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又稱為喇叭花,有着很好的觀賞價值,而野喇叭花籽在中藥名為牽牛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牽牛或毛牽牛等的種子,在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末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又稱黑醜,性寒、味苦,具有瀉水消腫、祛痰逐飲、殺蟲攻積的功效。
牽牛子苦辛寒入腎經,走水道、又可以瀉水,以及可以利尿,讓水濕從二便排除,而且牽牛子還可以通大便,去積滞,以及牽牛子還能驅殺腸内蟲積,還可借其瀉下作用排除蟲體,對于多種腸道蟲積症都有着較好的療效,常用于蟲積腹癰,另外牽牛子對多種腸道蟲積都有效,特别是對于蛲蟲療效更為明顯,牽牛子因有着瀉水消腫、祛痰逐飲、殺蟲攻積的功效,可用于治水腫、喘滿、痰飲、腳氣、蟲積食滞、大便秘結等症狀。
牽牛子中的牽牛子甙在腸内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可以刺激腸道,以及增進蠕動,導緻瀉下等,而且大量服用牽牛子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尤以舌下神經易受損害,可損害及神經系統,出現語言障礙、重者可緻昏迷,另外大量牽牛子對胃腸的直接刺激可引起嘔吐、腹瀉、腹痛及黏液性血便,繼而脫水及電解質紊亂,以及可以刺激腎髒,引起腰酸、血尿,還有孕婦及胃弱氣虛者忌服。
牽牛子苦寒有毒、性烈走洩、利水道而瀉水濕、兼通大腸氣秘,可以配搭茴香兩者使用,可以專入下焦以消腫,止痛療疝的功效,而且還可以配搭槟榔使用,兩者可發揮協同作用,從而加強殺蟲藥力,以及可以借此二藥的利氣,消積、破滞作用、排除蟲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