浙派,往往多“丁、黃”并稱,忽略了蔣仁(也不是全然無人提及,趙之謙就曾認為:“蔣山堂印在諸家外自辟蹊徑,神至處龍泓且不如……)個中緣由,固然因他隻活了53歲,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性格孤高,不屑俗務,也不願給俗人刻印,因此作品不多,流傳不廣。

蔣仁一生大部分時間過的是隐逸生活,他的重要創作時期是他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到乾隆五十年之間客居揚州這一段時間,或者這段時期他創作了一些印作,換得了一些生活物資,也有了一部分積蓄,不然他就沒有餘錢做漢印的收藏,但是後來,因為性格的原因,他漸漸不肯為人刻印,偶爾隻贈送朋友一些書法作品,于是“漸老漸貧”,終至貧寒交加而逝。《西泠八家印選》序中評論蔣仁說:“山堂人品絕高,自秘其技,不肯輕易為人作,故流傳絕少。”

蔣仁是浙派中少有的“世外”之人,他受佛教影響頗大,這從他的作品裡可以看出來,我們以前在《印人傳》裡舉例說他37歲時刻的“雲何仁者”一印,以及38歲時所刻“世尊受仁者記”一印,在長長的邊款裡,直接就是佛經的全文,足見他對禅宗的興趣,今天要讀的這方印,也跟佛教相關。

二、“真水無香”

今天讀這一方印,印面是四個字是“真水無香”,如圖: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2

(蔣仁:真水無香及邊款)

“真水無香”四字,一般認為是佛教用語,源自印度梵文,意思是将散亂的心神聚集一處,其中的“真水”一般指真正的禅,被廣泛的用來形容一種平靜的身體狀态與心靈境界,也來比喻着一種絕望且高傲的理想。“無香”,則指無色、無味,即平淡、清澈、無雜質、無垢塵……真水無香,真正的禅是平淡的,最高的理想也是樸素的。蔣仁追求真正的禅,他看透一切功名利祿,他想遠離一切世事紛繁,杜絕一切爾虞我詐,從而走向繁華落盡,走向一片赤誠。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3

(藏于上海博物館的原印)

佛教《心經》裡也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那個有名的谒語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真理永遠是最樸實,最簡單的,甚至是不置一詞的。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4

(原印印面)

另有一說認為“真水無香”出自明代張源的《茶錄·品泉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流動者愈于安靜,負陰者勝于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道理基本相通,但顯然蔣仁刻制此印的最初動因卻是要借助這句話表達自己的印學見解的,因為我們可以從邊款裡找到答案,這方印的邊款很長,(蔣仁喜刻長款,這隻是其中一例),我們不得不專門說說這方印的邊款。

三、長款裡的故事與印學主張

來看一下這方印的邊款: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5

(邊款)

你看,邊款密密麻麻,洋洋灑灑,因為原石已損,邊款的拓本也有損失,找了資料,補錄原文如下:

“乾隆甲辰谷日,同三竹、秋鶴、思蘭雨集浸雲“燕天堂”,觥籌達曙,遂至洪醉。次晚歸,雪中為翁柳湖書扇。十二日雪霁。老農雲,自辛巳二十馀年來,無此快雪也。十四日,立春,玉龍夭矯,危樓傲兀,重醞一杯,為浸雲篆“真水無香”印,迅而成。憶餘十五年前,在“隐拙齋”與粵西董植堂,吾鄉徐秋竹、桑際陶、沈莊士作消寒會,見金石彜鼎及諸家篆刻不少。繼交黃小松,窺松石先生枕秘。歎硯林丁居士之印,猶浣花詩、昌黎筆,拔萃出群,不可思議。當其得意,超秦、漢而上之,歸、李、文、何未足比拟。此仿居士“數帆台”之作,乃直沽查氏物,而晚芝丈藏本也。浸雲嗜居士印,具神解定,結契酸鹹之外,然不足為外人道,為魏公藏拙,尤所望焉。蔣仁。(此款可見韓天衡《曆代印學論文選》727頁,标點略有調整)

這還不算完,後面還跟了一小段補刻的尾注:“韓江羅兩峰親家裝池生薛衡夫,儲燈明凍最夥,不滿丁印。餘曰:蜣螂轉糞,彼知蘇合香為何物哉?女床又記。“轉”下遺‘糞’字”

先交待背景故事,連續記了幾天的日記,描寫了幾天前的歡飲沉醉,描寫了一場快雪,描寫了雪景,交待了印主是“浸雲”——顯然,這方印的印主是浸雲,誰是浸雲?

