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再過兩天,就到了今年的夏至節令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令,夏至的到來,預示炎熱夏季的來臨,氣溫增高,晴雨不定,是夏至後的氣候特點;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夏至還是舊時“四時八節”裡的一個傳統節日,古時稱為夏至節,或者“朝”節;所謂“朝”,即朝拜,祭祀,祈佑的意思。
因夏至節正處于新麥收獲和梅荔成熟之際,民間有用新麥鮮果供奉諸神嘗新的習俗;而此時也是在田農作物生長旺盛階段,這個階段,旱澇不均,病蟲害滋生等因素會直接影響秋糧的豐歉;糧食是國之根基,舊時統治者為了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為了禳災避難,祈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常在夏至節裡開展隆重的祭祖祀神,禳災辟邪的祈福活動;所以從宋朝開始,夏至節朝野百官放假三天,以示對夏至節的重視。
在夏至節開展的祭祀祈福活動中,民間還有在夏至當天,觀天蔔測未來收成和年景的習俗;舊時民間夏至“觀天蔔晴雨”,其實是一種心靈慰藉,這種行為在今天看來,雖然帶有幾分愚昧,但在那時,卻能真實反映舊農耕時代,先民“靠天吃飯”的無奈窘境;據清代文士顧祿所著《清嘉錄》描述:古時農人将夏至分為三時,頭時指夏至頭三天,二時指中間五天,三時指後七天;而農人尤喜“頭時雨”,“時中雨”和“時末雷”。
而且,先民還将觀測到的夏至晴雨預示的收成多寡,用俗語的形式記載下來,為後世的農業生産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其中,“夏至不下雨,寡婦把身許”就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流傳下來的一句脍炙人口的經典俗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民間會存在這樣一句俗語呢?下面,聽我一一說來。
俗語“夏至不下雨,寡婦把身許”的釋義
其實,俗語“夏至不下雨,寡婦把身許”的意思很簡單,即夏至這天如果沒有下雨,家中失去男人的寡婦另嫁他人的現象;寡婦,也叫遺孀,未亡人,是指失去丈夫的女人;舊時寡婦守節是受人尊重的,比如戰國時期,官方公開宣揚守節貞婦拒絕再嫁,可獲取免賦稅,勞役的獎勵;明清時代可在寡婦大門或特定建築上面加上标示裝飾,比如貞潔牌坊,以示榮譽。
雖然寡婦守節可受到優撫和榮譽贈号,但也給寡婦帶來無盡的痛苦;比如在收成不好的年月,寡婦家中沒有男人依靠,缺衣少食,生活無以為繼,為了生存,隻能舍棄貞潔榮譽,選擇另嫁他人才能活下來;而造成年景不好的原因,“夏至不下雨”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夏至不下雨,為何會會成為年景不好的主要因素呢?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芒種和夏至節令,一般處在梅雨期間;梅雨時節,陰雨綿綿,降雨頻繁,所以梅雨在民間有水節之稱;而且芒種至夏至,東南季風暖濕氣流活動頻繁,常與北方冷空氣交彙,形成頻繁降雨現象;所以說,芒種至夏至多雨才是正常的氣候現象;但是如果遇到水節無雨,尤其是遇到夏至無雨的氣候現象,預示接下來的三伏天比較幹旱,炎熱高溫的伏旱也将變為可能。
因為民間流傳着很多夏至無雨預示幹旱來臨的說法;比如“夏至無雨六月旱,夏至無雨幹斷河”,意思是如果夏至這天沒有下雨,預示整個六月處于幹旱少雨的氣候中,就連河水也會出現斷流的現象;還有農諺說:“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意思是如果夏至這天沒有下雨,是一個晴朗無雨的大晴天,預示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内無雨,這種幹旱少雨天氣會一直延續到交秋。
夏至無雨,倉裡米空
夏至時節,正是田間農作物生長的旺盛階段;比如夏玉米播種後,需要雨水滋潤,幫助幼苗拔節生長;比如中稻正處在分蕖階段,充足的水分利于稻秧多發分蕖;除此之外,很多在田農作物都需要水分才能正常生長;由此可見,夏至有雨是有利于農業生産的;農諺也說:“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舉”;意思是如果夏至下了雨,農人們高興的樣子,就像秀才中了舉人一般興高采烈。
還有農諺說:“夏至一場雨,滴雨值千金”,意思是夏至的雨決定着未來降雨頻率和降雨量的多少;如果夏至下了雨,預示今後一段時間降雨頻繁,俗語說:“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如果農作物不時得到雨水的澆灌和滋潤,農作物會長得好,秋後收成就有了保障;所以民間還有俗語說:“夏至一滴雨,秋後糧滿倉”,由此可見,夏至的一滴雨,将能換來谷糧滿倉,所以“夏至一場雨,滴雨值千金”說法并不為過。
但是,如果夏至無雨,說明田間農作物正在需水的時間段,沒有雨水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水需求,農作物長勢差,生長速度慢,肯定會影響秋後的收成;如果農作物發生歉收或絕收的情況,不僅會出現農人家中倉裡無米的現象,還會出現寡婦改嫁的社會現實;因為在災荒年月,平常人間有男人依靠,還可以勉強度日;但是寡婦家失去男人,面對無依無靠和無米度日的窘境,寡婦的生活會無比艱難;如果想活下去,隻能另嫁他人,這就是“夏至不下雨,寡婦把身許”的主要原因。
概述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裡的一個重要節令,因為它不僅是夏季裡的一個标志性節令,它還是舊時“四時八節”之一的夏至節;在這個節日裡,民間不僅要舉辦隆重的祭祀祈福活動,還存在諸如觀天蔔年景的習俗;其中,“夏至不下雨,寡婦把身許”就是古時觀天蔔晴雨的經驗總結,意思是夏至無雨,預示未來一段時間幹旱少雨,農作物會出現欠收或絕收的現象;如果寡婦家缺衣少食,生活無以為繼,隻能另嫁他人,尋求活路;言外之意,如果夏至有雨則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所以,農人樂見夏至有雨,而憂夏至無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