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虞、夏開始,中國的農業已經進入了第一個飛躍發展的時代,精耕細作的農業已經開始孕育。最影響生産力的要素——生産工具,在這個時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生産工具是人體器官的延伸,根據考古資料顯示,我國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耒耜進行耕種。在黃河流域,出現了旱地農業,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了水田,人們已經大規模種植水稻。
今天我們就從農具的角度,探究原始農業的發展進程。
原始農具的材質——從石、骨、木到青銅原始農業在經曆了火耕農業的發展之後,逐漸進入了鋤耕農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耜耕農業。兩者的區别是,火耕農業以先砍倒樹木,将植物曬幹燒毀之後直接種植。而當耒耜的出現,标志着翻土耕種這種更加科學的耕種方式已經得到先民們的認可。
良渚文化遺迹石斧
鋤耕農業的早期,人們使用的工具大多數是石斧、石鏟和石鋤,石斧是考古挖掘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工具。在人們收獲糧食的時候,使用的大多數石頭或者陶制的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石鏟在制造之時打磨得更加寬大、扁薄。後來為了脫殼谷物,人們又發明出了石磨。
在磁山文化遺址上,考古學家們曾經發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鏟和石磨盤。這些農具都是新石器時期的典型代表。在河姆渡遺址之上,人們依舊發現了大量的石制農具,另外還有以獸骨和蚌殼制造的農具
金屬農具的使用和出現在農具發展曆程之中有着裡程碑式的意義。對于我們的先民來說,金屬農具代替石器、骨器和木質的農具,可以顯著提升生産力,但因為青銅器的稀有和珍貴,完全普及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
在馬家窯文化遺址之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距今5000多年的銅器,夏代的二裡頭文化已經标志着中國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在《越絕書》之中記載着"禹穴之時,以銅為兵",青銅器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時代标志。對于我們的先民來說,青銅器造價極高。貴族的大墓葬陪葬的是大量的青銅禮器,青銅農具一般不會随同陪葬,不符合貴族的身份。而一般的平民如果擁有青銅的農具,也舍不得用來陪葬,是以能夠傳世的青銅農具是極少的。
青銅石鐮
青銅器農具在這一段時期是否已經普遍,一直在考古學家們争議的話題。而根據考古學家的統計發現,在二裡頭文化遺址之上,雖然出土了大量的石鏟和石鐮,但是當時農耕必須使用到的石镢卻近乎絕迹,所以專家們推測這個時期,青銅制造的镢已經得到了普及。而從商周遺址發現的青銅農具,镢是數量最多也是曆史最為久遠的一種。
到了鋤耕農業發展的晚期,在少數地區已經出現了以牛耕代替人力鋤耕的新耕作方式。因為穩定而連續的作業,農耕大大提高了翻土的效率。在我國的太湖流域,曾經出土過至今已經有3000到5000年曆史的三角形石頭犁,這是我國犁耕時代到來的标志之一。
耒耜——在上古農業文化的重要地位耒耜,神話之中神農氏發明出來的重要農具,一直到秦漢都還在使用,在中國的農業史上延續了一千多年。石斧作為火耕農業的代表農具,而到了耜耕時代,石斧漸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周易·系辭》之中記載:"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考古學家研究得出結論,耒耜是由我們的原始先民,将采集或者點播所用的木質農具進行改良而形成的。耒耜最開始指的是完全兩種不同的農具。耒先出現,耜是耒的改進模式。
耒是一種翻地的工具,木質,帶尖,從現今發現的農具文物上來看,分為單齒和雙齒。在《淮南子·主術訓》之中有記載:"人踱耒而耕,不過十畝。"由此可見,耒是以腳踩着耕作的。在《詩經·七月》之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四之日舉趾。"
單齒的耒應為效率低,又容易損壞,所人們進行了改制,出現了耜。耜刀的材料基本上是石、骨或者蚌,是木質耒經過演變發展而成的複合農具。
古文獻之中也有關于"耒耜"不同之處的記載,如《考工記》之中的詳細記載:"車人為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自其庛,緣其外,以至于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與步相中也。"
耒耜的發明給先民耕作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它對于中國農具的影響非常深遠,我國後來出現的鐵鍬或者鐵犁,其實都是脫胎于原始的耒耜。
耒耜之所以能在我國古代得到廣泛的推廣,主要原因還是它非常适合于黃河流域的土壤耕作。因黃河流域的黃土大多疏松,用耒耜這種簡易輕便的工具就可以墾耕。耒耜的使用還不僅僅是在墾田之上,後來我們的先民嘗試開墾溝渠,農田溝洫系統的産生,耒耜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寫在最後中國進入了夏商周時代之後,農業生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說火耕時代是我們的先民為了獲得土地進行的耕作方式,那麼鋤耕時代的到來,就标志着我們的先民已經開始嘗試加工土地,從火耕走向了耜耕。
石斧、石鐮之類的工具具有舊石器時代的工具特點,是舊石器時代用來砍伐和砸打的工具的改良,後來青銅農具的出現,讓我們的先民的勞作更加輕松便利。在一段時期之内,我們的先民将石制和木制的農具和金屬制作的農具交雜在一起使用,後來石制農具逐漸減少,直至消亡。到了封建時期,鐵質的農具徹底替代了石制和銅制的農具,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參考資料
肖夢龍——《試論石斧石锛的安裝與使用》
曾骐——《我國新石器時代的生産工具綜述》
高西省——《試論扶風出土的商周青銅生産工具及相關問題》
王貴明——《商代農業概述》
遊修齡——《稻作史論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