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民俗,清明節就算一個。有些事,約定俗成,是必須要知道的。這個要求,和那些民俗專家們不一樣,專家們愛标新立異,甚至鑽牛角尖,像孔乙己一樣,研究回字的幾種寫法。
民俗畢竟是屬于俗人的,這裡要說的不是什麼學問,而是常識。有學問能獲得尊敬,沒學問也不可恥,可要是連常識都不知道,就是無知了。注意,下面要說的這些,都是常識。
大圖模式
祭祖
中華傳統習俗,掃墓祭祀,對祖先表達緬懷之意,千年一直延續。随着流傳時間變長,民間參與相對廣泛,官方就會适時地給予正式認可,變成了法定節日,一些必要的儀式也就随即産生了。
文化,的确很奇怪,不論多麼渺小、多麼不值一提,隻要和文化沾邊,或者冠之以“文化”,就變得高深莫測,就有了文化内涵,相應的儀式感就會出現。比如說茶,不過是幾枚植物的葉片,放進水裡而已。但是,當葉片的種類變多,水溫也有高低的區别後,就成了茶文化。
大圖模式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自黃河流域發展起來。從農時的角度講,更偏向于中國北方文化,清明最早的含義,隻和農耕有關。唐玄宗時期,人們覺着寒食節和清明節,在時間上距離實在太近,官方放假時間不好安排,幹脆二合一了,經過拼接後,産生了一個小長假。
于是,清明節具備了寒食節的任務,秉承孝道,給大家提供了祭祖行孝的機會。《禮記》說:“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這算是踐行的最後一個環節。
大圖模式
祭祖的規矩,首先在時間上就有說法中國北方俗語:“早清明,晚十月一”。祭祀的時間,清明要提前,該有的儀式不要等到當天;而陰曆十月一的祭祖,則可以在十月一當天,往後順延幾天,也可以。
十月一時,天氣漸寒,人們感覺自己要增添棉衣棉褲了,認為祖先那邊也一樣會溫度變冷,于是除了燒紙錢外,還會統一購置保暖外套之類,當然也是紙制品。清明就不同了,地氣回升,天氣變暖,隻需要壓紙錢。
雖說春雨貴如油,交節老天愛變臉,北方的清明,大多時候,雨水還是會如期而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雨肯定是要下的,但行人卻并不像詩人說的那樣傷感,每年清明都要上,新墳多年以後變為老墳,人們更多的是借機表達對祖先的一種懷念。
除了時間,祭祖的儀式也需要注意家族觀念強烈的人家,首先族人提前約好,聚在一起,這是必須的。民間說法,一個墳頭,不上兩次。家人已經燒過紙錢,族人就不能再燒。按理說,不同的人,分批次給些紙錢,多多益善,豈不更好?可能是祖宗撒手而去後,更希望家和萬事興,大家一起上墳,顯得家庭和睦吧?
參與人員的衆多,濃重的儀式感也由此而生。族人共同奔赴祖墳,先要恢複墳丘受損的地方,清理雜草,找塊石頭,将白色的紙錢壓在墳頭,擺好逝去長輩愛吃的果品,然後按照族中輩分的長幼,依次磕頭。
白居易曾說“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如果不是公墓,現在這種景象同樣也很常見。清明時節,山坡林地,平原田野,正是春和景明,綠油油的曠野中,墳丘本不明顯,隻是那幾條白白的紙錢,煞是顯眼。
總的說來,清明節祭祖,氣氛并沒有多少感傷,人們更願意認為,這是一個和逝去長輩談心的機會。甚至還帶着一些愉快的心情,因為時間已是清明,草長莺飛,憋了一冬的人們,早早就盼望着沐浴着暖暖的春風,戴上柳條帽圈,滿世界放風筝去了。
畢竟,在世的人好好活着,才是對祖先最好的慰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