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六六的微博,這幾天都在轉發網友對新劇《安家》的讨論。上周五,由她操刀編劇,孫俪、羅晉主演的《安家》接檔《新世界》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同步播出。開播幾天來,兩台收視率雙雙破2,劇中指涉的購房問題也數次沖上微博熱搜榜。對六六而言,這是《蝸居》播出十年後,她創作的又一個關于房子的故事。
《安家》購買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版權,羅晉、孫俪飾演的男女主角都是房産中介,劇情圍繞着買賣雙方的博弈展開。雖說是改編,但《安家》幾乎是一個原創的劇本。日版僅有10集,而《安家》拓展至53集,并将故事的發生地搬遷至上海。從已播出的内容來看,無論是“房産證加名”還是包子鋪老闆是否該全款購房,乃至後面老洋房的買賣,都有着極強的現實背景。比起日版主角北川景子的誇張演繹,《安家》在呈現上更為内斂與現實。
這部中國版房産中介的故事是如何誕生的?創作者如何看待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寫作?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了《安家》編劇六六。
《安家》編劇六六
《蝸居》之後再寫《安家》
上觀新聞:為什麼會接下《安家》?
六六:我通常不接改編戲,因為我的創作是有思想主體的,是有感而發,别人的感想和我的感想不會有交界點。2017年,耀客傳媒買下《賣房子的女人》版權,想讓我寫一個中國版房産中介的故事。我一開始不願意,但他們有一句話打動了我——到2019年《蝸居》播出就十年了。這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不覺得該回顧一下嗎?如果不是他們提醒,我都忘記了。所以我就說,這個戲我可以寫,就寫中國人自己買房子的故事。
上觀新聞:《安家》劇本經曆了多長的創作周期,有哪些困難和挑戰?
六六:差不多2017年1月接到任務,中間做了4個月調研後正式簽約。從5月到第二年年頭,我做了中國大城市房屋交易狀況和各個中介公司的摸底。到最後播出來,實際上已經2020年了。我是寫作比較慢的一個人,劇本創作過程中采訪量很大,但實際能成文的量很小,我隻不過是從許多故事裡面抓出十個而已。創作時,我還在讀碩士研究生,在完成學業的過程中,有時還要跟着老師上山下鄉義診,所以在寫完論文後的間隙才有時間做劇本,這是最大的困難。
上觀新聞:《安家》是一部以房産中介行業切入的都市劇,創作過程中是如何去采風、深挖這個行業的?
六六:在采訪時,我就注重多線條并進,無論是全國連鎖大店,還是依舊存在的地方小店,我都做了采訪,想知道它們的生存之道。中國有個特點,麥當勞、肯德基進來了後,很多土菜館、當地小吃依舊做得很好,這就是中國特色。房地産行業裡一枝獨秀的,如鍊家這樣的連鎖店,會不會把小店吃得幹幹淨淨呢?在我的觀察裡,不會。
上觀新聞:有網友評價,同樣是關于房子的話題,《安家》比《蝸居》溫暖得多。
六六:才開始播了幾天,溫暖我覺得不一定。這部劇的沖突、矛盾也很多。可能要等播完,到時候大家才能判斷它到底是一部溫暖的戲,還是一部尖刻的戲。
上觀新聞:有網友認為這部劇對房産中介有虛構誇張的一面,對此您怎麼看?
六六:這次很有意思,我最挑剔的朋友都跟我說,這個戲寫得不錯,非常好看、很抓人。很多觀衆提的問題,認為我們虛構誇張等,我都懶得反駁。因為絕大多數人一生隻購一次房、兩次房。像我這樣花十個月時間采訪了上千套房屋購買者的人是微乎其微的。沒有遇到,不代表現實生活中沒有。觀衆質疑中介裝修房,然後再出去賣,認為這怎麼可能?實際上,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中介太多了,并且敢這樣做的都是行業翹楚,他有獨立的審美,對市場有清晰的把握,相信自己的設計、裝修能使房屋升值。
“采訪本身就是生活”
上觀新聞:現實題材劇一直是熒屏寵兒,您如何看待現實題材劇的創作?
六六:我個人認為,在現實題材劇的創作中,采訪比寫作本身重要得多,因為采訪本身就是生活。你可以看到,相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人面前,他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有時候沮喪在于,采訪了二三十天沒有收獲。有些店長跟你說話的時候,簡直就像官方問答,比新聞發言人發言還要标準。你就知道這個人不是你想要的,于是再換下一個人;下一個人可能依舊很平淡,沒有故事可說。但突然,你就會遇到一顆閃光的鑽石,會兩眼放光。所以采訪才是成書、成電視劇的關鍵。
上觀新聞:在電視劇的内容呈現上,《安家》想要表達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它的精髓是什麼?
六六:在快節奏、高強度來不及思考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最看重的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小人物的情感上。中國人對買房這個事兒,特别有執念,認為有了房,就有了家。中國人在房産上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每一家都有一本自己的經。寫這樣的故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話題,不缺題材。我沒有創造隐性或顯性的沖突,生活本身就是沖突,就是陰和陽的構成。隻要把它展現出來,就具有話題性。最好的表達就是真實。
上觀新聞:《安家》主角房似錦是有原型人物的,當時是如何确定下來的?
六六:社會有很多分層,大店、小店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主要就是采訪那些獨特的人、獨特的系統。觀衆看到的每一個故事,它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比如房似錦這樣一個人物,她的原型是一位24歲的店長,但她背後集結五六個店長的故事,所以她是沖突的極緻。
上觀新聞:采訪過程中,哪些素材印象特别深刻?
六六:我采訪過鍊家的一個店長,他家境很好,因為一個意外的原因被外派到北京上地當新店長。他本來是不情願的,因為要跟家人分離。上地當時是個新地方,他來的時候,剛好看到一片空地上挂了一條橫幅,上面寫着“上地歡迎你”,他就感到一股熱血沸騰。他工作的熱情,把荒蕪之地建設成繁華,就是從那個條幅開始的。雖然最後他沒進戲,但你知道那種畫面感給你的震撼。
上觀新聞:對于《安家》,您還聽到哪些比較有趣的反饋?
六六:這個戲剛播出來一兩天,我就聽說,房地産行業把這部劇變成了教科書,每天大家都要學習、開讨論會,研究用什麼方法拿下客戶。這兩天又聽說,做市場營銷或銷售行業的,也把它作為一個經典案例,研究怎麼像房似錦一樣抓住客戶心理。
上觀新聞:您現在還在進行哪些劇本的創作?
六六:我正在寫作一個中醫戲,目前在給中醫戲尋找素材,包括關注這次疫情的信息。幾年前,聽說我要寫中醫的人都推薦我采訪劉力紅,我繞不開他。但他将了我一軍,說我要是能讀到碩士畢業,就有資格寫中醫了。結果我不但以優異成績畢業,還辦了個醫館。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