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淮北融入徐州都市圈?10月20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一次全體會議舉行,41座城市共聚徐州、共商大事作為好夥伴、好鄰居,淮北與徐州在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市攜手再受關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支持淮北融入徐州都市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10月20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一次全體會議舉行,41座城市共聚徐州、共商大事。作為好夥伴、好鄰居,淮北與徐州在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市攜手再受關注。
攜手對接長三角
打造城市合作典範
淮北與徐州毗鄰接壤,同屬淮海經濟區,同在長三角北翼,都是資源型城市,“十四五”時期,都面臨着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動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重要任務。
此次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上,“淮北市與徐州市戰略合作”被納入了長三角經濟協調會2021年度重點工作事項。
按照新簽訂的協議,雙方将按照“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優勢互補、互利共赢”原則,建立協調機制,深化對接合作,各揚所長、相互賦能,攜手并力同行、跨越發展。
依托徐州作為長三角北翼區域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結合淮北豐富的資源禀賦、廣闊的市場潛力、業已形成的産業基礎等優勢,圍繞發展共謀、藍圖共繪、交通共聯、園區共建、環境共保、民生共享、交流共推、項目共商,進一步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打造長三角城市合作典範。
全方位融合聯動
優勢互補謀共赢
從此次簽約的合作框架協議中,不難看出,淮北與徐州的合作更加具體化,合作領域越來越廣。
根據雙方協議,未來,兩市将構建協同發展格局,建立規劃會商機制,共同謀劃兩市協同發展思路舉措,加強橫向對接和動态聯系,攜手向上争取一批跨省際的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高質量抓好杜集—銅山、杜集—泉山、段園—漢王等省際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專項規劃編制。
在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方面,淮北與徐州之間的聯系将更加緊密:加快建設淮徐快速通道,推進淮北至徐州觀音機場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推動徐州輕軌S4與淮北連通,全面梳理城市間“斷頭路”和等級标準不一緻的道路,确保交通基礎設施标準一緻、無縫對接。此外,兩市還将建立跨省公交聯運機制,謀劃開通淮北—徐州城際公交,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加快建設一批公共服務、互聯網應用服務、重點行業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加快建設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聯網的城市大腦,實現5G網絡建設資源的開放和共享。
淮北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深化淮徐戰略合作。積極引入總部經濟、研發機構,圍繞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聯合組建特色産業聯盟,增強産業配套協作能力,放大優勢産業集聚效應,打造蘇皖毗鄰地區強勁增長極。徐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則明确提出了“建設産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戰略目标。由此可見,産業聯動發展,是淮北與徐州合作的重點。
兩市将圍繞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鋼鐵冶金、建築材料、綠色化工、食品與農副産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産業,以及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動跨區域産業分工合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深度融合優勢産業鍊條,聯合組建特色産業聯盟,提升整體競争實力。此外,在充分挖掘兩市科教資源,構建協同創新網絡,開展招商引資合作等方面都有具體舉措。
在園區合作共建方面,兩市将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上,繼續探索以園中園、共管園、托管園等多種合作方式,創新共建省際合作園區,謀劃推動段園鎮建設成為蘇皖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和省際産業合作示範園區。
此外,協議還就加強生态環境聯治,提出了進一步健全跨區域生态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強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控,攜手打赢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共保區域環境安全。
在加快社會事業融合方面,兩市将推進跨區域衛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實現跨省醫保直接結算免備案、跨省統一醫保經辦服務、“互聯網 ”醫院醫保結算互通,打造标志統一、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品牌,攜手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加強區域警務協作、平安邊界創建。協議還提出,兩市各選擇一條街道,相互以對方城市名稱命名,共同打造友好城市示範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