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一項有趣的學科,它總是能給人們帶來驚喜,一群美國考古學家們,曾在懷俄明州的一座湖泊之中,無意中發現了不少珍貴的化石,可其中一個化石上的動物,卻令他們感到極為吃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化石上的動物種類又會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懷俄明州,位于美國西部的洛基山區,其大州形狀接近于正方形,北鄰蒙大拿州、東臨南達科他與内布拉斯加州、南部與科羅拉多州相接、西與愛達荷州為界,總面積達到了253596平方公裡,位列美國50州中的第9位。
懷俄明州的稱謂,來自于印第安語,有“大草原”之意,此地氣候十分幹燥,在大角盆地和大分水嶺盆地處均為沙漠地帶,平均年降水量隻有127毫米,不過在高山地區則相反,平均降水量可達1016毫米。懷俄明州的經濟支撐産業為地下蘊藏的大量天然氣、石油、以及煤等,其中以煤資源的儲備量最高,居于美國首位。
懷俄明州地下之所以會有如此大量的礦藏資源,正是由于其在千百萬年前曾是一片茂盛的森林區,後經地殼演化變遷,變成了現今可以造福人類的重要能源。在人類享受地下能源帶來的便利時,懷俄明州的湖泊之中,同樣也打撈出了很多不同時期的化石,它們形态各異且繁雜量多,幾乎成為了當地一景,甚至漁民每次出船捕魚時都能打撈出幾塊。
懷俄明州出土化石之事幾乎世人皆知,不過對于美國考古學家查爾斯教授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好消息。在此之前,他一直從事古代遺迹的探索工作,但是由于研究方向的轉變,查爾斯教授開始對古生物化石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于在其正式退休之後,仍然不遺餘力地從事該工作。
1999年時,查爾斯教授決定進行一次針對懷俄明州湖泊化石的考察探索工作,他自掏腰包花高價聘請了專業的潛水人員以及3條漁船,開始了一次在湖泊之上的打撈工作。由于此次打撈工作準備充足,潛水員們通過水下聲呐測定技術,準确地從湖底打撈出大量化石,令查爾斯教授倍感欣慰。為了能夠對出水化石進行保護,他們還采用了最新的封存技術,将其完整安全地運回了實驗室之内。
在實驗室中,查爾斯教授帶領工作人員對出水化石進行了反複的清洗,不僅除掉了化石上所攜帶的泥沙,同時也将粘連在一起的化石樣本進行了分割,最終令其表面上的圖案全部清晰顯現。通過有效的數據統計,他們發現,出水化石上的圖案多有不同,其中包括遠古時期的樹木、昆蟲、鳥類、藻類植物、以及魚類等等。
不過最令人驚訝的是,在一塊化石之上,似乎有一隻特殊的生物。從外形上來看,化石上的生物應該是節肢類昆蟲,體長約有5厘米,它擁有六條腿和一對翅膀,頭部長着一對彎折的觸角,尤其是胸腹部位,顯得極為碩大,幾乎占據了整體的2/3以上。後經查爾斯教授的反複研究,最終确定,該化石上的遺存生物種類為螞蟻,一隻體型與蜂鳥相當的巨型螞蟻,其生存年代距今約有5000萬年左右。
螞蟻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昆蟲之一,是雜食性動物,既可以取食植物種子,又能捕獲蟲類及動物,是典型的群居型昆蟲。它們的足迹遍及全球,其生命力之頑強,團結凝聚之精神,令站在食物鍊頂端的人類贊歎不已。
生物學數據表明,全世界螞蟻的種類共有15000種,我國國内已知的種類就有300種以上。螞蟻的體型大小不等,分為異類體型差異與同類體型差異兩種,一般來說,螞蟻的體長約為1-20毫米。世界上最小的螞蟻名為“賊蟻”,體長僅僅2毫米,體色多為黑褐色,偶有棕色與橘色。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螞蟻,名為“公牛蟻”,體長約有3.7厘米左右,屬于螞蟻中的“巨人”。
作為一種古老的螞蟻品種,公牛蟻屬于獨立的兇猛掠食者,它們力大無窮,在咬住獵物後分泌大量蟻酸麻痹對手,繼而大肆吞食。即便如此,公牛蟻還是比化石上的大螞蟻“矮了一頭”,二者之間存在着1.3厘米的差距,而這一點也恰好說明,物種在繁衍進化之時,随着氣候的逐漸惡劣,體型也在不斷進行着縮小,直至完全适應新環境。
大自然的神奇正在于此,所謂“物競天擇,适者生存”,所有生物都在環境不斷變化的道路上進行着進化競賽,失敗者注定被淘汰,而勝利者則可享受繼續生存的權利。從當年的龐然大物,變成現今的“小精靈”,螞蟻家族所傳承下來的,正是一種“用進廢退”的生存智慧。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