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通訊員 劉廣 顧建成/文圖
寬闊整潔的水泥路,青翠欲滴的綠化苗木,幹淨漂亮的文化廣場,錯落有緻的農家小院,豐富多彩的文化牆繪,整齊劃一的連片魚塘……金秋時節,10月25日,走進永城市苗橋鎮高樓村、新莊村、水寨村、張樓村,處處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
“2014年,随着家鄉的不斷發展變化,村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我決定從搞水産養殖轉型創辦垂釣中心,為群衆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高樓村村民黃帥介紹,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精心管理和經營,村裡的水産養殖“風生水起”,他的垂釣中心每天吸引遊客50餘名,每年可實現增收20餘萬元。
在該村水産養殖區,隻見水産養殖戶黃文建、黃思順、劉東漢、黃文建等10餘人正在起網捕魚,多輛外地号牌貨車在此等待,準備收購村民剛捕獲的鮮魚,銷往各省市。
“一個魚塘一般每年要下網捕魚十至二十次,每次捕魚數量根據收購商需求不等……”劉東漢介紹,他是村裡較早從事養殖的村民,經過多年努力,他的魚塘由幾畝發展到現在的100畝。此次共出售鯉魚、鮰魚、鲢魚等5000餘斤,收入3萬餘元。
近年來,該鎮鑄魂固本強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生态優先,積極對采煤沉陷區進行綜合治理,做優做活“水”文章,還水于自然,紮實推進沉陷區水資源利用與生态修複,依托煤炭沉陷區大力發展水産養殖,變廢為寶。目前,已對沉陷複墾土地後形成的1.2萬畝水面進行綜合改造,為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此外,該鎮與無錫水産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實現“以魚淨水、以水養魚”的良性循環,成立水産養殖技術開發公司,發展水産養殖合作社12個、養殖戶72戶、垂釣中心3個,對養殖戶定期培訓,現場技術指導,提高水産品質量,提升市場競争力。
轉變生産經營思路,大力發展休閑垂釣業,帶動發展旅遊觀光、餐飲等相關産業,走“以魚帶遊”的産業鍊緻富路。鎮黨委、政府着力搞好道路、電力、環保、銷售等方面服務,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引導養殖戶抱團發展,改變過去單打獨鬥的粗放型養殖模式,提高産量和效益。以黃颡魚、斑點叉尾鮰魚、小龍蝦、河蟹等特色水産品為主年産量達7500噸,年産值在1.8億以上,畝均産值15790元,畝均效益5000元左右,産品銷售商丘、徐州、成都、武漢、南京等地。
該鎮黨委書記蔣建說,下一步,苗橋鎮将進一步加強水産養殖基礎建設,建設特色水産養殖小鎮,投資規劃建設豫東水産品冷藏、儲運、加工、展示于一體的交易中心,深加工、增效益、創品牌,全力做好水産品質量持續向好,讓群衆過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