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多數歐美媒體的報導總在強調一個「英國王妃效應」──隻要被英國王妃們穿過的服裝、鞋子與配件都會造成熱賣,所以對于許多品牌來說,即使擠破腦袋也想擠進王妃們的衣櫃。
而英國王妃凱特(Kate Middleton)無論是在歐美還是華人地區,都有很強的号召力,她優雅高貴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沒有梅根的招黑體質,對于去年因為辱華事件而跌落谷底的D&G來說,能讓凱特王妃穿上他們的衣服當活招牌,絕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美事,在時間沖刷和中國人的健忘效應下,再來一個王妃同款穿搭,這就能活脫脫的洗白了。
在D&G公關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他們終于爬進了凱特王妃的衣櫃,周三,凱特參加皇家基金會的心理健康教育會議,探讨如何在學校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她穿上了Dolce & Gabbana粗花呢西裝外套配裙子,黑色絲襪,還有TOD’s的粗跟高跟鞋現身。
凱特王妃用她開朗明媚的笑容,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優雅形象,眼看D&G這波洗白行動就快見效了。
百萬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英倫世界裡,其實還有一個凱特魔咒效應,必須要給大家解說一下。
雖然一直以來英倫時尚圈都鼓吹一個“凱特效應”,說她帶貨,但實際上英國業界也一直流傳着「凱特魔咒」的說法。
近來竟有5家凱特愛牌面臨倒閉命運或是承受巨大金錢損失、岌岌可危。
比如說她的愛牌,來自愛爾蘭的「Orla Kiely」直接倒閉,關閉了所有門市,業界直指:該牌會倒閉也許就是與凱特有關。
為什麼呢?
雖然據說凱特王妃每年會為時尚産業帶來1.52億英鎊的經濟效益。但英國時尚界分析指出,許多女性喜歡模仿凱特穿衣打扮,但她們僅限于入手與她相同的服裝單品,不表示會從此成為該品牌的忠實顧客。
品牌在“凱特效應”的誤導下,隻看到這一窩蜂「假象」,可能會為了突如其來的客戶大量需求而追加生産,品牌會向銀行借貸而債台高築,直接造成資金鍊斷裂,最後可能因無法償還借款而面臨破産。
他們搜集了因為“凱特效應”而破産的品牌們:
L.K. BENNETT:以前在報道中常見的凱特裸色高跟鞋愛牌,雖然現在她也常會拿它的同色系Nina手提包。但該品牌在2016、2017年間虧損竟高達590萬英鎊(約6千萬人民币),過去1年銷售總額更下滑1.8%。
HOBBS:凱特嫁入英國王室前最常穿的高街(High street)品牌。但該品牌2015年受管理層變動影響直接損失1560萬英鎊(約1.5億元人民币),而後更被迫關閉姐妹品牌NW3,2017年被南非的Foschini Group集團以未公布的價格收購。
ORLA KIELY:凱特剛剛嫁入王室時候曾風靡過一輪印花品牌,在2011年間市場穿着這個品牌的印花,媽媽和妹妹皮帕也是這個品牌的擁護,但該品牌突然在去年一夕崩盤,無原因關掉5家門市,停止線上交易并進入自願清算程序。
該公司的員工更在宣布關門大吉後馬上被保安請出辦公室,并透露被告知公司目前付不出3周的薪資。
ISSA:凱特與威廉在2010年宣布訂婚喜訊時穿的是ISSA的藍色洋裝,看來高雅又美麗,一時之間帶來網上崩盤,粉絲瘋狂湧入購買這件價值400英鎊的洋裝,5分鐘内銷售一空。品牌大喜不斷追加生産,并進入品牌全盛時期,市值高達4700萬英鎊。可是後來增大生産後卻無人詢問,直接導緻品牌危機。
該品牌創辦人與設計師Daniella Helayel說,「(因為凱特王妃),我沒錢去生産能應付這麽大需求的服裝訂單」,銀行不願借貸,工廠又一直吹錢,逼得她賣掉51%的公司股份,并在2013年辭去創意總監職務,該品牌也在2015年停止營運。
ALICE TEMPERLEY: 凱特當王妃也是該品牌常客。她喜歡品牌的波希米亞風格日常衣着及相當适合正式場合穿着的蕾絲禮服。
在凱特王妃效應下,這個品牌受到大量追捧,隻要被凱特王妃穿過的單品,即使價值5000英鎊也會被搶購一空。然而根據品牌2016年的财報,在過去5年品牌的損失高達900萬英鎊,經曆了一段岌岌可危的時期後,靠融資又得生命。
所以說「成也凱特、敗也凱特」,D&G想靠凱特王妃來洗白,即使再美麗再優雅,這次也請說一聲,不!
你的堅持,才能讓他們的成年人設計師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讓他們為自己的魯莽買單。
喜歡别忘了關注我(微信公衆号 "仟與仟尋” ID:millionchoi,微博:蔡百萬),現居紐約的南方報業媒體人,35 單身老少女在紐約勇敢生活,分享妝容、抗老、穿搭技巧,讓你足不出戶也能“假裝在紐約”,活出格調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