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管查處非機動車非法營運?杭州日報訊 客運班車站外非法組客、客運包車承攬包車合同外的乘客,以及非法營運大客車等現象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大安全隐患,嚴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産安全,同時也擾亂客運市場,嚴重侵害客運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運管查處非機動車非法營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日報訊 客運班車站外非法組客、客運包車承攬包車合同外的乘客,以及非法營運大客車等現象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大安全隐患,嚴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産安全,同時也擾亂客運市場,嚴重侵害客運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從杭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交通運輸執法部門與海康威視聯合打造的交通數字執法實驗室研發了“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精準打擊大客車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悉,自8月初“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全面啟用以來,杭州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已精準查處大客車非法組客案件132件,成功查獲7輛非法營運車輛。
1 露頭就打 精準出擊
由“大海撈針”到“直中靶心”
9月14日上午8點55分,蘇C0**79的預警信息同時出現在杭州市交通執法隊應急指揮中心和江幹大隊數字執法室的“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的大屏幕上,預警車輛蘇C0**79出現在通城高架附近南往北方向,執法隊員随即對其進行追蹤。
執法隊員判斷該車有極大可能在廣仁醫院附近公交站上客。9點,江幹大隊出動兩組執法人員布控查處。不一會兒,蘇C0**79果然在廣仁醫院門口靠邊,上客2人,被執法隊員現場查處。車上有34名乘客,駕駛員現場無法出示出站單,執法人員随即對駕駛員制作了現場筆錄并暫扣車輛營運證。同時,執法隊員安排就近的公路汽車客運站對車上乘客及相關行李進行防疫檢查和安檢。
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數字打非”系統讓非法營運車輛“無所遁形”。8月20日清晨,杭州市交通執法隊拱墅大隊數字執法室執法人員收到了一輛重點嫌疑大客車進入布控區域的預警信息。執法人員迅速抵達現場查處,發現該車雖然為汽車北站班車,但當天并未進站報班發車,反而在申花路上臨時上下客。
執法人員當即指揮該車開至汽車北站,對車上人員重新進行安全和防疫檢查,車輛做好安全檢查後重新發班。
“今年8月上線啟用的‘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能夠将違法違規大客車的所有信息都記錄在案。通過掌握這些信息,我們就能夠在重點區域提前布控,一改過去‘大海撈針’的執法模式,對大客車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做到露頭就打、精準出擊。”杭州市交通執法隊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陳曉傑說。
正規的營運大客車需辦理道路運輸證,客運駕駛員要有從業資格證,車輛車況要經過嚴格檢查,上下客也必須在合規站點,乘客需要實名制購票,并經過安檢才能上車。
“在台風等惡劣天氣影響下,部分正規班車停運了,一些大巴車就乘機上路非法組客,一些非法營運車輛也會上路攬客。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站外上車的乘客沒有在車站完成實名制登記、行李安檢、體溫測量登記等疫情防控檢查流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運用這套數字打非系統,能幫助我們日常精準稽查,尤其在台風等惡劣天氣下精準布控,嚴查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紮緊疫情防控的籬笆,保障群衆平安出行。”陳曉傑說。
2 三屏聯動 三跨協同 三環疊加
構建“數字打非”作戰體系
“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是杭州交通運輸執法部門數字化改革的硬核成果之一,是指通過跨層級、跨部門的多方數據融合,運用大數據分析研判涉嫌違法客車的運行,對涉嫌違法客車和站外組客點進行精準布控,并通過智能抓拍設備對違法行為進行抓拍取證,形成了全流程的閉環處置,構建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交通運輸執法部門“數智執法”新模式。
在杭州市交通執法隊應急指揮中心,記者見到了這個信息量滿滿的“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大屏上,不僅可以看見各種數據,還實時展現監控名單中的重點車輛、跟蹤車輛、關注車輛等信息。
“比如,紅色的是今年内已有3次以上處罰記錄的非法營運大客車,是抓捕車輛,我們随時準備查處。我們還将抄告車輛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門,要求對它們進行源頭上的管理。”陳曉傑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還能計算出較為“熱門”的站外非法組客點。
“醫院、車站樞紐周邊以及批發市場附近,人流量大、長途出行需求大的區域,往往是大客車非法組客的高發地。我們在重點區域安裝了智能監控,可24小時自動抓拍大客車非法組客等行為,還能自動保存取證視頻。這些非法站外組客點,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可以為後期開通定制客運班線提供參考。”
杭州市交通執法隊通過數字化改革,推動流程重塑,形成了三屏聯動、三跨協同、三環疊加“3 3 3”的“數字打非”作戰體系。
除了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各執法大隊的數字執法室“中屏”和一線執法隊員手中執法終端的“小屏”已形成了我市數智執法“三屏聯動”新機制,指揮調度模式從過去的“層層傳達”變成了更加高效的“扁平智達”。
同時,實現部、省、市等跨層級數據融合,高速公路、國省道、城區道路等跨區域整體布控,公安、市場監管、屬地政府等跨部門聯合作戰。
創建“智能預警、精準布控、鎖定執法”的全流程處置環,“車輛、站點、線路”的全鍊條打擊環,“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全方位監管環,逐步構建起局部“靶向打擊”和全域“放射治療”的系統化、精準化大監管格局。
3 破解四大難題
打造數字執法新模式
杭州市交通執法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以往執法實踐中,對大客車非法營運和非法組客的監管主要存在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執法效能低等四大難題。
今年1月,杭州市交通執法隊與海康威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立“交通數字執法實驗室”,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可視化等先進技術在交通執法中的應用,助力交通智治體系建設,打造杭州執法标準。作為當前杭州市交通執法隊數字化改革最尖端的技術創新成果,交通數字執法實驗室研發的“杭州大客車非法營運查處系統”對此前遭遇的大客車監管難題一一破解。
首先,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數據融合。通過歸集融合大客車許可、處罰等九大數據,篩選出了重點監管車輛和站點兩張清單,有效解決了“發現難”。
其次,依托智能研判,實現精準打擊。在數智交通“一張圖”中,實現了涉嫌站外組客點預警、重點監管大客車入杭預警等兩大預警。系統自動生成黃、橙、紅三色預警單,精準派發至各大隊數字執法室和一線作戰單元,大大提升了研判違法行為的精準度,有效解決了“執法效能低”的問題。
針對“黑車輛”,通過大數據進行追蹤研判,調度相應的執法中隊進行布控并實施查處,有效解決了“查處難”。
針對“黑站點”,通過自動比選路面執法巡查時間和線路,由一線作戰單元對重點站點進行重點布防,落實“黑站點”網格化管理;在“黑站點”周邊安裝智能抓拍設備,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自動識别站外違法停車上客行為,對違法車輛進行“牌号取證”,同時自動下載取證片段視頻,供執法人員核對認定,有效解決了“取證難”。
記者從杭州市交通執法隊了解到,除了目前已經上線的“智能抓拍客運車輛違法行為”“智能分析非法營運大客車運行規律”等應用場景,接下來,交通數字執法實驗室還将對 “高速公路設施設備、橋下空間巡查”等交通執法場景進行探索和實踐,形成“現場采集、數據篩選、鎖定執法、一案雙查”的杭州交通數字執法新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