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從雪山之巅走來,美麗而壯闊,一路挽攬百川千溪,在巴蜀大地沖積出數十萬平方公裡的平壩。
山川雄偉,民物豐殷。千百年來,川渝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經濟相融……像一對親兄弟,難分彼此。
成渝地區作為繼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之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區域增長極,近年來已初步形成極核引領、次級支撐、重點突破的發展格局。今年3月28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3919.2億元,分别占全國和西部地區的6.5%、30.8%。
9月28日,全國首個跨省域管轄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正式揭牌。設立成渝金融法院,對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完善中國特色金融司法體系、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護航,雙城起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須臾離不開法治保駕護航。
近年來,兩地在地方協同立法、執法司法協作、法律服務協辦等領域共同譜寫了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協奏曲”。
(一)
深度協同立法繪就“最美同心圓”
藍圖已繪就,成效看落實。
回眸兩年多來,兩地人大着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頂層設計和區域特點,為深化川渝合作、促進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簽訂協議,确立協作“建圈強鍊”——
2020年7月23日,兩地人大常委會簽署合作協議,拉開川渝人大深度合作序幕。加強協同立法、聯動開展監督、協同開展代表活動、強化人大制度理論與實踐研讨,四大方面,全面對接,通力協作,共同謀劃川渝人大“建圈強鍊”。
2020年7月至今,川渝兩地人大召開了3次聯席會議,達成了合作共識,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
賦能市場主體,協同立法“首秀”營商環境——
2021年7月1日,川渝兩省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同步施行,成為川渝協同立法的首項成果。
“30餘項具體條款實現了制度對接,4處規定完全一緻……尤其是開辦企業全流程‘一網通辦、一窗領取’,對業務類别、辦結時限等作了一緻要求,大大便捷了在川渝兩地同辦企業,未來兩地的經濟交流将更加密切。”川渝兩地的企業家們為首部協同立法同聲點贊。
首度協同立法的成功,在川渝兩地引起很大反響,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釋放出新的市場活力。
緊盯生态環境,“決定” “條例”同護嘉陵江——
千百年來,嘉陵江一江春水哺育了沿岸川渝人民。
2021年11月25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和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分别表決通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環境協同保護的決定》和《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環境保護條例》,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川渝協同立法的第二項成果。
“共同推進嘉陵江流域保護,對于巡河隊來說,無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來自基層的幹部群衆對這次立法“及時雨”拍手歡迎。
“一張清單管兩地”,按照《決定》和《條例》相關規定,兩地将通過信息互通、生态環境聯合執法、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聯動等措施,依法保護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環境。
護航交通設施,協同立法“聚焦”鐵路安全——
“表決通過!”2022年3月30日、31日,川渝兩地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分别通過表決,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三個川渝協同立法項目落地開花。
“要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求。
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協商、協同制定,于2021年11月底同步審議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對兩地鐵路建設安全、線路安全、運營安全等事項予以協同規範,創新探索鐵路、地方部門安全管理模式,依法維護和加強川渝兩地鐵路運營安全。
一部法,構建營商環境法治“圍欄”;一條江,見證川渝人大維護流域生态安全;一條路,織牢安全管理法網。
吳越同舟,桴鼓相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家親”的意識在不斷增強,“一盤棋”的制度在不斷固化,“一體化”的行動趨于一緻。
(二)
兩地聯合執法破解“執法壁壘之難”
2020年12月9日,重慶市合川區法院協助成都市青羊區法院依法扣押欠租涉案直升機,在全國産生良好社會影響。
這是川渝兩地聯合執法的一次有益嘗試。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确要求,川渝兩地在執法領域要“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依法聯合查處交界區域破壞生态環境的違法行為”“開展跨區域聯合環境執法”。
今年7月8日上午,遂甯市安居區磨溪鎮與重慶市潼南區雙江鎮交界處,一輛從重慶開往遂甯的貨車被川渝城市管理部門執法隊員攔了下來,貨車由于運輸河砂時貨廂未密封好,河砂一路抛灑起揚塵造成了污染。
幾天後,幾十公裡外的重慶市江津區塘河鎮與泸州市合江縣白鹿鎮交界處,樹起了一塊“川渝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聯合檢查站”的标牌,兩地城市管理聯合執法正式啟動。“這裡到泸渝高速隻有幾公裡,以前一旦涉嫌違法車輛上高速進入重慶界,我們就莫法了,現在已經大幅改善。”合江縣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感歎道。
知難而進,拔丁抽楔。
兩年多來,為破解跨界執法難、協作執法難問題,川渝兩省市在城市管理、市場監管、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環境保護等各領域加大了執法協同工作力度,逐步打破部門和地域之間的壁壘。