胡作渠,字浸雲,号三十六峰民,齋名燕天堂、三十六峰堂。他是蔣仁少數好友中來往較頻繁的一位,蔣仁曾為他刻了大量印作。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6

(浣花溪畔杜甫草堂)

——接着又說這方印刻得很快,“迅而成”。緊接着他又回憶十五年前的事,然後高度贊揚了丁敬(硯林居士)的篆刻藝術。稱其“猶浣花詩、昌黎筆,拔萃出群,不可思議。當其得意,超秦、漢而上之,歸、李、文、何未足比拟。”浣花詩,指杜甫的詩;昌黎筆,指韓愈的文章。秦漢自然不用說,“歸”當指歸昌世,“李”當指李流芳,“文”自然是指文彭,“何”當指何震,這四位都是蔣仁較看重的明代篆刻家。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7

(百代文宗韓愈像)

在蔣仁的眼裡,丁敬的印作水平,是篆刻的巅峰,是真水,是“真水無香”。所以,真水無香四字的真正用意在于表達他對于丁敬印藝要崇敬之情,自然了,胡浸雲也極愛丁敬之印。

也正因此,當蔣仁聽到羅聘(字兩峰,“揚州八怪”之一)的親家薛铨(字衡夫,印石收藏家)不喜歡丁敬的篆刻風格時,他在“真水無香”印的邊款後面又補了一小段文字駁斥薛衡夫,稱其是“蜣螂轉糞”(屎殼郎推糞球),這簡直就是爆了粗口,接着又是挖苦說:“彼知蘇合香為何物哉?”在刻這個尾款時,蔣仁的情緒是激動的,不然,擅刻長款的他,不會刻漏了“糞”字,緊接着又發現做了補充說明:“轉下遺‘糞’字”。

值得一提的是,這方印的邊款,在印石表面上有很多圓圓的小坑,這是蔣仁故意用刀剜去砂釘形成的斑駁,由此,邊款顯得更加蒼古,與印面風格完美契合。

四、代表作的精妙處

來說這方印本身,這方印是蔣仁的代表作,甚至也是浙派的代表作,隻要接觸浙派篆刻,就一定會提到這方印。

1、回文字序的緣由及對疏密呼應的影響

這是一方詞語印,卻用了回文印字序(正統的印人是不主張詞語印用回文字序的),這當然有原因:回文字序避免了“真”與“無”兩個較為繁密的字居于印章上方而造成的“頭重腳輕”,同時又使“真”和“無”以及“水”和“香”形成了對角的疏密呼應,這種呼應是經過“強化”的呼應關系,因為“真”和“無”增高了占地面積,“水”和“香”做了極端簡化,這顯然既增加了這方印的審美元素,也使印面四字咬合更為緊密。如圖: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8

(斜角呼應)

2、浙派獨有的“内圓外方”與蔣氏的“短斜線”

我們已經強調過,浙派的精彩在于完成線條時保證轉折處的内圓外方,圓是篆書的特性,方适應了印章特性,印面文字将印面劃分出來的地盤當然是四四方方的,外部的方正好适應了這個“方”,這是浙派特有的字法與篆法以及刀法完成特性。

但這方印還有更值得一說的,就是蔣仁特有的短斜線,如“香”字下部的兩筆,“水”字左部頭上一筆,無字左下、右下的處理。這些短斜線看似無意安排,實際上,正是由于這些短斜線的存在,印面在縱橫直線切割形成的有規律的沉悶被打破了。簡單來說,這些短斜線的擾動,使闆滞的印面“活了”起來。在方與圓的映襯之外,又有了直與斜的交錯。

胡适印章故事(讀印蔣仁真水無香)9

(短斜線的擾動)

當然,這方印裡還有很多浙派共性的東西,比如“浙派風格的缪篆”字法,比如“碎切徐進”的浙派刀法,比如邊框的處理等等,隻是這些是浙派篆刻的共性特征,這裡就不做詳細介紹了。其實,如果細細體味,蔣仁所有的篆刻作品在浙派特有的清剛峻古之外又隐隐有法相莊嚴之妙,這是蔣仁特有的氣息,原因大概是蔣仁向佛的緣故吧。難怪清代印論家魏錫曾會在《論印詩》裡這樣評論他:“山人學佛人,具有過師智。印法硯林翁,渾噩變奇恣。瓣香拟杜韓,三昧非遊戲。”你看,他也認為蔣仁的印如杜甫的詩,如韓愈的文。

(【布丁讀印】之44,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