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

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14:53:34

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讀多少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目标清晰,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如何制定新年閱讀計劃)1

閱讀計劃清單怎麼寫

讀多少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目标清晰。

原本是應做書君邀請,談談新一年的讀書計劃,然而發現自己的槽點太多,意志力也不堅定,不屬于能“拉開膀子、制定計劃”的神人。

于是商量改良一個話題,老老實實談談,如何能容易堅持、容易上手、小白也不會半途而廢的《如何一年讀200本書?》,也是我自己每年讀200本書的一點點小經驗。

01 一年讀200本書,可能嗎?

在寫《雙11囤書的“被忽悠史”》時,就有不少小夥伴留言,一年365天,除去法定假日和周六日,也就二百天,相當于一天一本書?作者瘋了吧……記得住嗎?

首先解釋下,這200本書有一半以上,屬于“工作用書”——也就是說,如果說正常職業是“下了班的閑工夫看書”,對于一個工作生活就是“策劃書、寫書、譯書、寫書評”的職業圖書編輯(基本上好的編輯,都是作者、譯者、書評人四位一體),就打你每天上班有10小時好了,這個讀書的時間是被大大拉長的。

對于正常的編輯來說,讀完1本工作用書需要2-4個小時(難啃的經典除外,4小時算是可以把書讀得非常細緻、可以做選題會presentation的地步了,甚至我相信很多策劃編輯都被訓練得遠遠低于這個時間就把書整體看完了)。

幹啥都怕遇到“職業選手”,做菜的有職業廚師,修下水管的有職業師傅,那讀書也有“職業選手”。當我在提到“如何一年讀完200本書”時,做書君稍微有點異議和擔心——因為文章不僅僅是圈内人自嗨,許多讀者都是書籍愛好者(非專業人士),對于99%的人來說,沒必要一年讀200本書,學這個有用嗎?

我還是說服了做書君,技不壓身——你可以學這個“本領”,但用不用在你。(人生中你會面臨許多需要非常快地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比如刷考試、比如明天要約一個根本沒聽過的“文化人”談事吃飯,略表尊重還是要看一下他出過的書、特别是給你寄過的書等等……)

馬未都說他在青年出版社做編輯的時候,快速看書的本事大部分都是因為“約作者”練出來的——深解意趣。你好歹跟人家聊之前,得熟悉人家的作品并且能講出點門道來。這時候就需要“1年200本”速讀法。

而對于許多關注“做書”、對編輯職業(尤其是策劃編輯職業)有向往的小夥伴來說,有個更實在的目的——隻有會速讀,才能迅速判斷選題(或搶選題)。

我在念大學英文系時,教泛讀課的盧欣渝先生是位多産低調的翻譯家,常年給三聯等大出版社做譯者,他跟我們說,“一個晚上看完一本英文原版書”的本事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做過版權編輯的小夥伴都深有體會,尤其是在幾年前中國原創選題缺乏時,搶國外版權的競争異常激烈,恨不得是今天晚上拿到英文PDF書稿,第二天就能有報價意向反饋。

所以,跟譯者老先生們的關系近了,編輯們也會把一本着急上火的英文版權書送到先生家,然後跪求明天早晨就有一個“出版價值/意見(也就是這本書的内容有哪些價值啊,要不要引進啊之類,幫助編輯做選題判斷)”。

當時,盧先生的辦法就是無論多晚,睡前開始看這本書,直到看完了再睡。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寫“出版價值(意見)”,等編輯上班了,意見也寫好發來了。

在“慢生活”地開發中國原創、傳統文化選題之前,我也做過一段時間的外版書策劃編輯。當然啦,英文系出身的編輯還是占優勢的——因為當你拿到原書PDF後,需要做選題分析presentation,如果你無法讀英文原文,就得等翻譯來翻譯目錄樣章(速度既慢、而且内容淺,相當于你所有的選題分析都是基于這1000字樣章的“二道手理解”。)

那如果你能讀英文原文呢?最好不過了,版權編輯也會覺得你“真是給人省事兒的可愛小同事”,你自己也能更細緻地去判斷整部書稿的價值(換句話說,在選題會上你可以随時優雅地回怼——我看過整部英文書稿内容了,在第XX章作者有講到blablabla)

在人也年輕、經驗也不足、腦袋也不夠靈光、也不擅長察言觀色跟同事打交道的“新編輯剛入行”時期,能快速在一晚上看完一本英文原版書,第二天做好選題PPT,抓緊時間上選題會,真是幫了我這隻“笨鳥”的大忙。

02 一年讀200本書,獨門秘訣方法?

