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字文長,三國蜀漢劉備最倚重的将領之一,地位僅次于五虎上将。在襄陽,他投奔劉備未果,在長沙,他終于投奔劉備成功。後來,他跟随劉備入川,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他在坐鎮漢中的十數年,固若金湯,給人的感覺,好像比他的前輩關羽、張飛都厲害。那麼魏延的武功到底有多厲害?依據演義中相關内容,分析如下。
魏延是三國演義中,為數不多的主動投奔劉備的猛将之一,深得劉備信任。因此,劉備在入川之戰中,指名點姓讓魏延跟随。魏延也不負衆望,在“鴻門宴”被軍師龐統安排擔當項莊的角色。在奪取漢中後,魏延因功被劉備破格提拔,被任命為漢中太守。他制定了“重門之策”,曾自豪地對主公劉備道:如果曹操派出一上将率領十萬大軍來襲,我自己就可以解決了,如果是曹操傾全國之兵來侵犯,我能為大王堅守數月,直到大王援兵來到。劉備聽了魏延的這幾句話,十分高興,放心大膽地把漢中交給魏延,自己回到成都了。
那麼魏延和關羽、張飛相比如何呢?
其一,魏延和關羽、張飛相比,就是一個晚輩,出場時間晚。
魏延在長坂坡之戰前夕,襄陽粉墨登場,那時的他血氣方剛,為接應劉備及十數萬難民進襄陽城,和大将文聘大戰一場,不分勝負。這一年是公元208年,此時的劉備、關羽、張飛從公元184年桃園結義,一同讨伐黃巾軍,已經過去24個年頭了。所以,魏延和關羽、張飛相比,他就是一個十足的晚輩,給他們打打下手還行,無論如何都超不過關羽和張飛的,他和年輕的馬超相比,也很嫩。演義中相關内容如下:
衆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将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其二,魏延沒有關羽、張飛的輝煌事迹。
關羽曾溫酒斬華雄、秒殺顔良、三合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将,這一樁樁一件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都不是“小将”魏延所能比的。
張飛也有很多驚天動地的大動作,如多次單挑第一猛将呂布而不死,最後還将呂布打跑。他在長坂坡之戰中,接應七進七出曹營的趙雲,三聲大喝,吓退數萬曹軍,還吓死夏侯傑。關羽和張飛的這些英雄事迹,都不是魏延所能比的。
其三,魏延能力非常出衆,卻沒有關系,地位不高。
魏延是年輕有為的,他的能力也非常出衆,可是由于他是半路投奔劉備的,不早不晚的時候投奔的,很尴尬。他固然沒辦法和最早跟随劉備的關羽、張飛相提并論,也比趙雲、糜竺、糜芳等人投奔的時間晚,還不如黃忠資格老,不如馬超有名氣,可是他有能力。
魏延就像基層單位或支援山區的有志青年,一直在那兒默默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卻一直得不到領導的青睐,地位一直低下。如果沒有領導青睐,沒有幾十年的基層經驗,他是很難出人頭地的。
總結:有人說,魏延守衛漢中固若金湯,即使在劉備傾國之兵發動夷陵之戰,最危險的時候,曹魏大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關羽卻驕傲自大,将荊州丢失,自己也落得個身首異處。按照成王敗寇的觀念看,魏延比關羽強,實則不然,關羽是太厲害了,把曹操和孫權吓得瑟瑟發抖,才迫使雙方聯合起來,消滅關羽的。這證明了關羽的厲害,強大。
因此,魏延給人造成比五虎上将中的佼佼者關羽、張飛厲害的是假象,他和關羽、張飛相比,還是太嫩了,又鍛煉了十幾年,在五虎上将相繼去世後,他才暫露頭腳,成為蜀漢第一大将。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讨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