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上了年紀的老人去世時都要穿壽衣。
因為我們國内僵屍片的服裝道具大多都是壽衣的原型,所以壽衣就給人陰森恐怖的感覺。
而壽衣之所以稱為壽衣,是因為在古代多為老人提前準備,取其延年益壽之意,而現在好多人認為,提前準備壽衣很不吉利,其實已經違背了壽衣其名稱的本意。
在古時,人到60歲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就開始着手準備壽衣了,大多在坎年縫制。
所謂坎年就是指73歲和84歲,有俗語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所以73和84就是我們所稱的坎年,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現在很少會這麼早準備,大多都是在老人彌留之際時,去專營店裡買一套壽衣,在咽氣前給穿好。
人離世時穿戴整齊的壽衣,顯示了對逝者的尊重,也維護了去世親人尊嚴。
一般年齡越大,穿的壽衣的件數越多,不足50歲的稱為夭壽,一般不超過3件,壽衣忌雙喜單,太年輕去世的是不需要穿壽衣的。
一般男性去世,由其兒子與女兒為其穿壽衣,女性去世由女兒和兒媳為其穿壽衣。
那麼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壽衣呢?
古時,人一到60年就可以為自己準備壽衣了,一般選擇在閏年做,因為閏年在農曆上比平年多一個月,取增壽延年之意。
還有種喪俗的說法,就是人咽氣前穿好壽衣,死後可以一件不留全帶走,如果去世後再穿,就相當于沒穿衣服去到另一個世界。
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迷信的說法,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死前來不及穿壽衣的,還是占絕大多數的。
一套壽衣有好多件,還有不少配飾,行将就木之時提前穿戴好,可以防止在親人突然離世時,因家屬過于悲痛,忙中出亂,而導緻穿戴不整齊。
過去實行土葬,沒有冰棺的時候,屍體在入殓前要停放好幾天,容易腐爛,并且還要經過幾次搬動,提前穿好壽衣,還可以保護遺體的完整性。
所以,提前準備壽衣并非不吉利,也不是與死亡劃等号,而是取其延年益壽之意,同時壽衣也能一定程度保證遺體完整性,給逝者最大的尊嚴。
上述的這些說法你認同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