“饞人”地說了那麼多“速讀”的用處12345,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練成這個本事呢?

在剛入行時,我也曾懷疑1年讀200本書的編輯都是“吹牛X”——咋看得完啊?而且吸收得了嗎?記得住嗎?直到我發現,業内某些讀書會的門檻是“1年500本書……”在認識了一些大咖後,徹底服氣。

那麼,這200本書是怎麼讀呢?(以下是我私人的一些方法,僅供剛入行1-3年的新人小夥伴參考):

首先,你可以把手頭的書,分為兩類——虛構類和非虛構類

這兩類的讀書方法完全不同。虛構類好理解,基本以文學小說故事為主(也就是英文分類的fiction);非虛構類,也就是除此之外的新聞作品、文化、社科、藝術、曆史研究等等(也就是英文的non-fiction)。

我們先講比較難啃的非虛構類作品速讀法

在講速讀法之前,我們先來揭秘許多“1年看500本書的老編輯”的經驗——他們是怎麼在工作中迅速讀這類書的:

答案很簡單——先看目錄(也就是先看這本書的知識體系)。許多經常逛店、查店的老編輯一翻目錄,就知道這本新書“幾斤幾兩”——哪一塊是你沒見過的内容,直接看即可。有些内容屬于“影子”,有些内容是“影子的影子”,有些内容是“影子的影子的影子”,隻要你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足夠紮實,就發現許多新書可以“一目十行”的審閱了。

也就是說,想要“沙場秋點兵”似有快速審閱新書的快感,就要求你對這個門類的圖書足夠熟、足夠“行家”。

怎麼成為某個門類圖書的行家呢?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快速地了解一個全新領域的知識,該怎麼選書讀書?(這是許多小夥伴問過我的問題,比如說,“我最近想讀一讀關于中國美術史方面的書,你有什麼推薦?從哪幾本入門比較好?”)

分享一個“一通百通”的“三步走”妙招:

    第一步,你需要去讀這個領域的“骨架書”——也就是先去找1-3本框架曆史性的書,對這個領域有框架理解,能夠把以後你看的内容放在一個曆史軸坐标軸裡。(比如說,如果你想去讀心理學的書,那你就可以去先看1-3本的《心理學史》相關的書;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畫,那你先去看《中國美術史》相關的書,先把這些畫家、畫派放在一個曆史軸的坐标裡。)一個小提示:不要迷信大牌,看的進去的就是對你最好的——比如你想去了解西方印象派,沒準兒啟蒙你的第一本書是《小顧聊繪畫》、《八卦藝術史》之類,也沒關系,先看進去、感興趣是最主要的。

      第二步,去啃這個領域最有名的幾個人的書。每個領域都有高山仰止般繞不過去的“大牛”,比如,如果你想入門心理學,弗洛伊德、榮格是繞不過去的;如果你想入門文物考古,孫機、宿白先生的書是肯定要看的……以此類推。這些大牛都是代表着領域内最有成就的幾座山峰,第二步看他們,才不會歪。另一個小提示,如果這些“大牛”太高深了,原著看不懂,可以先看“原著的影子”,再看原著——也就是解讀版。比如說,弗洛伊德的原著,其實沒幾個人能真正看懂,那如果你隻是想做非專業性的了解,可以先去看《夢的解析》的解讀版(可能有N個人寫過N本書,沒關系,還是參照step1,興趣為主,先看進去再說。“影子”看多了,自然會想念“原著”。大家都是從“檻外人”變成“檻内人”的。)

        第三步,去看這個領域賣的最火的幾本書(也就是經典暢銷書)。許多人質疑暢銷書,覺得暢銷書“火氣未褪、逼格不夠”,但其實對暢銷書不必完全排斥——如果能做到“衆樂樂”,肯定是有獨到之處。還拿心理學舉例,著名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雖然不是經典,但這種“裡程碑式的暢銷書”也需要讀過,才能更好地擴展你的知識體系。

