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愛我一次》上映于1988年,運用簡單的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刻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形象,在當年上映時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觀衆,記得那時聽到小強一遍又一遍唱起《世上隻要媽媽好》時内心的悸動,那是對母愛的最高褒獎,也是對自私父愛的一種批判,導演刻畫出了忍辱負重、賢良淑德、善解人意的母親形象,也讓這部影片成為上世紀80年代永恒的經典。
影片之所以會感人至深,除了導演在叙述方面的獨樹一幟外,還在人物塑造、音樂渲染、主題烘托等方面勝過當時的衆多影片,雖然故事發生在中國台灣,卻絲毫沒有任何的陌生感,似乎這就是千百萬個家庭沉痛往事的象征,讓我們在黃秋霞的故事中體會到物是人非的悲痛感。
01、倒叙式回憶方式構成母子之間的強烈反差,在蹉跎歲月中用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還原出生活的本來面貌,平淡而真實。
在1988年,導演沒有采用平鋪直叙的表現手法,而是呈現出位高權重的小強在瘋人院中偶然遇到了一位懷抱熊貓的女性形象,進而勾起了觀衆的強烈好奇,想要探究這故事的究竟。在當時看來,這種倒叙的表現手法充滿了新意,并有濃厚的懸疑色彩。
影片的鏡頭一方面呈現出了第一人稱視角,随着小強的目光而移動,聚焦在落寞瘋癫的母親身上,另一方面在回憶部分又回溯到了小強和母親的前因後果上,這樣的表現形式既呈現出了客觀性,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冷靜的審視着故事的發展,同時又具有主觀性,觀衆很容易被小強的故事所感染。
影片的獨特之處即采用了環形叙事方式,開頭引入充滿懸念,中間介紹真實感人,結尾升華意境高遠,在黃秋霞瘋癫的日子裡,她缺乏了兒子的關心,可是當小強開始小聲《世上隻有媽媽好》時,母親的思緒竟然被一點點的拉回,記憶起兒子小強的音容笑貌,這無疑是對母愛偉大的間接讴歌,卻是那樣的樸素與真摯,似乎母親從未遠去,隻是時間讓她的眼角出現了皺紋,記憶發生了遺忘。
母親的樸素與兒子的成就形成巨大反差,不禁讓觀衆反思,到底兒子的成就與母親的培養是否有關系?18年來,母親并未再見兒子,可是兒子始終沒有忘記母親,從見面時那激動的表情和顫動的動作就能體會到兒子多年以來的期盼。人間的真情與職位高低無關,這是對于母親最樸素、最真實的感情,在平淡中流露出溫情。
導演将所有的憤慨都以大團圓的結局進行了化解,時間摧毀了黃秋霞的心智,卻沒有改變她對兒子的愛,即使滄海桑田,但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母子濃濃的深情依然融化了心中的堅冰,也由此引發了觀衆内心對于母愛缺失的感同身受。
02、黃秋霞是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女性代表,小強的聰慧善良讓觀衆更體會到孩子的無辜和可愛,也讓偉大的母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升華。
黃秋霞身上的忍讓和犧牲是中國傳統女性都具備的美德,她對愛情的堅貞與林國榮的懦弱退卻形成鮮明對比,在家庭的壓力面前,林國榮放棄了掙紮,在明知道黃秋霞懷有身孕之時,仍然選擇了分離,這其中就有很強的悲情元素,在大衆觀念了,對兩情相悅總是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而對于家庭的阻隔而導緻的分别卻又往往表現出無奈與憐憫。
黃秋霞沒有選擇放棄孩子,而是堅定地生了下來,這樣的決定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不明智的,卻又在周而複始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歸根結底這是由于無法割舍的愛,或者換句話說,”孩子是無辜的”,但正是這樣的因果循環卻又有宿命論的基調,畢竟讓兒子出生後就失去了父愛,這本身就是對于他權利的剝奪,也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現實。
然而往往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卻表現的比完整家庭中的孩子更加乖巧、懂事。小強的聰慧善良與父親的狠心再次構成映射,在父親面前,小強數次為母親求情,祈求一家人能夠團聚,但這時父親的身邊已經有了妻子,這樣就讓林國榮陷入了兩難的選擇,在倫理道德和親情之間他的猶豫不決再次讓這個男人形象成為了影片反諷的對象。
這樣局面的形成與母親的善解人意不無關系,從開始的堅決反對到逐漸妥協的過程,黃秋霞放下了對兒子無法割舍的親情,隻為成全林國榮全家對于“後代延續”的可笑想法,小強的出現更像是一種精神隐喻,而不是因為他與林國榮之間的“血濃于水”,在這個層面上,影片含有濃郁的批判主義色彩,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黃秋霞身上體現出屬于中國女性獨有的善良。
