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蓮燈&Doris
有句話叫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2020年,這句話用在車企身上一點沒錯。
春節淡季疊加疫情,雙重暴擊之下,車企們開場無比煎熬,哀鴻遍野。
一時間,比慘成為潮流。海馬說,一月份我産量隻有630輛,都是幫隔壁小鵬造的;奔馳說,我每天都虧4個億,實在受不了了;五菱說,人民需要什麼我造什麼。
市場如戰場,彼虧我盈,彼退我進。
誰知道大家哭成一片的時候,有一家車企活蹦亂跳的,不僅沒死,還打算進軍海外市場!
沒錯,今天要說的這家車企就是長城。
通用跑路 長城死也要死在國外!
通用汽車在市場下行的時候選擇跑路。
關閉停運韓國工廠,退出歐洲、印度等市場,退出泰國市場,計劃退役澳大利亞霍頓品牌,并将雪佛蘭撤出泰國。2017年,通用将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出售給了PSA,并退出了南非和其他非洲市場。
很顯然,通用目前已經沒有精力去推進全球化。
相比之下,長城這時候大手筆的花錢就顯得有點“過分”。
就好比所有人在擔心沒衣服穿的時候,長城在糾結到底穿哪套衣服……
2月17日,長城汽車宣布收購通用汽車的泰國羅勇府制造工廠。消息一出引發了廣泛質疑:
通用汽車都hold不住泰國市場了,你長城汽車能行嗎?
其實不是泰國市場不行,而是通用不行。
從數據上看,泰國是發展中的汽車市場,前景可觀、潛力巨大,入股不虧。
首先,泰國是東南亞地區第二大經濟體,對汽車消費有強勁需求。2018年,汽車産業占泰國GDP的9%,也是泰國最大的出口行業,占出口總值的15%。2019年泰國汽車産銷201.4萬輛,其中出口100.6萬輛。
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泰國的汽車銷量也隻是略微下滑了0.8%,銷量依舊超過百萬。
再加上泰國華人有上千萬,占泰國總人口的12%到14%,長城這個“國民品牌”,如果進入泰國,肯定也能得到華僑的關注。
此外,泰國人對皮卡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2018年和2019年,泰國市場銷量最高的車型都是皮卡。
巧合的是,長城的拳頭産品也是皮卡。實際上,中國對皮卡的接受度遠低于泰國,如果長城能夠進入泰國,肯定會得到極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内需,泰國還是一個出口的“黃金”之選,與長城走向世界的戰略不謀而合。
泰國是東盟十國中最大的汽車制造國和出口國,是全球第五大汽車市場,汽車出口業務常年占到50%以上比重。
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其背靠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實行區域零關稅,二是泰國政府對汽車出口扶持力度也很大。
未來長城汽車将依托泰國羅勇府工廠,以泰國為中心輻射整個東盟地區,将産品出口到東盟其他國家及澳大利亞等國。
以泰國為中心輻射整個東盟地區,覆蓋至少6億人。
此外,此次長城汽車所收購的泰國羅勇府工廠并不是“爛尾樓”,而是優質資産,自2000年投産以來,它就是坐鎮泰國的區域制造中心,已生産了近140萬輛汽車。
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說過,“甯可幹着等,不能等着幹。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唯一出路,我們一定要走出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國外。”
(疫情來襲,如何打好财富防疫戰,快來聽聽葉檀女俠怎麼說!《女俠來了》現已上線,隻在葉檀的投資圈!入圈尊享10門精品投資理财課程及價值 588的 14天财富保衛戰訓練營權益!點擊下方卡片入圈!)
拼了!長城專注到用“一條腿”走路
非要往國外沖,不是長城不愛國,而是隻有做兩手準備的企業,才不容易被市場淘汰。
衆所周知,汽車行業競争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而最本質原因是由于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越是同質化,越要拼競争力。
目前全球制造體系越來越成熟,汽車供應鍊模塊越來越完備,汽車行業技術壁壘在消失。
當一家車企推出爆款新品時,其他車企能夠不慌不忙的迎頭趕上。對消費者來說,産品選擇豐富了,價格更加優惠。
但是對于車企而言就有苦說不出了。産品同質化後,缺乏高高的護城河,自己家的産品容易被其他車企模仿。
因此,車企必須強化再強化自己的競争力,用産品打動人心。
那個坐在奔馳引擎蓋上哭的女人,估計也沒想到自己投訴的質量問題,引發了車企口碑的地震海嘯。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售市場萎縮,車企行業面臨更大的價格壓力和利潤下滑,行業景氣度有所下滑。
不管是國五到國六切換導緻的去庫存問題,還是購置稅優惠退出、宏觀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殘酷淘汰賽已經開始了!
