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華,是一個非常優雅的女人。
她捧紅了民間歌手朱之文,還幫助了許多人。
她唱出了許多的歌聲,留下了許多的經典。
在媽媽的哼唱的小曲中成長于文華,出生在1965年,家在河北唐山的一個小山村中,母親生于文華的時候已經是40多歲了。
在于文華的上面還有這三個姐姐一個哥哥,而父親也到了天命之年。
在那個年代,一家養育兩個孩子都會艱難,更何況是六個孩子,父母沒有收入,隻是靠着家中那幾畝薄田。
在于文華的記憶中,她的童年零食是杏核,因為别人家的孩子吃杏,自己也想吃,但是家中買不起,所以父親在大街上撿杏核,然後砸開泡上,過一宿就成了于文華的零食。
于文華從小就是穿着姐姐剩下的衣服長大的,因為母親在看顧于文華的時候,經常會哼唱一些歌曲,因此于文華也喜歡上了唱歌。
人窮志不短
雖然母親大字不識一個,可是心中有很大的乾坤,她不懂什麼興趣愛好,隻懂得孩子喜歡什麼就去做,所以得知于文華喜歡唱歌後,就非常的支持。
于文華在上小學的時候,被老師發現體育方面很不錯,所以将于文華放進了體育隊,後來老師說,學習體育需要練功褲。
因此于文華回到家中就告訴了母親,母親毫無表情的接着吃飯,于文華還以為母親不會給她買,因為母親不說話于文華就知道家中沒有錢,後來母親起身就走了出去。
等于文華去學校的時候,母親遞給了于文華一卷錢,于文華特别開心,她的心中也知道這是母親借的錢。
等于文華去了供銷社,選中了褲子,付錢的時候,才發現母親隻給了她三塊多,而那條褲子需要四塊錢。
于文華很辛酸,她對着售貨員笑了笑說不夠,然後就沒有買,因為于文華不知道母親跑了多久,跑了多少家才借到了這個錢。
在母親的支持下,于文華初三考上了河北省的藝校,去學評劇,當她考上的時候父母是很開心的。
為了能讓女兒上學,老兩口将家中耕種的牛都賣了,加上其他的家禽湊夠了學費, 可是生活費實在給不了于文華很多。
所以于文華每次去上學都拿很多鹹菜和饅頭,這樣的話就會省下飯菜的錢,于文華的同學會嘲笑她,說一些難聽的話語。
有一次,于文華實在是氣的不行了,哭着回了家,母親問清楚緣由之後,擦幹了于文華的眼淚,告訴她,成績是證明自己最好的方法,而且咱們人窮志不短。
這句話原本是人窮志短,但是母親告訴的于文華是人窮志不短。這是母親留給于文華的财富。
父親去世
于文華深深的将這句話記在了心中,她更加的努力,那時候的評劇是學五年。
在上兩年半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招歌劇演員,挑中了于文華。
于是于文華成為歌劇演員,進到中央音樂學院的大專班去學習。
剛好于文華是學評劇的,身體的協調性打好了功底,所以為于文華之後的路起到了很好的鋪墊。
在1988年的時候,于文華的父親因病去世,沒有看到于文華後面的成就。于文華久久的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
家中父親是最疼愛于文華的,因為于文華剛出生那會,父母的年紀都很大了,就連于文華的侄子輩分的都比她大。
所以母親要将于文華送人,是父親看着懷中的小嬰兒不舍得,說無論是小貓小狗都要自己養活。
父親沒有看到于文華今天的成就,成為了于文華一生的痛。
兩段婚姻
在1994年的時候,于文華被部隊特招進去,進入了部隊的文工團,成了一名獨唱演員,在文工團的時候,于文華遇到了自己的前夫李凡。
兩個人關系處的非常的好,一年後就結為夫妻,并且生下了自己的大女兒。
此時的于文華家中,哥哥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家中隻剩下了老母親,于文華的女兒降生之後,母親就來到了北京。
母親在家中幫于文華帶着女兒,于文華是很心疼母親,本意是接母親來北京享福,家中也請了一個保姆。
但是母親總是閑不住,幫着保姆做一些家務,有時候會多做些飯菜,包餃子做醬菜送給左鄰右舍。
在于文華居住的小區中,有一個彈棉花的人,自從那個人出現後,于文華家中的鍋碗瓢盆經常會缺少。
因為母親看到人家之後,就會端着一個盆或者碗,做一些吃的送過去,順帶着盆就送過去了。
