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尤其是油紙傘,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仿佛帶有一種天生的美麗,陸遊帶着飄逸超脫的詩情,秋風苦雨之中,撐着把油紙傘,騎着匹青驢,入了劍門,到了蜀境。穿着一襲白色的羅衫的白蛇娘娘,也打着一頂淡紅色的油紙傘,獨自徘徊綠柳之間,回望遠去的許仙……
傘在我國曆史非常悠久,據說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已制作。古代的傘又稱為“蓋”。它和扇一樣,最初是用鳥的羽毛制成,隻有帝王才可以用。随着絲織品的出現,才逐漸采用羅絹作傘。
而一般人生活中所用的傘,據說是魯班的妻子發明的。魯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她看到魯班和很多工匠成年累月在外給人蓋房子,經常是風吹、雨淋、日曬,沒有什麼東西遮擋,很是辛苦。于是她決心幫助他們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她開動腦筋,反複試驗,終于做成一把傘,讓魯班出門做工的時候帶上,這樣不論走到哪裡,也不論是刮風下雨,都不會受到風吹雨淋的襲擊了。
發明了紙以後,油紙傘又風行起來。特别是明清時代,我國制傘業尤為發達,從這時起,不少小說和戲曲都有寫到傘。直至今天,傘仍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