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5:18:08

在國内的轎車市場上,競争最激烈的莫過于10萬元這個價格區間。這個區間裡,既有我們熟知的朗逸、軒逸、寶來等合資老将,也有帝豪、逸動、艾瑞澤5等自主新兵。它們都是銷量榜單的常客,月銷動辄一兩萬台以上。

當然,礙于品牌“身段”,合資的朗逸、軒逸們普遍要比同級别的自主車型要貴。以吉利的第四代帝豪為例,官方指導價為6.99萬-8.89萬元,而和它同級别的軒逸經典款、朗逸啟航版等等,普遍要10萬元左右,即使終端有優惠,起步也基本要七八萬元以上。

然而,你以為第四代帝豪隻是價格更便宜嗎?絕對不是,它的産品力也可以說完全碾壓了合資車,這一點,我們近日在一場公開的對比測試中進行了見證。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

在這場測試中,活動主辦方選擇了吉利第4代帝豪、日産軒逸經典款、别克英朗和大衆朗逸啟航版,分别是中日美德四國冠軍家轎的代表車型。它們的價位相對接近,動力組合也基本差不多,除了軒逸是1.6L,其他三款都是1.5L發動機,變速箱是5MT、CVT或6AT。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2

測試主要圍繞安全性、空間性、舒适性三個維度展開,因為據2021年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等多份權威調研分析發現,中國消費者選購家轎時最關心的地方,正是安全、空間和舒适這三點。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3

安全PK:第4代帝豪制動距離最短,配置智能化程度最高

安全維度,主辦方設置了制動優勢、狹窄彎路路段、城市避障路段、麋鹿測試、8字繞彎和倒車黑科技六項動态科目,分别測試四款車的表現。

“制動優勢”科目中,四台車分别以30km/h沖向假人,再緊急制動。從測試結果來看,除了英朗直接撞飛了假人,第4代帝豪、朗逸和軒逸都成功刹停,而其中,第4代帝豪的制動表現最好,因為它刹停後距離假人還有很長一段安全距離。根據我們實測,第4代帝豪從100-0km/h的制動距離僅需36米,優于其他三款車。這或許是得益于它采用了高性能的刹車片與大尺寸的真空助力泵,刹車響應更快,制動距離更短。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4

“城市避障路段”是以樁桶模拟城市裡的狹窄彎路,測試四台車是否能在不碰撞樁桶的情況下順利通行。而在實測當中,朗逸、軒逸、英朗三台車都碰到了樁桶,唯有第4代帝豪順利通過。這也不難理解,因為第4代帝豪的最小轉彎半徑隻有5.5米,領先于三款合資車。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5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6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7

并且,第4代帝豪還配備了合資車沒有的360度全景影像 車側盲區影像,極大增加了轉向以及過狹窄彎路時的安全性,周邊情況可以通過中控屏一目了然。并且這些配置也将大大減少新手司機或女車主對于倒車、側方位停車的恐懼感。另外,第4代帝豪還搭載了透明底盤,可以在中控屏清楚看到底盤下的障礙物,避免刮底盤或紮胎事故的發生。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8

在麋鹿測試和8字繞彎環節中,四款車都以30km/h的時速前進,朗逸憑借短車身的天然優勢很順利地通過了麋鹿測試,并且車身姿态良好,顯示出德系車紮實的車身穩定性。而英朗則以優異的底盤支撐性在8字繞彎環節中表現上佳,軒逸的轉向則稍顯遲鈍,需要駕駛者提前預判并作出反應。與三款車相比,第4代帝豪則無論底盤調教還是轉向靈活度、車身側傾的抑制方面,都表現不差。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9

經過六個項目的測試下來,四台車表現都在水準線之上,但第4代帝豪的綜合水平最高,車輛本身不低的素質疊加上大量的智能黑科技,不僅大大提升了駕車的安全性,也降低了上手的難度。

空間PK:軒逸大沙發很舒适,第4代帝豪空間體驗最寬敞

在空間維度,活動設置了車内儲物空間、後中地闆、後排橫向空間、後備箱空間、軸距五項靜态體驗科目來測評空間表現。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0

不同于三款合資車采用相對傳統的造型設計,第4代帝豪采用了寬體車身設計,車寬達到1820mm、高度達到1460mm,寬高比達1.25,呈現出緊湊型轎車罕有的“寬體低趴”效果。而它的内飾質感也遠勝于三款合資車,比如座椅和方向盤都是皮質,門闆和中控部位也采用了大面積軟質包裹,除此之外,中控觸摸大屏、液晶儀表、電子手刹與電動調節座椅等配置,也比三款合資車的機械手刹、手動座椅等等要更有質感。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1

而在空間方面,雖然第4代帝豪的車高和軸距并不占優,但擁有四款車裡面最優的1552mm膝部橫向空間和1551mm肘部橫向空間,後排内部的乘坐橫向空間也達到了同級最大的1500mm,地台也是同級最平的34mm,所以,它的後排乘坐體驗是四款車裡面最好的。

與之對比,軒逸雖然有“大沙發”的名号,但由于橫向空間不足,地台凸起較高,後排乘坐體驗依舊不如第4代帝豪。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2

不僅如此,第4代帝豪的貫通門闆箱能裝下9瓶水,雙層儲物格可以分别放兩台手機,裝載能力在四台車中當仁不讓。另外其中控台一側還有非常貼心的挂鈎設計,平常挂杯奶茶什麼的都非常方便。另外,它的後備箱縱深達1843mm,空間最大可拓展至1100L,還配備了感應式後備箱,相比三款合資車要領先不少。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3

舒适PK:第4代帝豪怠速噪音僅38.7,全系自動空調 PM2.5過濾裝置

舒适性維度是通過發動機抖動、空調溫度以及怠速噪音三項測評科目來評估車内的舒适性。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4

在這項測試當中,第4代帝豪得益于其深海級NVH降噪科技,内飾A柱、門飾闆、後備箱飾闆、地毯等多處都采用了高性能纖維聲學材料,整車氣密性55 SCFM,怠速噪音僅為38.7,領先于英朗的39.4、朗逸啟航的39.4以及經典款軒逸的40.1。

另外,第4代帝豪的空調系統也十分給力,全系自動空調,還配備了後排出風口與PM2.5過濾裝置,制冷的速度與空氣質量都要優于三款合資車。

第四代帝豪對比英朗(8-10萬元買家轎選合資還是自主)15

小結

事實上,自主品牌車型的競争力優于同級合資車已經不是什麼新聞。SUV領域,哈弗H6、吉利博越/星越L、長安CS75PLUS等等,産品力(動力、空間、配置)都要大大好于同級别的CR-V、榮放等等,所以,在8-10萬元的家轎市場上,第4代帝豪産品力優于同價位/級别的合資競品并不奇怪。

首先,自主品牌的造車實力已經大有進步,技術積累并不一定輸給大衆、豐田等跨國豪強;其次,由于自主品牌擁有更靈活的采購體系,不像合資公司受制于跨國公司的供應鍊體系,且合資股東雙方都需要利潤空間,所以合資車的成本很難下降,導緻同樣價格區間的車型,自主品牌可以大量堆配置,而合資車看起來都像是丐版;還有最重要一點,以吉利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激烈的競争中鍛造了超強的市場敏感度,比跨國品牌更加深入理解中國人的消費訴求,新技術的應用更及時,因此推出的産品往往也更有吸引力。

所以,如果你的購車預算是8-10萬元,那麼與其看丐版的英朗、軒逸經典款或朗逸啟航版,真不如好好看看吉利這款第4代帝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