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知止而後有定有什麼意義

知止而後有定有什麼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23:46:36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首章開示三綱領、八條目,在三綱八目之間又插入“知止而後有定”等五句話,點出“定”“靜”“安”“慮”“得”。研讀《大學》首章一般聚焦于三綱八目,對這幾句話往往重視不夠。其實,三綱八目隻是為了接引後世學者而方便設教,開示這一段心性工夫才是最緊要的。

知止而後有定有什麼意義(知止而後有定何為)1

對照《中庸》首章來讀《大學》首章,可以更好地理清《大學》首章之義理脈絡。

《中庸》首章首尾兩節分别圍繞“性”與“中”而展開,但“性”即是大本之“中”,率性之謂道,“道”即“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對應《大學》三綱領。“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以下,為末一節,對應《大學》八條目。

《中庸》首章中間一節承上啟下,說一段戒慎恐懼工夫,複其“性”而反于“中”,在《大學》即是“定”“靜”“安”“慮”“得”。《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唯有首句用“有”字,下面四句均是“能”字。“有”與“能”相比,語氣偏弱,有或然性,所要傳達的意思是:“知止”是“定”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知止而後有定”,朱子注曰:“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陽明先生曰:“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纭之患矣”。

朱子與陽明先生均是承接上文“在止于至善”而解“知止”。所謂“知止”,即是工夫曉得頭腦。大程夫子曰:“才學便須知有用力處,既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知止”,便是“知有用力處”;“有定”,則是“有得力處”。

陽明先生曰:“至善是心之本體,隻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明明德”與“親民”最後統一于“止于至善”,《中庸》以“至誠”盡其性,在《大學》則是以“至善”全其心體。

人之性善,是修學的内在根據,是學問之道成為可能的邏輯前提,後天所做的修學工夫不過是盡“至善”之本體。

《大學》承接“在止于至善”而說“知止”,“至善”是心之本體,“至善”為“終”,“知止”為“始”,但“始”須指向“終”,才成其為“始”,不可離開“終”而言“始”。

經由一段工夫而複其本體,工夫在先,複其本體為後。但如果把先後終始割裂為二,工夫便失卻頭腦。“至善”為心之本體,相對于工夫而言為“終”,《大學》點出“知止”,即是要貫通先後終始。換言之,“至善”既在後,也在先,“知止”,即是把“至善”拉到做工夫的當下。陽明先生反複強調為學須有本原,學問工夫須曉得頭腦,正是此意。

“知止”也是“知本”,從“知止而後有定”一句既要讀出“終始”,也要讀出“本末”。工夫相對于本體而言為“末”,經一段工夫而複其本體,則是由“末”反“本”。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朱子注曰:“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

朱子如此注解,失于草率。從“明明德”到“親民”,隻是分一個内外人我,不修己,如何能安人?在大學之道的入手處,當然應該以“明明德”為本,以“親民”為末。但就“明明德”工夫而言,也有個開阖出入,内外本末也是相貫通的,故陽明先生認同陸象山在人情事變上做工夫,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所謂“無事”,即是無工夫可做。

從“明明德”過渡到“親民”,此是“誠于中,形于外”。在貫通内外的基礎上而向外親民,那就不再是“外”。在貫通本末的基礎上而言“親民”,“親民”乃是明明德于民,故“親民”不是“末”,同樣也是“本”。

子路問君子,孔子先後答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分别對應《大學》三綱領之“明明德”與“親民”,毫無疑問,“修己以安人”高于“修己以敬”。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置于《大學》首章來看,“本末”上承三綱領,“終始”下啟八條目。此外,這一句還與《論語•子張》篇相關聯。

《論語•子張》篇收錄孔門弟子論學之言,孔子逝世以後,弟子們對于如何傳道授業産生了分歧。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遊曰“抑末也,本之則無”,批評子夏教學舍本逐末。子遊認為,修學應該抓住根本,先立乎其大,故以“本”為“始”。

子夏以“事有終始”來回應子遊的批評。“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子夏認為,教育學生應該循循善誘,由易入難,由淺入深,故以“本”為“終”。

曾子著《大學》,大人之學即一貫之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有對子遊、子夏之言進行權衡折衷的意思。如果取朱子所注,“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曾子就完全站在子遊一邊了。

物之本末與事之終始,往往難以兼顧,如子遊、子夏之争。但曾子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不是要在本末與終始之間進行協調兼顧。“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曾子所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區别“本末”,知“終始先後”,隻是近于“道”。唯有在區分本末的基礎上貫通本末,知終始先後的基礎上貫通終始,才能入于“道”。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兩句合為一句,由“近道”而入于“道”,“内外本末”貫通為一,“先後終始”自然也打通為一。“本”既在“先”,也為“後”,終始不貳,此即《中庸》所謂“誠者,物之終始”。

不能離開工夫而言本體,不能離開“末”而言“本”。所謂“本”為“始”,隻是工夫曉得頭腦。如“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即大程夫子所言“才學便須知有用力處”。

修學工夫為“始”,由工夫而複本體為“終”。但要使工夫有本原,開端須指向終結處。離開“終”而言“始”,則“始”不成其為“始”,修學工夫便沒有了本原,向外襲取,支離決裂,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原始反終,即是由末反本,由工夫而複其本體。離開“始”而言“終”,“終”則孤懸。如陽明先生指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隻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着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