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消化科醫生,經常會遇到腹痛的患者,他們就診時說自己胃疼,但經過檢查後,卻發現有一部分人其實并不是胃出了問題。所以想提醒一下大家,腹部出現疼痛,原因複雜,最好及時就醫,正确診斷。”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劉京龍說。
關系“胃疼”卻不是“胃”在疼,那是什麼原因?山西晚報記者邀請劉京龍做了進一步解釋——
A 有種胃疼叫心梗内髒痛的位置感覺常有“誤差”
“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來的時候他主訴胃疼。”劉京龍說,在這個患者的就診過程中,他發現患者表情痛苦、疲乏明顯,考慮到患者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于是開了心電圖檢查,排除有無急性心梗的問題。劉京龍說,檢查結果證實了他的判斷,患者心電圖顯示其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情況。最終,這位患者被心電圖室的醫護人員送到了急診科進行緊急治療,争取了寶貴救治時間。
明明疼的是胃,為什麼卻是心髒出了問題?劉京龍表示,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有個知識點大家一定要知道,那就是:人體對内髒痛的位置判斷往往不夠準确。“通俗點說,就是感覺疼的地方不一定是出問題的地方。”劉京龍說,“所謂疼痛,說到底就是身體給大腦報信,告訴大腦身體哪裡出了問題,需要通過防護、治療等手段盡快解決一下,保護身體不再繼續受到傷害。”比方說手被紙傷,傷口處的痛覺感受器會立馬被激活,把痛覺通過神經傳遞給大腦,大腦一定位,就知道是手上具體哪裡出了問題,大腦會吩咐眼睛去看看是什麼情況。而大腦能定位得這麼精準,是因為皮膚的感受器非常密集,神經傳導的路徑專線專用,基本不會存在搞混的情況。
“但内髒就沒有皮膚痛覺如此靈敏。”劉京龍解釋說,“可以試想一下,大家肚子疼的時候是不是隻能模模糊糊感受個大概的位置?這就是内髒疼痛的一大特點——模糊,沒那麼精準。”這是因為内髒上的痛覺感受器比皮膚上要稀疏得多,這樣大腦就無法準确定位到出了問題的部位。
B 腹部疼痛有多種原因也可能是“牽涉痛”
劉京龍介紹,他經常遇到患者來就診時,隻說自己肚子疼,以為開點止痛藥或腸胃藥就行。但實際上,除了之前那位急性心梗的患者,他還曾遇到說是胃疼,但最終檢查結果是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胃本身問題導緻的胃痛有很多,比如說吃了冰涼的、刺激性食物,引發胃腸痙攣,有可能導緻胃痛;不正确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急性胃炎發作,有可能導緻胃痛;或者是飲用大量白酒直接損傷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爛,也有可能導緻胃痛;甚至是感染幽門螺杆菌或是發生癌變,都有可能導緻胃疼。”
作為一名消化科醫生,劉京龍會經常把人的腹部劃分為一個九宮格,不同的格對應着不同的内髒器官,引起疼痛的原因也就不一樣了。比如說上腹部多為胃、十二指腸、胰腺疾病;右上腹痛多為肝膽疾病;右下腹痛多為闌尾炎等。而介于内髒疼痛比較模糊的特點,當人們感到腹部疼痛的時候,出問題的地方不一定在疼的地方,“這就是内髒疼痛的另一大特點,醫學上叫牽涉痛。”劉京龍說,意思是出問題的器官牽連了别的地方。所以,即使胃病是上腹痛的常見原因,但上腹痛可不一定就是胃疼,還有其他疾病同樣可以引起該區域的疼痛,比如說膽囊炎可能肩膀疼,闌尾炎可能臍周痛等。“因此我們要仔細甄别腹痛原因,以免誤診漏診。”劉京龍說。
C 還有這些原因可能會讓你覺得“胃疼”
既然胃疼不一定是胃在疼,那麼哪些疾病可以出現上腹痛呢?劉京龍重點介紹了一些“最要命”的胃疼。
“首先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他說,少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僅表現為上腹部的急性疼痛,伴有惡心、嘔吐,甚至有上腹壓痛、腹肌緊張的情況。這種疼痛往往突然發生,程度劇烈,勞累、情緒激動都可誘發疼痛或者使疼痛加重,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的情況。而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劉京龍提醒:40歲以上出現病因未明的急性腹痛,尤其是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或心絞痛發作史的患者,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還有就是,因為心電圖和心髒損傷标志物的改變都需要一定時間,所以‘胃疼’的患者不要奇怪為什麼醫生會反複要求做心電圖。”
“夾層主動脈瘤雖然比較少見,但一些病例可表現為腹部症狀。”劉京龍介紹,所以中年以上的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發生急性劇烈腹痛,伴有休克征象而血壓不下降者,應警惕夾層動脈瘤的可能,可通過CT、MRI明确診斷。
“還有就是腹主動脈瘤、缺血性腸病、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肝炎等等。”劉京龍說,其中尤其要注意急性胰腺炎。這是因為急性胰腺炎的發作往往也是進食不當,而發作時常常是以中上腹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重,疼痛非常嚴重,有的時候患者不能直立身體,甚至需要屈曲卧位。急性胰腺炎的疼痛,有時還會伴有後背不适,嚴重時也會出現惡心、嘔吐,所以需要與急性胃腸炎區别。“急性胰腺炎的輔助檢查,包括血澱粉酶升高以及腹部CT,才能幫助确診。”劉京龍說,所以當患者出現腹痛、惡心、嘔吐或者大便異常等情況時,需要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别,而并不都是急性腸胃炎。
D“胃疼”别盲目用藥找到原因是關鍵
除了因為器官病變引起的“胃疼”,很多人往往會忽視因情緒不好而對胃部造成的影響。“人體的胃腸道也屬于情緒器官,人體的消化功能也會随着情緒的波動而出現情緒化的反映。”劉京龍說。當人體長期情緒不好或出現煩躁不安、抑郁、焦慮、緊張等心理狀态時,就會影響胃黏膜的功能,不但會引起胃部的不适,還會影響到人的食欲。這是因為人體的胃腸道功能主要受神經及内分泌系統的調節和支配,神經細胞數量雖然次于中樞神經,但對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人如果長時間處于工作壓力、心理負擔過大的狀态,就可能會導緻自主神經紊亂,進而導緻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等,輕者表現為胃痛、胃口差等不适,嚴重者可導緻胃潰瘍等其他疾病。
“胃痛常見,卻沒那麼簡單,所以我們醫生從來不建議‘胃痛了先去藥店買點胃藥來吃’這種做法。”劉京龍說,“萬一疼痛是由心肌梗死、動脈撕裂等這種随時可能緻人死亡的疾病所緻,或者是由胃癌、胰腺癌等惡性腫瘤引發的,那買點胃藥的做法過于草率,可能會令患者和家屬追悔莫及。”
看似簡單一個胃痛,背後原因卻如此複雜,所以劉京龍再次提醒:如果遇上原因不明的腹痛,不要擅自自診自療,明智的選擇是及時就醫。山西晚報 記者 張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