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亭妤(蘇州城市學院)
“帳号與安全”“找回帳号密碼”“切換帳号”等詞組在微信多個地方使用,除了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頭條、知乎等網絡平台也多次用到“帳号”,而有些網絡平台則用的是“賬号”。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名讀者緻電《武漢晚報》求助,希望記者向專家求證給個說法,以免用錯了。(4月29日 《武漢晚報》)
“賬号”與“帳号”分不清的情況,不僅局限于個人,不少權威報刊、期刊也将二詞混用。截至5月4日,在“人民網”中檢索,包含“帳号”的頁面有488個,最新一篇為2022年4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型辭書編輯室主任儲澤祥表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隻收“賬号”,不收“帳号”。《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新華字典》第12版,都在“帳”字條目下注明表示賬簿、賬目時,“舊同‘賬’”。也就是說,“帳号”是舊時用法,現在應該用“賬号”。
那麼,為何人們将“賬号”誤用為“帳号”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語言也處在不斷地變動之中,一些多音字、形近字的區分也是近些年才得到擴展與補充。對于非語言文字工作者來說,很難在第一時間掌握語言文字新近的變化。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發展,語音識别、拍照識字等技術的運用讓人們對漢字本身的關注度降低。并且一些網絡用語模糊了漢字的邊界,憑借着趣味性與易于傳播的特點讓很多人将不規範的網絡用語用在書面表達上。
面對錯别字的問題,權威媒體在發布信息時應提高審核意識,确保語言文字的規範性,避免出現低級錯誤;用戶數量多的網絡平台應樹立責任意識,在為用戶提供内容服務的同時也應對平台内錯别字進行更改,不能将錯就錯;而普通受衆在書面用語時應與網絡用語區分開,減少不規範漢字的使用。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自覺遵守漢字的使用規範也是維護中華文化的體現。在文字的使用時,我們也應避免出現字詞誤用的現象,别讓漢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