2020年4月1日,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态環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上,四川省省生态環境廳、重慶市生态環境局共同簽訂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兩地生态環境廳(局)專門制定聯合執法工作計劃,明确在聯合執法行動實施過程中,聯合指揮、共同調度,嚴肅查辦移交案件,推進跨省(市)環境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在實戰中落地生根。
2021年12月2日,川渝市場監管一體化執法協作暨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交流會召開。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和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簽訂《聯合打假保護雙城經濟圈企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強化兩地知識産權聯合執法,合力構建川渝知識産權保護格局。
今年1月,四川省交通執法總隊聯合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印發《川渝交通執法協作長效機制工作方案》,确定建立健全常态化聯系機制、信息互通機制、聯合執法機制、标準統一機制、應急聯動機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執法協作協同發展。
今年7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聯合印發《2022川渝農業聯合執法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确從即日起至2023年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捕撈聯合行動、打擊動物非法調運聯合行動、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聯合行動、打擊假冒僞劣農資聯合行動等四項行動,提升農業執法效能,進一步維護農業農村正常生産經營秩序。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
同頻方能共振。兩年多來,随着川渝兩地行政執法領域協作的進一步加強,兩地行政執法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标準互通、調查取證互助、裁量尺度互融、處理結果互認已取得顯著成效,在唱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雙城記”中彙聚了向上的力量,推動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穩緻遠。
(三)
司法能動協作踐行“為人民司法”
“原告及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第三人,圖像、聲音清楚嗎?”“金牛區法院書記員是否就位?”……2021年10月20日,一場跨越川渝兩地的撤銷離婚登記案庭審在成都市金牛區法院、重慶市永川區法院的審判庭内同時開庭。1小時後,經過電子證據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當事人在電子屏上簽名後,庭審結束。
時代發出新的呼喚,政法擔當新的使命。
成都市金牛區法院與重慶市永川區法院的這次跨域雲上共享法庭合作,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政法系統内早已不是新鮮事。
2020年5月15日,川渝政法合作聯席會議暨政法部門合作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升一體化執法司法水平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指導意見》,作出了推動成渝法治一體化建設的重要部署。川渝法治合作憑借強勁東風,向寬領域、全方位快步邁進,兩地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分别簽署了合作協議,旨在加強兩地政法系統執法司法聯動,提升區域一體化執法司法水平,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2020年7月3日,四川高院和重慶高院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方式,聯合舉行執行工作聯動協作協議“雲簽約”儀式。2020年9月15日,兩地高院再次采用“雲簽約”方式,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域訴訟服務合作協議》,嘗試将司法協作落地到訴訟服務領域。随後,川渝兩地相關中級法院、基層法院陸續簽訂涉及訴源治理、糾紛聯調、訴訟服務、審判輔助等内容的合作共建協議60餘份,積極推動司法服務跨域協作。截至目前,川渝地區訴訟服務已全部實現一體通辦,我省法院系統144家訴訟服務中心、2910個訴訟服務站點均設置有跨域訴訟服務崗。
2020年5月,四川省檢察院與重慶市檢察院簽訂了加強檢察協作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意見和聯系協作工作辦法,從省級院層面搭建起了川渝兩地檢察協作的整體框架。2021年5月,川渝軍地檢察機關護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兩地檢察系統互動合作再度升級。截至目前,兩地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及案件線索移送、生态修複等協作機制,共同推進生态環境保護,互移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共計44條,立案42件,發出檢察建議39件。
2020年4月28日,四川省公安廳和重慶市公安局共同召開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警務合作領導小組第一次聯席會議。會上簽署《四川省公安廳重慶市公安局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2條》《四川省公安廳重慶市公安局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警務合作運行機制》,确定兩地警方将密切開展警務合作,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今年3月25日,兩地公安廳(局)召開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警務合作領導小組第三次聯席會議,研究部署深化川渝警務合作工作舉措,全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2020年6月18日,深化川渝司法行政戰略合作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專項合作簽約儀式在重慶舉行,兩地司法局行政機關就監獄、戒毒、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調解等工作達成多項協議。2020年7月27至28日,川渝司法行政系統促進法治暨社區矯正聯席會議在達州市召開,會議決定着力推動川渝司法行政系統促進法治和社區矯正工作深度融合。
