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中國的飲食習慣概括為「北面南米」,但不代表南方人不愛吃面,拿不出手像樣的面條美食,蘇州有鋪滿鹵鴨肥腸等鮮滋滋澆頭的奧竈面、重慶有鮮辣麻燙得讓人欲罷不能的小面,在廣東,則有一碗百吃不厭的雲吞面。
一勺高湯,半寸韭黃
四粒雲吞,一把銀絲細面
雲吞面是廣東面食的代表,同樣由面粉清水蛋制成,但經過師傅的手藝和彈跳的竹子,面條就有了細韌彈牙、脆口爽滑的獨特口感。
除了雲吞面,還有油面、車仔面、油渣面、全蛋面、普甯面線...各種圓扁粗細,加堿水,不加堿水的面組成了廣東的面條家族。
今期,半島君給你煮碗面,有廣州的竹升面、香港的蝦子面和梅州的腌面,不知道哪一碗面能慰藉你的胃呢?
廣州·竹升面
《老廣州》一書裡寫道,廣州的舊,是唐裝馬褂和香雲紗,西關的大屋和順德媽祖,艇上賣的艇仔粥,在巷子裡踢嗒作響的木屐,描述繪聲繪色。
關于這座老城的味道,我認為還有那家開在騎樓下的面店,和老廣們從小吃到老的雲吞面。
好吃的雲吞面,除了有鮮香的金魚尾雲吞,還要配合用鴨蛋、堿水、面粉做成的銀絲面,此面口感彈脆,不同于咬勁十足的北方面條。
銀絲面最早出現于清末的廣州西關,從打蛋,搓粉到䟴面,講究每個步驟的緊密配合。和一般面條的做法不同,銀絲面混用中筋、高筋的面粉、堿水,造就面條的彈牙;再用高粘性的鴨蛋令面團起筋,造就面條的爽口。
和好面以後,便到最關鍵的一步,竹升䟴面。本用作搭棚起樓的茅竹粗大勻稱,有彈性,是很好的打面工具,師傅騎在竹竿一頭,靠着身體重量将另一頭的面團壓實,來回彈跳,塑造面條韌性,所以銀絲面又叫做「竹升面」。
竹升面做好了,還要走堿,等刺激的堿水味揮發完,才能食用。
面條下鍋渌熟後,用笊籬瀝幹水,然後淋上大勺以烤香大地魚、豬骨、蝦殼熬制的高湯,加上雲吞,就是一碗清爽素雅、食之鮮美的廣州味道啦。
香港·蝦子面
與廣東接壤的香港,高樓林立下,老師傅正用布滿老繭的雙手賦予面條生命。
後面的工場在忙碌制面,前面店鋪在售賣蝦子面、瑤柱面、菠菜面、番茄面...這些「前鋪後工場」的傳統面鋪在香港僅剩3家。
衆多幹面中,最受香港人歡迎的是蝦子面。這款号稱健康版的方便面,制成時加入了炒香蝦子(即 蝦卵),不經油炸,不加味精。
即便不會下廚的人,也可用它來征服任何味蕾:滾水落面,煮熟後連湯拌食,面條面湯自帶蝦鮮,或者加蚝油生抽幹撈,味道更加銷魂。
蝦子面的早期版本是竹升面撈蝦子,當時的有錢人嫌蛋面味淡,面檔老闆便準備一瓶蝦子,一來備用,二來加了蝦子的面「山雞變鳳凰」,也可以賣貴點。
到60、70年代,經濟好了,吃蝦子面變多了,一些面店索性做成面餅,增加生意;到後來80年代,出前一丁、公仔面成為潮流,手工蝦子面日漸式微。
近年來注重健康的人們,再次愛上原汁原味的蝦子面,面廠也推陳出新,發明了加入山珍海味的面條。
元朗的「好到底」是七十年的老店,店内除了賣雲吞面,蝦子面,連裝潢陳設也維持原有的模樣。
蝦子蛋面、雞蓉蛋面
雪白面線、爽涓寬面
在面食上,廣東人同樣嘴刁
好到底的蝦子面挂滿金黃蝦子,又鹹又香;面條爽口彈牙,沒有堿水味,不愧是年年拿米其林的老字号出品。店内除了堂食,還能買點蝦子面餅回家,做宵夜一流啊!
梅州·腌面
每天早晨,當廣州人悠悠閑閑歎碗雲吞面時,在粵東的梅州,當地的客家人正享用着一碗香噴噴的豬油幹撈面和熱乎乎的豬肉湯,當地叫做「腌面、三及第湯」。
在梅州以外,大量聚集客家人的深圳也開有不少腌面店,記得第一次吃時,我并沒有被這碗齋面吸引到,但吃完第一口,就徹底愛上了這股油潤鹹鮮的滋味,那濃厚的蒜香和豬油香簡直了!
腌面的做法很簡單,把筋道的堿面燙熟,加小蔥、豬油和炸蒜粒,熱拌着吃,連醬油都不用放,面條卻是越嚼越香。
有豬油的腌面容易吃膩,客家人特意搭配了清爽的三及第湯,将新鮮豬肉、豬肝、豬粉腸切片,加入嫩枸杞葉滾湯,在家的時候,我媽媽也常做這道湯,明目清火最好了。
廣東好吃的面食還有很多,像燴伊面、豉油皇炒面、潮州特有的糖醋面...一篇文章說不完,盡管它們沒有入圍全國十大面食,但無論天南地北,有廣東人的地方,我們就一定可以找到這碗家鄉的味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