        以上這3步法,适用于“非虛構類”。那麼,如果是需要一讀到底的虛構類(小說)呢?那沒轍,你就不能按照目錄拆分了。隻能從頭到尾逐字逐句讀。

        咋練?小說類的速讀也有方法。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方法:我的“虛構類速讀功夫”是在大學練出來的。說回當年英文系泛讀課。盧先生當年從不抓考勤、上課就是聊天,唯一的“災難性作業”就是每個月寫一篇英文小說的reading report。這個reading report真是連抄都沒地方抄——拿給我們的許多是尚未引進中文版、正在譯的書稿,沒轍,讀吧。

        反正“乖學生”都沒練出來,“壞學生”都練出功夫了——乖學生都是把一本小說平均分成N份,做計劃每天讀多少頁,兩周讀完,兩周寫reading report。

        但是壞學生呢……像我這種玩心重的,第一次作業就拖到了還有周末2天就到deadline——然後我發現,咦?周六一天的時間(從天亮看到天黑),是可以看完1本英文小說的!下回就更懶,想着那我能不能刷一宿,一個晚上看完,第二天一早寫reading report,在淩晨23:59交作業?後來發現是可行的……

        馬未都先生曾經分享說,他當編輯時試過“隻讀每段第一句話”的速讀法,這樣也大概能理解這本書的内容。但這種速讀法還是不适合小說——小說屬于你落下一句話就看不懂了啊

        這個速讀隻能靠練——其實跟攤煎餅的道理差不多,熟練工種速度就快了。快到可以一目十行、斜着就把一頁掃下來了。

        但說實話,這種速讀非常累——除非你是為了應付工作需要,否則還是慢下來、按照自己的閱讀速度去讀書為好(速讀法真是會喪失很大一部分的閱讀樂趣,特别是需要讀一會、想一會、思考一會、做一會筆記的傳統經典讀物,慎用“1年200本”的速讀法,那是囫囵吞棗、糟蹋經典。)

        03 如何制定新年讀書計劃?原則和方法?

        說了讀書方法,那麼我們下面可以談,2020年,新的一年又到了,我想制定屬于自己的新年閱讀計劃和書單,有沒有适合小白、容易堅持、容易操作的方法?

        以下也是我的一個經驗分享:

        基本上,我把每年的讀書計劃書單分4大類:

        A專題類

        B興趣類

        C突擊類

        D人情往來類

        我們逐一說。

        A:如何制定2020年專題類書單

        ① 啥是專題類書單:專題類,就是你在新年計劃主攻的某一個專業領域,類似于“年度主題”,比如你突然想在2020年研究一下“山西壁畫”,或者想在2020年主攻一下“财務管理”,或者你想2020年重新讀一下“莊子”,把它作為關鍵詞等等,都可以作為你的年度主題。制定專題類書單的好處,就是你每年都能學有所長、積累的知識體系更精準有用。

        ② 冊數:專題類的讀書計劃冊數,應該占你年度讀書冊數的30%(也就是說,如果你2020年計劃讀10本書,專題類應該占到3本;如果你計劃讀100本,專題類應該占到30本,以此類推)。隻有保障足夠的量,才能保證你真的“啃下”這個領域。

        ③ 閱讀時間:啥時候适合讀專題類的書?我的一個“心機婊”獨家方法,就是在上下班地鐵、高鐵飛機等特别枯燥的時間。因為專題類圖書有個特點,就是相對專業,很枯燥(每個新的知識體系,都是脫離了你的“大腦舒适區”),如果你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打算睡前半小時看專題類書,肯定是……睡!着!了!啊!

        隻有上下班地鐵、等高鐵、飛機途中這種啥都不能幹的時間,你才能看得進去枯燥的書。這一點,由于我有一段時間住在郊區,上班路程遠(來回路上仨小時),所以我每年最枯燥的學術書,都是在每天上下班的仨小時地鐵上看完的……我還有同事特别逗,跟我說,他老家在中國非常南部的省份,在沒有高鐵的時代,他每年春節從北京坐火車回家要七八個小時,每年他都是帶一本最枯燥、最學術、平常看了就睡着的書上火車,到下車時讀完。

        這招尤其适合經常飛來飛去出差的同事,反正飛機上不能手機連網絡,與其看個爛片電影,不如讀一本極其枯燥但有幹貨價值的學術書,又助眠又換換腦子(然後發現,工作好像挺有意思的?哈哈?客戶都變美了!有木有!)

