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銀翼殺手》續作《銀翼殺手2049》上映後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導緻觀衆在網上和全國各大電影院撕了起來。
起因很簡單,網友發現《銀翼殺手2049》2D排片率不足百分之一。不,是寥寥可數。
這是網上流傳的剛上映時全國放映2D版本《銀翼殺手2049》影院列表。
為什麼有網友堅持要用2D來觀看《銀翼殺手2049》?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部3D電影。應該說,用3D播放隻能降低你的觀影體驗,起到反作用。
《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師羅傑·狄金斯,曾被13次提名奧斯卡。網友有人問他怎麼看,他驚訝地表示:“哈,我這就是一部2D電影啊。”
什麼叫做3D電影,這麼多年過去了,3D效果最好的電影還是《阿凡達》。
在異域世界,無盡的森林中,飛行的伊卡蘭翼龍仿佛在你身邊呼嘯而過。這是在電影院觀看《阿凡達》後令人記憶猶新的體驗,但這麼多年過去後,我們卻很難再有第二次這種強烈的感受了。
甚至很多觀衆表示,一部3D電影,除了開頭和字幕是3D的,其他統統沒有任何區别,還讓人頭犯暈。
《阿凡達》這種真3D電影,在拍攝前就做好了攝影設計,包括空間感和畫面縱深等方方面面都會考慮到。
通過3D攝影機進行拍攝。攝影機擁有一左一右兩個鏡頭,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變焦手段,模拟真實人眼見到的畫面。
拍攝成本巨大,整部電影投資高達2.6億美元。
而3D電影拍攝方式也與以往不同,對演員有更高的要求。導演卡梅隆和演員來回磨合構思,《阿凡達》曆時4年多才完成拍攝。
這樣才有了那“呼嘯而過”的顯著3D效果。
而我們平時在電影院内所看到的3D電影本質上其實都不是3D電影。
而是将2D電影簡單粗暴的3D化,成本非常低廉,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對影片本身卻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因為2D電影一開始就是按照2D的思路進行的拍攝。
這種傷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畫面暗淡。
目前3D眼鏡大多是偏光眼鏡,對影像光度仍然存在部分損耗。
而在銀幕上,國内大部分3D銀幕比2D銀幕也更為暗淡。
兩者結合讓整個電影畫面顯得昏暗不明。
正常的3D電影畫面都會有意設計得比較明亮。
詹姆斯·卡梅隆就曾經說過,黑暗的3D放映最容易讓觀衆對3D産生反感。
将一些本身畫面就比較黑暗的電影轉3D後,再去看隻會有一種感覺。
瞎了瞎了瞎了。
這裡舉《銀翼殺手2049》的例子。這部電影主題沉重,隻有黑暗潮濕的畫面風格才能映襯出這樣的格調。
黑上加黑,這種電影轉3D,适合嗎?
第二,眩暈感強。
将2D的平面電影通過技術手段拉伸成3D電影,會呈現出一種扭曲感,長時間觀看會讓人有眩暈感。
而當這種轉換放在一個快節奏,剪輯頻繁的電影中,那就是一場災難。
中國特供3D去年被集體噴了一次,起因就是《諜影重重5》被制作了中國特供的3D版本,并且大部分院線隻提供這一3D版本放映。
網上笑稱“諜影重重”變“疊影重重”
《諜影重重》系列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它的抖動的畫面、特寫鏡頭,頻繁跳切剪輯組合成的動作片快感。
但這種2D影片的中的優點,放在3D電影當中就成為了一種災難。
3D眼鏡,不戴看不清,戴了頭還暈。
電影人張小北在影院看過《諜影重重5》後,情緒激動地在微博上痛斥,“決定後期轉3D的家夥,可惜我們不知道你的名字!混蛋!”
既然2D轉3D電影擁有如此多的缺點,那為何片方和院線依然對此樂此不疲呢?
自然是其中有利可圖。
将2D轉為3D每分鐘隻需6萬塊,一部片子做完不過600多萬。
而因為3D多了一個“D”,電影的票價會比2D版本票價普遍高30%左右。
對于一部有流量的熱門電影而言,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
這種3D真的有什麼區别嗎?
于是片方和院線手拉手就這麼幹了起來,一個為中國制作了“3D特供版”,一個盡可能的在排片時多拍3D的場。
連著名反3D導演諾蘭都沒有躲過他們的黑手,他監制作品《超驗駭客》在國内強行被轉制成特供3D。
對了,剛剛說的那位《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師羅傑·狄金斯也是一位堅定3D反對者。
真故君倒是不反對3D特效,這确實是一項好技術,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3D适合大場面的全景畫面,以展現場景的縱深感。
但為3D而3D的放映,隻能讓人感到惡心。
很多網友開始發聲呼籲,抵制這種惡劣的商業行為。
截至目前,許多地區的影院恢複了對《銀翼殺手2049》2D場的排片。
謹以此文簡單為各位科普一下3D真相。
讓3D為電影服務,不是電影為3D服務,請把看2D的權利,還給我們。
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