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7:33:30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寶雞作家孫虎林随筆單位)1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寶雞作家孫虎林随筆單位)2

單 位

作者:孫虎林

單位一詞,《現代漢語詞典》對其是這樣解釋的。單位指機關、團體或屬于一個機關、團體的各個部門。國人從小到老填不完的履曆表中,就有“工作單位”一欄。在此,單位應該指的是本詞條目解釋的前半部分,即你所供職的機關或團體。單位對個體而言特别重要,它是個人安身立命的地方,你的謀生和職業發展都離不開單位這個平台。

計劃經濟時代,無數年輕人拼盡全力,夢寐以求進入國營單位。也即民間俗語所言,把嘴伸進國庫糧倉。話是俗了些,确實是硬道理。端上鐵飯碗,有了固定收入,也就衣食無虞,生活有了着落。為此,多少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請客送禮,打通關節,隻為成為體制内的人。那時,一個小小的村支書權力了得,掌控着一方生殺予奪的大印,借此斂财,幾能一夜暴富。為了在招工表上蓋上鮮紅的大印,小民百姓被折騰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家姐當年為進一家小廠子,一個章子足足蓋了近兩年,家裡能送的好東西都送了,才在一張招工表上換來彌足珍貴的紅印章。為了吃上輕省飯,受點折騰也認了。沒辦法,這就是基層掌權者貪得無厭的嘴臉。當然,權貴子弟不用受此磨難,人家出身高貴,老子早已為其打點好光明前途。

都說機關事業單位吃香,看對什麼人而言。當然啦,精通權術者如魚得水,一路綠燈,步步高升。木讷者唯唯諾諾,安分守已,謹小慎微,注定當一輩子小公務員,看盡上司的眉高眼低。尤其是性格内向者,一旦誤入官場,隻能成為強勢者的下酒萊。因此,并非人人适宜進機關單位當公務員。那裡面的水深了去了,不會遊泳者慎入,小心溺斃。

事業單位聚攏了衆多文化人,關系尤其複雜。一般而言,知識分子擠堆的地方,總是勾心鬥角、波詭雲谲。表面上春風和煦,實則暗流湧動。看起來大家親如兄弟姐妹,實則心事各異。誰也看不清他人一本正經的面紗下,包裹着什麼心事。最能體現這一現象的莫過于職稱評審。那時,同事成了競争者,明裡暗裡較勁兒。能下硬茬者死命往前沖,恨不得将對手踩在地下不得翻身。因此,職稱晉升快者,大多會來事兒,倒不是自身能力有多強。也有一門心事搞業務者,成績顯著,有目可睹。這類優秀者晉升職務,大家心悅誠服。最不能服衆的就是某些投機者,其卑劣行徑不忍贅述。在缺失公平的環境裡,苦隻苦了一味工作的老實人,兢兢業業,從不讨奸耍滑,退休時也未評上職稱。因為他太低調了,早被單位忽略了。稍可欣慰的是,此時的老實人心中風平浪靜,早已看淡一切。是的,多活幾年,什麼都有了。可悲的是,有人竟然為評職稱神經失常了。不知該怪罪這項亟待完善的職稱評審制度,還是該怪罪人心叵測,世事難料的社會現實。

當然,單位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紅白喜事,喬遷新居,隻要你吭聲,總會引來熱心同事貼下身子幫忙。那時,當事者倍感溫暖,欣慰自己有一幫知疼知熱的好同事。是呀,能在一個單位工作,确實是緣分。想一想吧,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你和誰呆的時間最長,當然是同事了。多年同事成家人,真好。大家同舟共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生活在大家庭裡,其樂融融。平日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進着一間辦公室,喝着一壺水,品着一袋零食。休息時談笑風生,偶爾聚聚餐,小酌幾杯。閑來結伴出遊,互相照應。這一切親密無間,多麼惬意。同事之間,見面時微笑點頭,絕非多此一舉。常言道禮多人不怪,這是人之常情,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外在體現。這樣的和諧氛圍,是好單位的标配。在這樣的單位工作,也是一種福分。倘若同事關系處的不錯,進而發展成無話不說的朋友,那才真是你的造化。在這利益相關的微妙環境裡,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實屬難得。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發生了微妙變化,溫情脈脈掩不住心事重重。有的人走路目不斜視,頭顱高高揚起,同事迎面走過來,也不理不睬,視若無人,令人尴尬不已。相對而言,同學關系就純粹得多。縱然遠隔千山萬水,也心心相印。其間的道理,你懂得。無他,單位本身就是小社會,各色人等應有盡有。

國人安土重遷,不願挪窩,在一個單位幹到退休的人比比皆是。這類人大都有社交恐懼症,他們信奉人離鄉賤的觀念。害怕一旦置身新環境,又得重新适應複雜的人際關系。甯願在一棵樹上吊死,也不願離開原單位。領導們攀龍附鳳,走馬燈似地換了一茬又一茬。唯有老實人從一而終,死守老地方,悲壯地踐行着老馬戀棧的至理名言,忠心耿耿,最終黯然離場。實際上,他們才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可歎無人賞識老實人,他們不識時務,不會表現,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感。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寶雞作家孫虎林随筆單位)3

如若單位風清氣正,待遇尚可,此生守着這棵大樹足矣。如若單位枝葉萎頓,元氣大傷,則絕不是理想的工作環境。那麼,離開這棵大樹無可厚非,誰見過鳥兒在夏天的枯樹上壘巢呢?可歎掌權者不從自身找原因,卻每每歸罪于底層群衆不努力。實則大謬不然。多年前有句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良好的人際氛圍,寬松的工作環境,才是有為者本該追求的管理目标。某位領導下車伊始,第一次開會,便聲色俱厲地宣告,“我來這裡是管人的”。聽聽,這居高臨下的下馬威多有氣勢,簡直令人心驚膽戰。你以為自己是誰呀,山大王嗎?自信可以唬住一幹人等,其實錯了。果然,此人尚未幹完一屆,便灰溜溜卷鋪蓋走人了。無他,失民心也。至于其人咄咄逼人的名言“誰砸單位的鍋,我砸誰的飯碗”,則成了色厲内荏的笑談。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不想努力工作,給單位臉上貼金。但工作成果總是有偏差,不可能都是第一。倘若都是第一,第一也就失去了意義。一個單位最不幸的事情莫過于遇人不淑,攤上一個自以為是、利欲熏心的主導者。這号人本身就不怎麼樣,削尖腦袋上位後趾高氣揚,脫離群衆,老子天下第一。隻想以高壓手段攝服下屬,從不鑽研人性化的科學管理方法,倒揪着一些細枝未節緊抓不放,事無巨細,斤斤計較。幾月下來,自己心力交瘁,還委屈連連。在此,格局欠佳者忘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工作是大家幹的,不是某人指手畫腳、大包大攬就能完成的。一個單位,最需要的恰恰是德能配位的領頭羊。

說到底,好的單位應該是人盡其才的單位,而絕非武大郎開的一爿小店。從這點說來,單位是個體智慧的荟萃處所。隻有人人出力,單位才能興旺發達。我們需要一種冬日負暄的歸屬感,而非冷雨擊面的被棄感。要想員工愛單位,單位首先要愛員工。高明者深谙這種道理,暖心工作比什麼都重要。要知道,人心散了,單位也就完了。

2020年8月19日

作者簡介:

寶雞籍作家胡寶林(寶雞作家孫虎林随筆單位)4

孫虎林,陝西岐山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都市頭條專欄作家,出版散文集《青春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