        B:如何制定2020年興趣類書單

        ① 啥是興趣類書單:興趣類,屬于“慰勞自己”,沒有任何知識心和求知欲,唯一的标準就是“自己喜歡啥看啥”。比如,你就是迷《紅樓夢》,隻有發現紅學方面的新著作,肯定都得買來看一下;比如,你就是追某某小說家的書,隻要是新作必買……等等。

        ② 冊數:興趣類的讀書計劃冊數,你可以控制在總閱讀計劃冊數的20%以内(比如說,你計劃2020年讀30本書,興趣類冊數大概占6本左右,以此類推)。我個人還是鼓勵趁年輕,多留一些時間給“該讀的書”,所以不建議所有的書隻讀自己擅長的“舒适區”以内的。

        ③ 閱讀時間: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書,基本上你可以當“犒勞自己”的小禮物,比如,“在幹完自己必須做的事,終于可以幹自己喜歡的事”時,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拿出一本“心水”已久的興趣類的書來看,當是給自己辛勤工作的小獎勵。(比如,寫完了一個快吐血的領導彙報稿、幹完了一個硬着頭皮做完的項目……等等)

        C:如何制定2020年突擊類書單

        ① 啥是“突擊類”書單:突擊類,屬于“人算不如天算”,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你在計劃外需要研究的書——比如,你在做一部《道德經》的新評注本,可能就“被迫”要把《道德經》的各種版本——帛書甲、帛書乙、王本、通行本、陳鼓應本……等等全部配齊并且按照學術編輯的标準,重新細讀一遍。再比如,你可能最近在研究“回文詩”,那可能與此相關的書你也要全配齊通讀,等等。

        不要認為“突擊類”書單隻有專業編輯才有。舉個最親民的例子,比如你是一個宅男,明天要約會一位女神,打聽到女神的偶像是揚之水,那你為了跟女神約會,提前花一星期把揚之水先生的書全湊齊了看個大概,這也叫“突擊類”書單。

        ② 冊數:突擊類書單的占比,跟個人職業有關,還要具體分析。我隻能拿自己開刀舉例,算下來,每年我的“突擊類”圖書冊數占30%左右。(也就是說,每年的200本書,有大約60本書都是被策劃項目推着走,“突擊”看的……)

        ③ 閱讀時間:如果你是工作用書的“突擊類”,那你可以大搖大擺的占用工作時間;如果不屬于工作用書,那就用你自己時間最整塊的業餘時間(比如完整的1小時),因為突擊類書往往用速讀法,讀的很苦很細,需要做讀書筆記,整塊的閱讀時間非常重要。

        D:如何制定2020年人情往來類書單

        ① 啥是“人情往來類”書單:人是社會動物,誰都有幾個朋友,加上中國是人情社會,每年的“人情往來類”書單也少不了——比如說,朋友給你寄的新書、出版社寄的新書、約書評的新書、需要出席活動幫忙的書……等等。總需要給對方一個feedback——拜讀過啦!(然後需要誇獎一下對方,或者出書評、寫書信等等)。

        ② 冊數:有句很有名的出版界自嘲的話——現在出書的人比寫書的人都多。如果你旁邊的“文化細菌”多一點,依然拿自己開刀,發現每年“人情往來類”書冊數占比也在20%左右。

        ③ 閱讀時間:對于“人情往來類”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快”——比如拿到快遞,午休、茶歇時候立馬看完,看完趁着熱乎立刻寫反饋(否則熱乎勁一過,你肯定就把它忘了……然後下次見面很尴尬,像是自己沒看一樣。尤其是幫忙寫書評的書,人家宣傳期都過了,你才把書看完,那就尴尬×100了……現在我看到“欠債”的圖書編輯就瑟瑟發抖,當對方從叫你“小茶同志”改呼“袁小茶同志!”的時候,我就知道,哎~~~完蛋。趕緊交貨,發一個“鐵鍋炖自己”的表情包磕頭認錯……)

        寫到這兒發現字數抄了,這期就談到這裡(這期的幹貨有兩個,其一是“如何用3步法一年看200本書的速讀法”;其二是4類書的2020年讀書計劃制定方法

        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另花一期談談《如何高效做讀書筆記的獨家秘訣》——相信你一定見過一些牛人,寫文章旁征博引時,自己讀過的書張口就能找到出處,根本不用再費力查原書(特别是許多朋友是圖書館借書,再借一次很麻煩)。這裡邊也有“貓膩”。

        還是那句話,讀多少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目标清晰。

        本文作者:袁小茶,一個發大願在紙上磕長頭的傳統文化小編輯、小譯者、小作者。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做書最新線上課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