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會議紀要,是不是有人會覺得,它是個雜活,不太受重視。
但是我們可别小瞧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實際上,它很高頻,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這樣說呢?
好多人老覺得自己沒有機會被看到,其實不是缺乏機會,而是缺乏發現機會的眼睛。
就拿參加會議來說,哪怕你默不作聲,沒有機會發言。會議一結束,如果你能第一時間發出一份像樣的會議紀要,同事和領導都會看到你。因為大家都要遵循會議紀要來安排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行動。
會議紀要這個工作,難倒不難,但是特别耗時間。該怎麼寫呢?可以參考上一篇的職場寫作三原則如何進行職場寫作?來進行。
第一,導向行動原則。會議紀要導向的行動是什麼?是會議上形成的共識,會後能落實。
所以呢,會議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明确行動。
第二,用戶意識。會議紀要的用戶是誰呢?它要寫給參會人看,讓參會人确認,然後再作為他們會後的行動指南。除了參會人,沒有參會的寫作者也得看,他們後面才能更好地、順利地配合工作。
所以會議紀要要讓人看得懂,還不産生歧義。
第三,默認公開原則。我們的會議紀要要做好證據留存,方便後人查閱。
以上邊界和方向都搞清楚了,那會議紀要如何寫得又快又好呢?
會議紀要的公式記住一個公式:會議紀要=會議信息 共識 行動清單
先說第一個:會議信息
會議議程、目标、參會人,這些信息,我們都應該在會前就解決。很多人不知道會議紀要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是因為他的判斷标準不準。他把自己當聽衆了,那他的判斷标準就是觀點精不精彩,決策正不正确。這個當然很難評判,而且每個人的标準都不一樣,會後很難達成共識。
那我們的判斷标準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應該是未來的行動。
帶着目标來聽,你就會對會上所有的發言都有了判斷。
如果這個會議是你組織的,那就更要想清楚會議上的問題,最好事前發給所有的參會者,讓大家都能帶着想法來參會。這也能提升會議的效率。
就算不是你組織的,參會前,你也可以有意識地問一句:“這個會議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我是可以提前準備的?”
那會前信息,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呢?
做好上述4個會前信息的準備,能讓你有目的、有效率的參會。
第二個:共識
會議紀要不是寫得越詳細越好,如果把會議過程中的提問發言一字不落地寫下來,那叫會議記錄,不是會議紀要。會議紀要是要導向行動的,隻留下以行動為核心的信息 。
那我們參加會議該怎麼做筆記,才能抓到要點信息呢?
我們的注意力帶寬其實是有限的,同時幹不了那麼多事,所以要把最大的注意力用在聽這件事上。
推薦使用康奈爾筆記法
關鍵詞
|
跟關鍵詞相關的信息
|
建立上面這個記錄模型後,你要做的,就是在聽得過程中找兩類信息:
第一類,很明确,就是那些需要在會後落實的行動。行動清單呢,一般都會寫在會議紀要的最後。
第二類,就是會上達成的共識。結論、觀點加上必要的背景信息。
第三個:行動清單。
一個會議紀要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必須有行動清單。一個清晰的行動清單要包含以下五點:
這些信息呢最好都有,如果部分信息一時半會出不了,就按照上面的順序來遞減。特别是deadline和負責人,一定要确認清楚。
總結會議紀要不是要把自己練成一支錄音筆,追求事無巨細,而是要從信息流中,總結出有價值的信息來導向行動。
會議紀要三要素:
會議紀要三要素
第一個是會議信息,我們得做好會前的準備,再來開會。
第二個是共識,寫共識,我們得補充背景信息是什麼,這樣我們會後才有可能看得懂。
第三個我們要清楚行動,這是會議紀要最重要的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