于文華,她受着母親的影響,雖然出名了,但是沒有架子,與姐姐哥哥來往很勤,幫襯子姐姐和哥哥家。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摩擦,漸漸的将于文華和丈夫李凡的感情磨滅了。
在1999年的時候,他們結束了四年的婚姻。
這段婚姻結束後,母親心疼女兒,幫助女兒走出了陰影,就回到了老家獨自生活,(大概母親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了女兒的累贅,其實她不知道女兒很愛很愛她)。
後來于文華結識了現在的丈夫李年,兩個人在2001年結成了夫妻。
李年很疼于文華,為了于文華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于文華想要回到老家将母親接回北京,被母親拒絕了。
父親去世的時候,于文華曾經對着父親遺體發過誓,一定要照顧好母親,于文華做到了,将對父親的那份愛,全部給了母親。
雖然母親不肯來北京,于文華就常常的回去,吃穿用度一切都準備的很好,娘在家在,這樣的溫情在2008年的時候被打破了。
母親病重去世2008年,侄子打電話給于文華,說奶奶的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說是疑似肺癌。
當于文華帶着母親去軍區總醫院檢查的時候,母親已經是肺癌晚期了,這對于文華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母親年紀大了,于文華瞞住了母親的病情,每天都跑好幾家醫院,找醫生,可是沒能留住母親的生命。
後來于文華上了心理訪談的節目中,談到了母親去世的那一天情景。
2009年的正月初四,于文華在這一天已經感覺到了母親要離永遠的離開她,她不想面對,她想離開,于是說媽媽我回趟北京拿些衣服。
等于文華剛出去十分鐘,姐姐就打電話過來說你回來吧,當時于文華就知道母親不行了,可是她不想面對,她對着電話中的姐姐說,你說清楚,姐姐哭着說母親咽氣了。
後來姐姐告訴于文華:母親是在我送你出家門後,确認你離開家了,然後就閉上了眼睛。
母親是選擇了這個時刻,她不想讓于文華見到這一刻。
險些抑郁的于文華
于文華說對那天回到家中面對母親遺體的時候,她什麼都不記得了,隻記得抓着母親的手,說了半天話,這成了于文華與母親見最後一面。
母親離世,母親的去世深深的打擊到了于文華,她将自己關在房間中,整整四個月。
不願出房間門,不願與人交談,好友打電話也不願意接,更别說演出了,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流眼淚。
睡覺都是需要安定去助力睡眠,每天兩片都不能夠讓于文華有一場完整的睡眠。
近些年,于文華的歌曲中,唱得最多的就是親情,被大家廣為熟知的就是那些歌唱母親的歌曲。
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是《想起老媽媽》,這首歌就是唱給她自己的母親,唱給天下所有辛苦的母親。
走出悲傷的契機真正走出來的時候,是因為甲丁。
當時團裡有一個彙演,但是于文華不想去參加,于文華就跟甲丁說自己母親去世沒多久,現在沒辦法去參加活動,這也是母親去世以後,于文華第一次提起這件事。
很多人一聽這個就不再勸了,但是甲丁卻告訴于文華,你這個是很正常的,你要多跟别人聊聊天,你都跟我說出來了,你也可以走出來。
跟甲丁聊完之後,于文華的心境慢慢的變好,漸漸的走了出來。
而于文華的丈夫,無法為她做太多,隻能在生活上,為于文華做各種的營養餐,維持着于文華身上的營養和健康。
結語:
于文華的一路走來,從一個農村丫頭到知名歌唱家,這個路程真的不簡單。
有着父親的愛,母親的支持和付出,她一路行走一路成長。
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于文華。
資料來源:天津衛視今日大來賓
湖北衛視大王
心理訪談于文華(抑郁之痛)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尊重每一位碼字的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