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的時候,一到正月十五約上幾個小夥伴到鎮裡去看扭大秧歌,順便去趟遊戲機花點錢買幾個币子玩幾把,沒錢了就看着别人玩,樂此不疲。到了晚上一起去看燈和煙花,完事和小夥伴紮進錄像廳看到天亮回家了。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我一樣的經曆?那時候是盼着過年的,年味很濃!
現在反而簡單多了,親朋聚到一起吃個飯,聊聊天,就算過節了。其實,我們的傳統老文化是需要傳承的,要不随着時間的推移,可能真的就淹沒在曆史長河裡了。在老輩人的眼中,過節是有講究的,不能含糊,會給家庭帶來不好的兆頭。隻有按照老規矩過節,說話、做事注意禁忌,家裡日子越來越紅火。過節就要有個過節的樣子嗎,就像二月二要吃豬頭肉,八月十五要吃月餅,正月十五就要吃元宵節和湯圓是一樣的道理。
北方人正月十五愛吃炸元宵和餃子,而南方人愛吃湯圓和糟羹、糊辣羹及吃麥流等等。所謂的正月十五是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不過多說了,大家也都知道。一過完十五,這個年節基本就是過去了。明年要抓緊備耕,小販也要開始下去收糧了,學生也要開學了,總之,過了這一天,大家都要收心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來了。
現在已經不太重視以往的儀式感了,而在古代的民間,隻要一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忙碌起來,要準備過元宵佳節。據說一般從正月十二就會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了。另外在民間有很多的習俗,每個地方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地區要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有些地方踩高跷、走百病、舞獅子,還有些地方要逐鼠、迎紫姑、送燈等等。我是東北人,我們這邊一過十五就要扭秧歌、看燈、放煙花!
每個地方習俗都不太一樣,像湖南,這裡的習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都會在這一天回娘家過正月十五,熱熱鬧鬧的過一個團圓節,預示者家庭和睦,日子會越來越紅火。家人們!你們那正月十五有哪些風俗呢?歡迎交流分享!
正月十五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湯圓,北方會吃元宵和餃子。
元宵佳節,即使不是自己親手做的,也要買回來一些,煮一碗湯圓來吃的,由于“湯圓”與“團圓”的字音相近,象征着家人團團圓圓,和睦相處,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南方和北方的做法不太一樣,北方更喜歡吃香的,要炸着吃,吃的是香酥有嚼勁。南方更喜歡吃甜的,裡面的餡料更關鍵。但無論是南方還北方,用的原料都離不開糯米。
北方在做元宵的時候,要把餡料的表面裹上糯米粉慢慢的滾,滾動的時候還要不斷地粘水,這樣可以把更多的糯米粉粘上去,個頭相對湯圓會大個一些。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元宵口感也比較紮實有嚼頭,生意人還美名其曰“元寶”,元宵也象征了紅紅火火。除了吃元宵,北方農村還會吃餃子。北方有句俗話說“十五扁,十六圓”,在北方一過節除了吃肉就是要吃餃子的,而餃子恰好也是扁的,所以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這餃子也是一定要吃的,餃子一般都是肉餡的,而且形狀像元寶,正月十五吃餃子還寓意新的一年有肉吃,有錢花。
南方人喜愛的湯圓和北方的元宵不太一樣,制作方法要比元宵省力。在制作的時候要用糯米粉加溫水和面團,再分成小劑子包入餡料團圓之後做成的,大小和車厘子差不多,湯圓好吃主要體現餡料上,種類也很多,黑芝麻、五仁的等等。吃起來口感要更加的細膩軟糯。但凡到了正月十五,再忙也别忘了吃湯圓,老傳統要講究,寓意家人團圓和睦,日子越過越紅火。
對于元宵個湯圓你更喜歡哪一個?還有一點搞不懂,也問了很多人,他們解答我沒信服。在這裡我問問朋友們,為什麼正月十五叫元宵節,不叫湯圓節?歡迎朋友們留下寶貴看法!
正月十五這一天有兩件事,千萬不要做,其中一件就是不要浪費糧食。不浪費糧食,也有的地方說這一天米缸不能見底,見底了,接下的日子就要過苦日子了。現在生活好了,一過節就是大魚大肉的,在我老家北方,一過節就喜歡吃豬肉。無論是大骨棒還是五花肉或是血腸都要弄一些,即使豬肉再貴,在農村都要“殺年豬”這是一種儀式,也是忙活一年了,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但是,大魚大肉一吃就飽,一剩就是一大桌子。從初一到初五每天都做新菜,剩菜連吃好多天都吃不完。特别是孩子都回到父母家過節,吃完飯都回家了,剩了一大桌子菜,兩個老人一個星期都吃不完,不知道對老人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杜絕浪費合理飲食才是正确的選擇。記住,正月十五可不要在給父母增加負擔了,吃那麼多剩菜,對身體可不好!
還有一件事不能做,就是理發!
對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在乎,但對老一輩人看得很重。在古代很多地方正月裡人們特意在正月讓頭發長長,意為“思舊”,後來慢慢演變成了“思舅舅”。最後,很多地方演變成,正月裡剪頭,對舅舅不好的意思。還有一個說話在元宵節這一天要挂燈籠“照舊”,趕走以往不好的,明天的生活更紅火。不知道您那裡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呢?
結語:正月十五,“做2事忌2事”,老傳統要講究,家庭和睦,日子越來越紅火。,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