再揚雲帆立潮頭,更上層峰開新天。
近年來,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川渝”“平安川渝”,兩地政法系統堅持法治思維、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需求導向,用“臻于至善”的能動探索,建立健全了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相适應的司法工作機制,踐行了“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人民至上”誓言。
(四)
法律服務通辦共建“最強朋友圈”
2021年5月,家住成都市郫都區的肖婆婆到郫都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公證。由于肖婆婆的配偶已去世,兩個兒子在重慶工作,郫都公證處當即啟動川渝異地調查核實流程,向重慶市公證處發出委托核實函,5個工作日就收到來自重慶的相關證明材料。
時間見證發展,發展書寫曆史。
“重要增長極”“新的動力源”“高水平樣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字裡行間,飽含着中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期許。
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尤其是公共法律服務共建共享,既有利于促進川渝兩地人員、信息等要素加快流動,又能有效促進公共資源在雙城經濟圈内各城市間合理配置,使川渝地區的人民群衆更幸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确,要增加優質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擴大民生保障覆蓋面,強化兩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就是要更好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何實現成渝雙城經濟圈公共法律服務融合發展?近年來,川渝兩地政法部門進行了多項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嘗試。
2021年8月27日召開的“加快推進成渝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重點協商會議上,成都市副市長王平江表示,将推動成渝地區率先建成全業務、全時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高成都公共法律服務普惠均等、方便快捷、智能精準水平,争取把成都打造為全國公共法律服務示範城市,讓更多的全國性試點落戶成渝,推動成渝公共法律服務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據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長唐洪春介紹,成渝兩地目前已确立了成渝法律服務一體化發展“1 4 16”總體思路,即制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法治建設1個總體合作框架,簽訂成渝律師、公證、仲裁、司法鑒定行業一體化4個發展協議,明确推進行政複議協同、社區矯正聯管、人民調解協作、法律服務市場共拓、法治人才同育等16個重點項目,引領成渝公共法律服務深入合作。
為共建公共法律服務“最強朋友圈”,川渝兩地提出了建立法律服務聯盟,協同打造西部法律服務産業聚集群,聯手建立面向“一帶一路”的商事仲裁、調解中心,共同推進境外分支機構互補設立,探索共建“一帶一路”商事互聯網仲裁院,打造全國一流外國法查明中心。推動四川法網與重慶法網并網運行,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數據共享共用,公共法律服務成渝通辦。打造法治服務新載體,建立跨區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深入推進政法公共服務建設,跨域立案、代為送達、異地取證、資産查控等事項全面落實,38項川渝公安通辦事項全面實現異地可辦。
截至目前,川渝兩地已成立涉外法律服務聯盟與知識産權保護法律服務聯盟,聯合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涉外法律服務和知識産權法律服務機構、律師名錄,成立“川渝地區調解專家庫”,建立兩地統一的涉企糾紛受理平台。
“中午在重慶吃火鍋、下午在成都看熊貓、晚上逛春熙路太古裡。”“雙城”到底方不方便?兩地居民的感受最真切。
兩年多來,圍繞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川渝兩地協同實施兩批次43項便捷生活行動舉措,推出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累計辦件超過1000萬件。截至目前,川渝兩地已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正不斷提高。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已經滲透到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上做到了“擡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
“讓人民群衆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就在身邊,就要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造成一種‘随時随地随身’的‘全時空’服務,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水漲船高’。”唐洪春說到。
自此,一個覆蓋川渝16個地市,總人口規模近1億人,面積達18.5萬平方公裡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正在逐漸成型,讓近者悅、遠者來。
【結語】
沒有哪兩個相鄰省市如四川、重慶一般,山水和合、剛柔相濟、同源同質,共同造就綿長久遠、神秘燦爛的巴蜀文化。
法治,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障。兩年多來,四川政法人和行政執法人合力共建、相向而行,以法治的方式強力推動這一國家戰略全面提速、整體成勢,讓巴山蜀水有了許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可喜變化。
踵事增華,踔厲奮發。我們堅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川渝法治合作定會憑借強勁東風,向寬領域、全方位快步邁進,強力護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見勢成效。
(曾昌文陳博李家亮)
來源: 四川長安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