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中
火眼金睛的“悟空”傳來新發現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
科研人員基于
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号
繪制出迄今能段最高的
硼/碳、硼/氧宇宙射線粒子比能譜
并發現能譜新結構
這一成果顯示
宇宙中高能粒子的傳播可能比預想更慢
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
我國綜合類學術期刊《科學通報》(英文版)
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
又有新發現
宇宙線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
包括各種原子核、電子、
高能伽馬射線和中微子等
自1912年赫斯發現宇宙線以來
人類對它的觀測和理論研究
已經長達一個世紀
但時至今日,關于宇宙線的
起源、加速機制
以及它們在星際空間和星系際空間中的
傳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問題
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答
而通過對宇宙線中
硼/碳和硼/氧流量比的精确測量
可以研究宇宙線
在傳播路徑上的相互作用過程
基于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号
六年間收集到的觀測數據
科研人員精确繪制出
0.01TeV/n到5.6TeV/n
(1TeV/n =1萬億電子伏特/核子)能段
宇宙射線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确能譜
這是“悟空”首次對宇宙射線中的
次級/原初粒子比例進行精确測量
在1TeV/n以上能段
“悟空”繪出的能譜精度最高
并且顯現出不同于預期的能譜結構
這意味着經典宇宙射線傳播模型
或需進一步修正
另外,高能段的硼/碳、硼/氧比例出現拐折
可能是因為高能粒子
在宇宙中的傳播比預想更慢
原初粒子的傳播速度越慢
越有機會與星際物質碰撞
進而碎裂産生更多次級粒子
這項研究還可能幫助人類
更精确地尋找暗物質
綜合:《新聞直播間》、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 央視一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