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小學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新京報訊 據海澱教育官微消息,自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依據國家、教育部、北京市文件和要求,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海澱區按政策拟将7所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公辦教育總學位将增加1萬個左右,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北京海澱小學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新京報訊 據海澱教育官微消息,自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依據國家、教育部、北京市文件和要求,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海澱區按政策拟将7所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公辦教育總學位将增加1萬個左右。
涉及到“公參民”的學校共10所,其中需要調整辦學性質有7所學校,具體情況如下:
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華實驗學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轉為區屬公辦學校,校名不變,作為新設立的公辦學校開展新學年的招生入學工作;
清華附屬實驗學校将轉為大學舉辦的公辦學校,民大附中實驗學校、北大附中實驗學校将分别轉入由大學舉辦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這2所公辦校。
上述7所學校均為辦學水平較高、辦學特色鮮明的學校,經過初步計算,規範後,海澱區公辦教育總學位将增加1萬個左右,優質公辦教育資源更加豐富。
同時需要提示的是,自今年9月份新學期起,上述7所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将按照國家規定免收學雜費,高中階段在校生将按照公辦高中标準收取相關費用。
對繼續保持民辦性質的3所學校,啟動了名稱規範工作,一零一實驗學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聯合實驗學校和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将按民辦學校更名程序,陸續更名為“北京市海澱區啟慧未來學校” “北京市海澱區人北實驗學校”和“北京市海澱區稻香湖學校”。其他方面的規範工作正在按部就班推進中。
海澱區嚴格按照教育部文件對“公參民”學校的認定标準開展工作,制定了總體工作方案和具體工作指南,确定了7所屬于公參民第一類和第二類,需要調整辦學性質的學校,确定了3所屬于公參民第三類,規範後可以繼續保持民辦性質的學校。
在推進“公參民”學校規範工作中,海澱區堅持站穩人民立場,釋放更多紅利,辦好人民教育。
一是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出發,加強轉公學校和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強化民辦義務教育規範管理,加強分類指導,落實政府責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依法依規,以人為本。将依法行政貫穿于規範“公參民”學校全過程,審慎落實。尊重教職工自主選擇,用最大誠意留任學校各類教育人才,保持教師隊伍穩定和學校發展勢頭。
三是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我區将持續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加大投入,傾注資源,發揮海澱教育的教研、科研優勢,提升每一所公辦學校和每一所民辦學校的質量。
背景鍊接
2021年,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文件從嚴格界定範圍、理順體制機制、加強規劃引領、規範公有教育資源使用、嚴格規範招生、落實工作責任等六個方面入手,對“公參民”學校進行專項規範。
按照教育部文件,“公參民”學校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公辦學校單獨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
教育部文件要求,前兩類學校應辦為公辦學校,第三類學校在實現與公辦學校脫鈎後,可繼續舉辦民辦學校。
編輯 陳媛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