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一生就像是一出悲欣交集的電影,悲多喜少。但他卻也十分快活,所以有人說,人生若有不快活,那是未讀蘇東坡。
蘇東坡對我們意義,不僅僅是他的那些如天風海雨的作品,更多的是人生的啟示。蘇東坡告訴我們,無論風霜雪雨荊棘密布,你換一種想法換一種活法就好了,何必執着、拘泥于某種念想呢?或者說,你用莊子的齊物論去看,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在被貶到嶺南的時候,寫過一首詞,其中有一句叫“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對失戀的人,絕對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好姑娘到處都是,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而于我們的人生,同樣有深刻的啟示。人生許多事情,需要我們跳出來,需要我們換一種視角,然後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中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所以,蘇東坡的人生觀就是,在無路可走的時候,你得換一種想法和活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蘇東坡的每一次被貶,都是他的精神向更深處更高處進發的過程,雖然他也有過痛徹心扉的寂寞與孤獨。在被貶嶺南的過程中,他的内心是痛苦的煎熬,是無人理解的寂寞懊惱,但他有朝雲,最懂他的人。有了朝雲的陪伴,蘇東坡順利度過了一生中最為灰暗的時刻。
在向惠州進發的過程中,蘇東坡寫下了一首《蝶戀花·春景》。
這首詞完全不同于蘇東坡汪洋恣肆如天風海雨一般的豪放風格,而是以一種清新美麗的筆調,描寫淡淡的失意與淡淡的悲傷。它看似一首情詩,實際上卻有深深的寄托。如果說黃州時期的蘇東坡,還時刻想着逃離,過一種“小舟從此逝,江海度餘生”的夢,那麼在惠州時期,蘇東坡已經進化到了“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境界,而“心安之處是吾鄉”,則是蘇東坡随遇而安曠達人生态度的最高境界,這三句話,是蘇東坡的心靈進化史。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正是暮春時節,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牆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牆裡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我們在這首不輸于柳永婉約的詞中,看到的是傷春的情緒,看到的是行人不見牆内少女的怅惘的哀愁。但是蘇東坡的閨中密友,他最愛的朝雲,卻從中看出了他的悲傷,甚至是絕望:
據說,朝雲演唱這首曲子,每次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總是悲痛不已。最終因為悲傷過度,不久就離開了蘇東坡。蘇東坡悲痛萬分,他為自己的這個精神上的知己的離去而感到悲傷,他為朝雲寫下一聯:“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更思卿。”從此,蘇東坡再也不去看這首詞,将它埋進内心最深的地方。
問題是,朝雲從這首詞中到底看到了什麼?她為何如此傷感,她是為誰?為她自己還是為蘇東坡?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要了解這句詞背後的深意,需要了解柳綿和芳草的意象背後的含義。柳樹是古代詩詞中常有的意象,因為柳枝柔軟,又與“留”同音,好像是親人挽留遊子時的溫暖的手臂,而柳樹的柳綿,又是另外一種意象,它一旦離開柳樹之後,就隻能随風而逝,如無根的雲彩,如随水流遊蕩的浮萍,這與被貶到更遠的嶺南的蘇東坡,何其相似?蘇東坡在這首詞中,隐晦地自比為柳綿,而朝雲正是看出了蘇東坡的這種絕望的心情,才大悲痛。
而芳草這個意象,一般有兩種含義,第一是離别之情。比如李後主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芳草的另外一個含義,我們要追溯到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屈原一輩子不如意,但他将自己靈魂的聲音,都寫進了自己的詩中,他也創造了中國詩歌史上的“香草美人”的傳統。就是用芳草、美人來象征自己高潔的靈魂,來暗喻自己的政治追求。
屈原的《離騷》中,有人勸屈原想開點,“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意思是天地間到處都有芳草,你又何必苦苦地懷戀你的故國呢?
既然天涯到處都有芳草,這也就意味着,隻要你的心裡有家,天地之大到處都可以為家。既然“天涯何處無芳草”,那麼“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就是蘇東坡的偉大之處,他有着高出凡人無數倍的自我療傷的能力。被貶到嶺南,其實是政敵們置蘇東坡于死地的陰謀。但蘇東坡根本就是打不死的小強 :天涯何處無芳草,嶺南也很好啊,“此心安處是吾鄉”,隻要心安哪裡都是故鄉。
下片就很容易讀懂了:行人聽到牆内姑娘的嬌笑,荷爾蒙指數飙升,然而又能如何呢?還不是與姑娘漸行漸遠而已,自己多情而姑娘無情,暗戀有情而緣分無情。可知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是如此,你對别人投青眼,别人對你翻白眼,或者他根本就沒有看你——人的煩惱,大多屬于自作多情!
蘇東坡告訴我們,要活得開心點,就不要自作多情,你最好變得冷靜,要是能做到莊子的無情無欲的狀态,那就是真正的逍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