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晨報
近日,知名男星陳學冬發微博稱
自己被水母蟄了
下海拍攝難免被蜇…但是這次被水母蜇成了篩子
腿上都是包,仿佛被一萬隻毒蚊子咬過
密恐勿入…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圖片來自陳學冬微博
不少網友表示很吓人,也有網友發文,原來水母會咬人?!
水母就是海蜇?
海蜇,也可以稱為“水母”,但是,水母不一定是海蜇!
印象裡的水母,傘狀的透明精靈,忽閃忽閃,高貴又悠然的在水中徜徉!這種比較常見的水母屬于刺胞動物門(Cnidaria)缽[bō]水母綱(Scyphozoa)類海洋浮遊生物。
常見的代表種類:霞水母、海月水母、海蜇等。
中國可供食用的水母有:海蜇、棒狀海蜇、黃斑海蜇。
也就是說,海蜇屬于水母的一種,隻有一部分水母叫做海蜇,但水母的其他種類就更廣闊了!
我們吃的海蜇,
經過食鹽、明礬等腌制,
已經去毒去水分,
吃起來沒有毒。
不過夏季吃海蜇,要注意衛生,
切絲之後最好再用涼開水
反複沖洗幹淨,晾幹。
水母是如何傷人的?
水母的“頭蓋”就像一個倒放的玉缽,輻射狀對稱,有刺細胞,布滿水母“頭蓋”下的觸角上,水母形體較大,沒有緣膜。觸須(即刺細胞)上盤繞鈎狀的細絲,噴出去可以刺穿并麻醉獵物,然後坐享美食。當然,蜇人也靠這個“毒”門暗器!
刺細胞有刺絲囊,當水母觸須接觸到獵物或人類,刺絲囊就會發射出來,直接釋放刺細胞中的毒液。
海蜇毒液最強的30秒緻命
遊泳時千萬不要去碰它
海蜇在被我們擺上餐桌之前,是海裡的一種水母綱動物,通體透明或半透明,體形半球狀。上面呈白色傘狀,借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叫海蜇頭。
海蜇廣泛分布在我國由南到北的海域裡,浙江沿海最多。中國常見的海蜇有傘面平滑,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狀物的棒狀海蜇,以及傘面有許多小疣突起的黃斑海蜇,都有一定毒性。
海蜇的傘蓋下有許多觸須,上面有密集的刺絲囊,毒液就存在裡面。當觸須觸及人體及皮膚時,會刺入皮膚并放出毒液,使人體中毒。澳洲著名的方水母是毒性最強的海蜇,人如果碰到它的觸須,30秒後便會死亡。被蜇傷後千萬不可用礦泉水或酒精沖洗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麻醉科主任肖昭揚提醒到海邊戲水的遊客,一旦被海蜇蜇傷, 首先用幹毛巾順着同一方向,将身上的刺囊弄掉,如果沒有毛巾,就用沙子将有刺囊的地方擦幹淨。然後,用肥皂水、蘇打水,或用其他堿性物質減少毒素的吸收。被蜇傷後的一段時間内,都要密切關注皮膚變化,一旦再次發生過敏反應,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另外,醫生強調,千萬别拿礦泉水或者酒精沖洗,否則刺囊在體内會再次釋放毒素。
來源:綜合新晚報、海峽導報、都市快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