此時,長城汽車的業績卻實現了逆勢大漲。2019年,長城汽車銷量1,060,298輛,距離107萬輛的銷量目标還有9,702輛,達标率99.09%。
當時,中國市場狹義乘用車下滑達到9.3%,長城汽車竟然微增0.69%。
1月,長城汽車乘勝追擊。中國乘用車産銷143.6萬輛和160.7萬輛,同比下降28.1%和20.6%時,長城汽車1月銷售新車數量達到80261輛,而汽車出口銷量也同比勁增了18.36%,達到4442輛之多。
從車型數據來看,哈弗品牌以76.9萬輛的出色成績,連續第10年奪得中國SUV市場年度銷量冠軍;
高端的WEY品牌年度銷量也再次突破10萬輛,累計銷量超過32萬輛;
歐拉品牌銷售新車3.9萬輛;
長城皮卡實現年度銷量14.9萬輛,同比增長7.85%。
而長城優異成績的背後,一是整體産品結構持續優化。哈弗H6、M6、F7、長城炮等高價位車型銷量占比提升。
比如哈弗H6在去年12月銷量突破4萬輛,達到41706輛,累計79個月成為中國SUV銷量冠軍。
此外,哈弗的F7和M6表現也尤為突出。F7是年輕消費者最喜愛的哈弗,而在更低價格區間的M6也成為了細分市場競争力強大的對手,在12月M6的銷量達到19013輛。
此外,整體終端價格穩定、庫存合理是推動長城汽車業績改善的第兩個關鍵點。
本來,2019年長城汽車的銷量完全可以更高。因為很多車企都會在年末為了達到銷量目标而對經銷商進行壓庫,使得當年批發量更“好看”。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12月,廠家批發銷量216.2萬輛,同比下降1.0%,環比增長6.3%,雖然相對曆年的12月拉升,今年12月的批發環比拉升不強,但是12月銷量弱于11月則不符合常理,更不用說像長城汽車這樣的強勢龍頭企業。
而長城汽車卻放棄這樣的做法,讓經銷商身上沒有更多的壓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經銷商沒有“出貨”的壓力,才能保證終端市場價格的總體穩定。
有人疑惑,為何車企紛紛降價賣車的時候,長城的高價位車型銷量反而占比提升?
原因就是長城一直是主打性價比。長期以來,長城以切入SUV低端市場深入人心,導緻品牌支撐力不足。從戰略上,長城通過轉做高端SUV,提價樹立品牌形象。而長城董事長魏建軍指出,從産品角度,長城性價比依然是很高的。
這意味着,不論是哈弗的低端牌子還是高端牌子,性價比都是長城品牌的重中之重。
第一,長城汽車的外觀都比較時尚。以長城WEY——長城力推的高端品牌為例,從車輛外觀和内部設計上來說,WEY系列已經達到了媲美國外高端品牌的水平。即便是低價SUV,也有空間大、外形時尚、内飾漂亮等優點。
第二,長城還具有足夠的安全性。以哈弗H6為例子,全車整備質量有1.7噸左右,整體偏重,而很多重量被分配給了安全方面,特别是用料上。而汽車的安全性是許多購車族的首選理由之一。
第三,長城的新技術應用,讓車有了白菜價。在一輛裸車價格10萬出頭的哈弗H6上,可以看到許多新技術的應用。比如L2級别的自動駕駛技術,車家互聯技術等等。WEY系列在動力配置上,更是比同等價位的外資車輛配置高出了不少,即便同合資品牌相比,也毫不遜色。這類技術讓哈弗的價格變成了“白菜價”。
第四,長城的車比較皮實。最最關鍵的是,除了汽車本身的花費之外,大頭一般是保養和保險的錢,哈弗皮實耐用,保養費用較少,養車更加便宜,這也是用戶考慮的重要方面。
同樣的價格長城是最好的,消費者更加傾向于購買長城。
在俄羅斯市場,哈弗品牌甚至以458%的超高同比增長率,躍居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第一名。
因此,即便是在車企寒冬來臨之際,長城也能夠通過産品打動人心。
逆風飛揚 長城汽車推進全球化!
2019年,長城的海外市場銷售了新車6.5萬輛,同比勁增38.68%。
所以,長城加速全球布局,也是情理之内。2020年,長城加快了國際化的布局。
“作為中國汽車品牌,出去沒有壞處,隻有我們出去才能看到差距,不管是生意上的差距,品牌打造的差距,技術上的差距。當然,你也可以看到自信,看看中國的優勢。”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經這樣說。
2019年6月,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圖拉投建的全工藝整車工廠順利投産;
2020年初簽署了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塔裡岡工廠和泰國羅勇府制造工廠協議。
其中,俄羅斯的圖拉工廠成為長城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的橋頭堡,并連接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等KD工廠共同支撐起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而泰國和印度工廠則輻射整個東盟地區,将産品出口到東盟其他國家及澳大利亞等國。
從全球版圖看,除俄羅斯、印度和泰國外,目前長城汽車已投産的包括了保定、徐水、天津、重慶等地的整車工廠,以及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等海外KD工廠。未來,平湖、泰州、張家港三座整車工廠也将竣工。
從2018年以來,長城集團零部件業務部門相繼獨立,開始市場化運營。
長城汽車逐漸培養的四大零部件公司,分别是蜂巢易創、諾博汽車、曼德電子、精工汽車。這四家零部件企業,各有神通。
其中,蜂巢能源是動力電池領域的供應商;諾博汽車生産汽車外裝、座艙、橡膠三大系統零部件産品;曼德電子提供電器系統的解決方案;精工汽車提供發動機、變速器、電機等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配件配套服務。
零部件業務的剝離,使得長城汽車更加具有市場競争力。
長城能走到今天,看似是一朝一夕,背後花了十幾年功夫。
該怎麼去描述長城?形象點說,今天的長城,就像在打一場太極,緩慢,平和,看似溫吞,實則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