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徐鈞寫過一首鬼谷子的詩,詩中道:蒼颉書成能哭鬼,不知鬼谷事如何,儀秦尚學先生術,料得先生術更多。從詩裡我們知道鬼谷子有兩個有名的徒弟,詩中說,鬼谷子有兩個弟子,一個叫張儀,一個蘇秦,這兩個弟子都如此的厲害,更何況其老師,不知學問有多深。
可以猜想,以鬼谷子本領來和當時的名望來說,當不止這兩個徒弟,而是這兩個徒弟最為有名,留名青史也更擡高了鬼谷子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事實也确實如此,而以其學術成名的當有孫膑、龐涓、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徐福、毛遂、範蠡、甘茂、樂毅、魏昂、茅蒙、要離、範雎、猗頓、田穰苴、蔡澤、鄒忌、郦食其、司馬錯、蒯通等數百精英。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戰國時期人,華夏族,相傳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一說春秋戰國衛國朝歌(河南淇縣)人;一說是戰國魏國邺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 。
鬼谷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 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藥修道,于嵩山東南學仙。千百年來,鬼谷子已經被神話,其社會縱橫、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衆學無所不通!證得弟子門人無數,翻雲覆雨,驚世駭俗,後皆大有作為。鬼谷堪稱萬聖先師,絕不為過!鬼谷子不僅有經天緯地之才,還胸懷悲天憫人的救世之心,為了終結戰國數百年亂局,不再戰火連綿,拯救天下蒼生,做出了巨大貢獻。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随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曆多年,潦倒而歸。随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衆大夫因争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張儀
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的成就主要是在秦國的崛起和霸業之上。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并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兩人誰更厲害?
史載,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并且幫助他見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知道後,感歎自己沒有蘇秦高明,并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
當今考古最新說法
兩千多年來,蘇秦和張儀一直被說成是戰國合縱連橫鬥争中的對手,蘇秦大搞合縱,而張儀堅持連橫。但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卻表明: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張儀死于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後。張儀在秦國任相時,蘇秦還沒踏入政壇。不同于《史記》與《資治通鑒》所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