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自稱很有經驗的大叔對我說:“糖尿病人血糖高不能吃主食。瞧我,每天晚上從來都不吃主食,就喝一碗稀飯。”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正如以上大叔提出的他“沒吃”主食一樣,許多糖友都容易陷入飲食誤區。
結合大叔的問題,我想和大家重溫一下有關營養飲食的知識,這裡面看包含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什麼是主食”,第二是喝稀飯到底影響血糖嗎?
一、什麼是主食,吃多少合适:
根據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從中,我們就能捕捉到主食的信息,主食包括:谷類(全谷物)、薯類、雜豆類。
以上作者:/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營養師 睢小婷
二、喝稀飯影響血糖嗎?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糖尿病友喝稀飯血糖高嗎?這個問題我們得好好講一下:
案例:喜喝大米稀飯配鹹菜患者,女,47歲,發現血糖升高2個月,被确診為糖尿病。患者自述曾患過胃病,從此養成了每日三餐,餐餐喝粥的習慣。患者說,感覺世界上什麼美味佳肴也不如喝粥就鹹菜吃起來舒服。
專家點評:喝粥如同喝糖水,可導緻血糖迅速升高。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喝粥是很多人鐘愛的一種飲食習慣。特别是天氣轉涼以後,喝着熱乎乎的粥,心裡暖暖的特别舒服。對于正常人來說,喝粥利大于弊;對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喝粥本身就是一種保胃的方式。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喝粥無異于喝糖水,會導緻血糖在短時間内迅速升高。這是因為我們平時吃的饅頭、米飯等屬于多糖食物,它們進入體内必須在一些酶的作用下分解為單糖才能吸收,所以,吸收相對較慢。粥在反複熬煮的過程中,已經糊化成為單糖,進入體内不需要漫長的分解過程就能迅速吸收,所以喝粥對于控制血糖非常不利。
案例:不喝大米粥,改喝小米粥和玉米粥患者,男,55歲,糖尿病病史1年。
門診看病時,因早餐喝大米粥後查得餐後2小時血糖過高,醫生告誡他不要喝大米粥。他就牢牢地記住并回家告訴老伴,以後不要做大米粥,改為小米粥和玉米粥。可是,1個月後複查早餐後2小時血糖依然居高不下。
專家點評:喝小米粥和玉米粥同樣也能升高血糖。很多患者對醫生的建議一知半解,醫生說“看您今天早晨喝大米粥喝得血糖這麼高,以後别喝粥了。”患者以為隻是不喝大米粥,從此改喝小米粥和玉米粥了。其實,不管大米、小米還是玉米粥,都能迅速升高血糖,道理大同小異。所以,患者聽從醫生的建議時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舉一反三,正确應用到生活中。
案例:用薏米豆漿代替喝粥降糖患者,女,56歲,糖尿病病史2年,因退休在家,經常通過電視和廣播了解有關健康保健知識。某日,聽專家說,喝薏米豆漿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很多益處,于是買來豆漿機,按照專家介紹的做法,每天早晨用薏米、黃豆、紅豆等搭配制做豆漿,本以為血糖能控制得好一些,可是每次測血糖仍未見明顯改善。
專家點評:薏米紅豆漿可以喝,也要控制喝的量。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将其列為上品,是我國古老的糧藥兼用的作物,蛋白質含量比稻米、玉米、小麥等高5%~8%,具有清熱祛濕、消腫、健脾益胃等功效。紅豆在中藥裡稱為赤小豆,也有利尿、消腫、健脾的作用。正因為如此,近年來這兩種食材得到了較為廣泛地宣傳,有些人過分看重甚至誇大其功效。正确的認識是把它當飯而不是當藥,不能因為具有一定“功效”就忽視它本身産生的熱量。
案例:長時間熬煮麥片患者,女,57歲,糖尿病病史5年,長期口服二甲雙胍和拜糖平治療,不管空腹還是睡前,血糖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近1個月午餐後和晚餐後血糖控制尚可,早餐後2小時血糖總是偏高,多在10~12mmol/L波動,不知何故。問其早餐是怎麼吃的,她說因為糖尿病不敢喝大米粥,就每天喝麥片粥。
專家點評: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麥片,但要避免熬煮時間過長。純燕麥片和小麥是兩種不同的谷物。小麥通常被碾磨成“白面粉”,外層的大量營養物質會損失。燕麥片本身就是全谷,沒有經過除去外層部分的處理,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可以增加飽腹感,升血糖的速度也很慢。特别是燕麥,還有降低膽固醇、降血糖、通便等功效,是糖尿病患者比較适宜的早餐選擇。但是患者的做法是每天将麥片倒入牛奶中,打上雞蛋,放在鍋中熬煮,因為她喜歡喝熬得黏黏糊糊的麥片,所以要熬煮很長時間,這其實就和喝粥沒什麼區别了。
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麥片,用開水沖服即可,不要熬煮過久。以上作者: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内分泌代謝疾病科胡新林、王顔剛。
關注微信糖尿病同伴:tnbtb88,您掌上的控糖導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