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的性質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号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交際工具。
二、文字的類型
世界上的文字類型有三種: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三、漢字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号系統,是形音義統一體,屬表意文字。現行漢字是記錄現代漢語普通話的書寫符号系統。
四、漢字的起源
漢字是漢民族的祖先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而創造的一種文字符号系統,也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文字體系。漢字起源于圖畫和簡單刻畫,我國在原始社會晚期已有漢字的萌芽。
五、漢字的形體演變
漢字的形體在曆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五種正式字體,以及草書、行書等輔助字體。
六、漢字的機構單位
有兩級:一是筆畫,二是部件
1、筆畫: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書寫單位。現代漢字有五種基本筆畫:橫豎撇點捺
2、構字部件:又稱偏旁,是由筆畫構成的組成漢字的基本結構單位。
七、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部件,是字書中各部的首字。
八、筆順:書寫漢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叫筆順。
筆順的基本規則: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後内、先中間後兩邊、最後封口
九、現行漢字的結構方式
根據構字部件的情況,漢字可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
根據構字部件的排列方式,漢字的結構大體上有四種: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
十、“六書”
六書十古代文學學家根據漢字的形體和意義的關系,分析歸納出來的構形規則。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
象形者,畫成其物,随體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視而可視,察見其意,上下是也;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十一、漢字的簡化
漢字的簡化是為了減少漢字的筆畫。
簡化的原則:約定俗成,穩步前進。
簡化的方法:簡化偏旁、同音代替、草書楷化、符号替換、部件删除、創造新字
十二、現行漢字的标準化
“四定”: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