這種母愛的偉大超越了階層、年齡和性别,在林國榮的映襯下更顯得大愛無聲,淚流滿面的傷心欲絕成為了她内心最真實的寫照,也讓濃濃的溫情流淌在觀衆心間,最大程度地升華了影片的主旨。
03、歌曲的成功融入,讓劇情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也反襯出故事的悲涼性,傳承着一代人的痛苦回憶。
配樂是影片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這部影片能夠傳遍四方,口碑逆天,與音樂的口口相傳以及與主題的升華有很大關系,音樂的運用對于劇情效果的提升非常明顯,尤其是表現人物形象,提升影片質感,推動劇情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品,這也是影片藝術魅力的一種體現。
其中兩首歌曲尤為關鍵,一首歌曲是《婚禮進行曲》,一首是《世上隻有媽媽好》。
在林國榮與淑賢的婚禮上,采用了蒙太奇的表現手法,一邊在親朋好友的見證和祝福下,林國榮和妻子在《婚禮進行曲》的伴奏下,優雅的走入了神聖而肅穆的婚禮現場,另一邊,黃秋霞正在孤獨地體會着孩子降生時的痛苦,這種對比方式形象生活,将喜慶與悲傷氛圍渲染到了極緻。
影片運用了兩組鏡頭來體現兩者之間的強烈對比,婚禮上人們的笑容和黃秋霞臉上的汗水都在預示着生命的開始和愛情的終結,與此同時,在随後的劇情中,我們發現淑賢竟然無法生育,這時觀衆更能體會到黃秋霞生育的意義,她忍受着道德批判同時,完成了後代的延續,而這其實就是社會對于傳統女性的最大期待。
《世上隻有媽媽好》則有七八次的展示,每一次都給觀衆帶來強烈的震撼,從牙牙學語時教孩子合唱,通過孩子的聲音傳達出對母親教育的贊揚,母親和小強的合唱也逐漸融入到了鋼琴伴奏的主旋律裡,畫面轉為母子相互依偎的動人場景,有力烘托出了母子真摯的情感。
當小強來到林家之後,《世上隻有媽媽好》更化為了對媽媽的思念,傾訴着對那段美好回憶的珍重,更為難得的是小強最終與母親相認也是通過這首歌曲,由此看出這首歌曲其實是貫穿在小強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歌曲。不僅表達了自己内心對于母愛的渴望,更表達出歌曲本身對于母愛偉大的歌頌。每當聽到“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時,眼淚總會不由自主的滑落,這就是歌曲對影片主題的渲染能力。
04、傳統封建門第觀念與善良人性的碰撞,歌頌女權主義的崛起,具有了濃郁的批判主義味道,也體現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影片雖然是圍繞着母愛展開的故事,但是其中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含義和批判色彩,主題部分淡化了對負心郎的描述,但是觀衆可以體會到傳統封建門第觀念對于黃秋霞和林國榮的影響,如果不考慮門第觀念,他們會成為幸福的戀人,享受着無以倫比的幸福家庭生活,可是最終卻因為封建殘餘思想和階級觀念而導緻天各一方。
這種批判其實是淡化處理的,表現為林父和林母形象刻畫并沒有采用負面形象,而是讓林家成為受害者一般的家庭,林母的登門為難通過林父慈善般的理解所化解,沒有強人所難的讓黃秋霞一定要将孩子歸還,而是設置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林國榮無後。在傳統觀念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他們的行為并不是不可理解,而似乎成為了被封建傳統所裹挾的被逼無奈。
黃秋霞身為單親媽媽,其堅強、果敢、溫柔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随着這種行為可能會背負着道德的批判,但是她那種樸素的觀念仍然會讓觀衆動容,她的家境貧寒,但她仍然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她具有現代女性的一切特征,如果不是因為時代的原因,可能結局會完全不同。
母愛的偉大還體現在她的悲劇性上,林家顯然隐瞞了黃秋霞的信息,讓小強與母親分割了18年,如果沒有這層鋪墊,觀衆并不會對林家産生痛恨的感覺,對小強産生憐惜的情愫,這些都是建立在真實人性的基礎上,再聯想到黃秋霞的善良,林家人自私自利的形象呼之欲出,生動立體。
生命本身并沒有過錯,但是每個人内心都有善惡兩面鏡子,黃秋霞“舍身赴死”映襯出母愛的偉大,小強是母親精神的延續,但如果沒有了母親的陪伴,這一切可能都會化為泡影,影片關于生命意義、母愛偉大以及人性自私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結語:
《媽媽再愛我一次》利用雅俗共賞的故事情節宣揚了母愛的偉大,淨化了觀衆的心靈,批判了人性自私,歌頌了濃郁親情的寶貴,這樣一部電影經過32年的歲月依舊感人至深、耐人尋味,無論從哪個層面欣賞,這都是一部堪稱完美的佳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