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會因為缺鈣而骨質疏松,于是有一個觀念,多補鈣對骨頭好。兩年前,南京六十歲的市民張女士體檢發現自己血鈣偏高,不僅沒當回事,反而覺得會預防得骨質疏松。
豈料近日,張女士出現困倦乏力,腰背疼痛症狀,經醫院診斷竟是骨質疏松,張女士就納悶了,怎麼鈣高了反而還是骨質疏松呢?
六旬大媽鈣血過高險喪命
經檢查,張女士血鈣是正常數值的1.5倍,甲狀旁腺激素也超出正常标準的五六倍,結合張女士的腎結石,尿路結石等症狀,醫生診斷張女士為繼發性骨質疏松,而誘因是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它導緻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鈣吸收的增加,包括骨頭的骨鈣的破壞增加,最終導緻患者高鈣血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殷漢介紹。
專家提醒科學補鈣
目前,張女士接受了甲狀旁腺腺瘤手術,身體已經恢複正常。七月份以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内分泌科已經接診五例高鈣血症患者,有的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威脅生命,其中就包括由于過量補鈣導緻血鈣增加的病例。
殷漢指出,很多老年人認為多補鈣,體内鈣高了可以預防骨質疏松,這種想法不僅是一個誤區,體内血鈣過高反而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血鈣高的三大隐患
1、血鈣高了之後,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有些病人會出現胃潰瘍;
2、鈣高了之後,從腎髒排出增多,可能會引起結石的增加,比如腎結石、膀胱結石;
3、血鈣太高的情況下,會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的問題,甚至會引起猝死的這種風險。
專家介紹,老年人骨質疏松包括原發性骨質疏松和繼發性骨質疏松,有些老人發現自己有骨質疏松就拼命補鈣和維生素D,殊不知這麼做可能會掩蓋一 些繼發性骨質疏松的真正病因,還會幹擾其他微量元素在體内的吸收和利用。
圖/視覺中國
如何科學補鈣?
先要弄清楚下面的問題:
你和家人真的需要補鈣嗎?
你們的膳食習慣如何?
對象是孩子、年輕女性、中年男性、還是老年女性?
消化吸收能力怎麼樣?
補鈣要看缺鈣的原因和身體的狀況,如果是因為膳食鈣攝入不足,首先要考慮增加含鈣食物供應量。
圖/視覺中國
膳食中供應鈣的主要來源是:
如果膳食當中鈣确實不能供應足,或者缺鈣情況比較明顯,就需要用鈣營養品來補鈣。
1、合理制定補鈣目标
圖/視覺中國
2、注意産品中鈣元素含量
無論是什麼産品,都不可能是純的鈣元素,而是某種鈣鹽,比如碳酸鈣或檸檬酸鈣。要知道,1 克碳酸鈣中,隻含有約 500 毫克鈣元素。
絕大多數補鈣品,會直接注明其中所含鈣元素的量,但也可能有些産品寫的是鈣化合物的總量。
圖/視覺中國
3、别迷信「含維生素 D」的廣告宣傳
維生素 D 可以幫助鈣被人體吸收,因此,市售補鈣産品中幾乎全部加入了維生素 D。換句話說,加入維生素D已經不是少數幾種補鈣品的優點,而是這類産品普遍采用的做法。
即便沒有做廣告宣傳,也不等于産品不含有維生素 D。
4、不要追求含鈣量特别多的鈣片
最好選擇 100~300 毫克的小量鈣片,一天分兩三次吃。比如早上一次 200 毫克,晚上一次 200 毫克。一次攝入量過多,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
有關補鈣的相關醫學綜述指出,不建議一次補 500 毫克以上的鈣。
5、老人和孩子,選擇便于吞咽的補鈣産品
圖/視覺中國
6、最好在吃飯的時候服用鈣片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消化道的影響,不容易發生服用鈣片之後胃不舒服或者便秘的問題。
7、胃酸少的人,請選擇「有機酸鈣」産品
這個建議适合萎縮性胃炎患者,或者消化不良的老年人等。
這些人可以考慮優先選擇檸檬酸鈣等有機酸鈣産品來替代碳酸鈣,因為這類産品不需要那麼多胃酸來幫助鈣溶解出來變成離子。
提醒
鈣攝入之後能不能留下,還要看膳食中的鉀、鎂、鈉元素的量,以及蛋白質的量。吃足夠的蔬果、豆類和薯類,鉀鎂元素供應充足,有利于鈣的利用。
圖/視覺中國
鈣離子釋放需要胃酸的幫忙,最後是在小腸裡吸收的。食欲不振,胃酸不足,消化道炎症,經常便溏腹瀉等情況,都可能意味着身體吸收鈣的能力下降。
人體的生理機制是「用進廢退」,長期坐着不動,身體對骨骼建設的投入就會減少。
來源:江蘇新聞(jstvjsxw)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