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六下第十課古詩三首預習

六下第十課古詩三首預習

汽車 更新时间:2024-12-03 09:58:32

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知識點

我會寫:

舊jiù(懷舊、新舊、念舊)

符fú(符号、相符、符合)

欲yù(食欲、欲望、欲罷不能)

魂hún(靈魂、鬼魂、魂魄)

借jiè(借口、借書、借錢)

酒jiǔ(白酒、喝酒、米酒)

何hé(何時、何地、何苦)

牧mù(牧童、牧民、牧場)

兄xiōng(兄弟、兄妹、師兄)

獨dú(單獨、獨自、孤獨)

異yì (異鄉、異地、奇異)

佳jiā(佳節、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áng(銀行)xíng(自行車)

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


問題歸納:

1、《元日》一詩寫出了怎樣的節日情景?表現了怎樣的節日氣氛?

答:這首詩寫出了放爆竹、喝屠蘇酒、換舊符(貼春聯)的節日情景,表現了一種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2、《清明》一詩描繪了這個節日怎樣的圖畫?表現了作者什麼情感?

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的雨中問路圖,表現了作者哀傷的情感。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你們是怎麼過這個節的?

答:寫的是重陽節,外出的人登高望遠思念家人,在遠方想象家裡的親人也在這一天登高望遠,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們這兒叫老人節,給家裡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過節,人們會逛廟會,為老人祈福。


4、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什麼樣的情景?

答: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元宵節人們挂上各種燈籠,會猜燈謎,煮元宵吃;端午節人們會做鏡糕、吃粽子、賽龍舟,門上插艾草、沙棗花等;中秋節一家團聚,烙月餅,看月亮……


課後習題答案:

二、這三首詩分别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元日》這首詩寫的是春節。寫出了一片喜慶,人們放鞭炮、喝屠蘇酒、貼新對聯歡度春節的情景。

《清明》 這首詩寫的是清明節。描寫了清明節雨紛紛而下,人們吊唁親人,傷心欲絕。在外不能回家掃墓人想借酒澆愁,恰巧碰到牧童指點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寫的是重陽節,描寫了親人團聚,登高望遠,遙想家鄉兄弟們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六下第十課古詩三首預習(寒假提前預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1


《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給後人留下1000多首詩歌、800多篇散文的豐富文化遺産。代表作:《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等。


主題:

《元日》描寫了新年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緒,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着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戶,每家每戶都在用新桃換下舊桃符。

注解:

元日:農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的樣子,詩中指“天剛亮時”。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闆寫上神茶、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挂在門旁,用來壓邪。演變到現在,人們大多會用對聯貼于大門上。


鑒賞:

詩的前兩句:這兩句寫“元日”(春節)的傳統習俗有放爆竹、喝屠蘇酒,用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

詩的後兩句:“曈曈”是太陽剛出來時光輝燦爛的樣子,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轉明的朝陽。結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布新”的主題。

全詩将叙事與寫景結合。通過對“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春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春節這一天的熱鬧景象,流露出詩人在除舊迎新時無比喜悅的心情。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别于杜甫。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題:

《清明》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不能夠回家掃墓的人落魄斷魂,孤零零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已經不是滋味。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遠處的杏花山村。


注解:

雨紛紛:細雨綿綿不絕。

斷魂:形容凄迷哀傷的心情。


鑒賞:

詩的前兩句:這兩句從“清明時節”、“雨紛紛”“欲斷魂”交代了時間、場景、心情。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心情,找個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澆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為後文問哪裡有酒家做鋪墊。

詩的後兩句:後兩句描寫的是一個渾身已經被雨水打濕的中年男人站在路邊,滿臉疲憊,向着遠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個小牧童騎着牛走過來,這個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請教哪兒有店家可以休息喝酒的?這個牧童卻微微一笑并不說話,隻是擡手指向遠處杏花盛開的山村。

這首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的雨中問路圖。寫得自如之極。景象十分清新,意境優美、興味隐躍。


六下第十課古詩三首預習(寒假提前預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介紹:

王維(701—761),字摩诘,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通音樂,工書畫。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他多才多藝,擅長繪畫、書法,精通音樂,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主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獨在異鄉的遊子佳節更加思念親人,并想象遠在家鄉登高的兄弟也在思念自己,抒發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譯文:

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作外鄉的客人。每當遇到節日就倍加思念親人。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注解: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憶:想念。

山東: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就是家鄉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鑒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王維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複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緻。

“每逢佳節倍思親”流傳至今,不僅是指重陽節思念親人,還指國慶佳節,普天同慶,遠在他鄉莘莘學子對家的思念;千百年來,這句詩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六下第十課古詩三首預習(寒假提前預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