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廣州市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衛健委、團市委、海珠區、白雲區、廣州市疾控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通報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通報:10月31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479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有6例感染者在社區核酸篩查中發現,其餘均在隔離觀察或管控區域中發現。
海珠區江海街高風險區域
新發感染個案數下降明顯
海珠區10月31日新增341例,新發感染者絕大部分在鳳陽街、赤崗街高、中風險區域,與前期這些區域内部分人員管控前頻密流動有關。江海街桂田高風險區域新發感染個案數下降明顯,其中多個網格已連續多天無新發感染者。
針對鳳陽街、赤崗街城中村高、中風險區域内病例數增多的情況,廣州市采取加快流調溯源、轉運隔離等管控措施,力争盡快阻斷疫情傳播。
白雲區疫情
社會傳播風險仍然存在
白雲區同德街、均禾街、石井街、人和鎮和新市街存在新增散發病例,涉及集體單位等人員密集場所,社會傳播的風險仍然存在。
天河區已連續兩日無社會面新增病例,疫情形勢穩中向好。
全力處置
荔灣、增城、花都等區
點狀散發疫情
當前,廣州市除海珠、白雲、天河有規模性聚集疫情外,在荔灣、增城、花都等區也存在個别散發陽性個案,相關區已按規範處置疫情,發現一起處置一起,全力圈住撲滅這些點狀散發疫情。
10月31日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管控區域内的城中村,顯示管控區内仍存在人員流動和交叉感染問題。隻有減少人員流動,加強個人防護,才能阻斷疫情傳播,減少新發感染,直至為零。
請管控區域内的居民朋友
保持耐心、堅定信心
希望管控區域内的居民朋友保持耐心、堅定信心,嚴格配合落實區域内的管控措施,不聚會、不聚集,停止非必要流動。根據國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風險區域才可以降級或解除管控。讓我們共同努力,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
10月以來
7.15萬人次志願者
28.58萬服務小時
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李勁通報:今年10月份以來,團市委會同各有關區、街鎮、村居等各級團組織共組織7.15萬人次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累計服務28.58萬小時。綜合本輪疫情的特點和防控要求,當前廣州青年志願服務組織工作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充分發揮各級團組織的先鋒力量,動員團員青年下沉服務。依托“團員下沉社區報到”機制,指導各區團委在中高風險區域成立村居臨時團支部,動員團員青年就地轉化為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10月以來,共有3.59萬名團員青年到社區報到服務。
二是發揮青年防疫應急志願者儲備隊、青年突擊隊迅速響應的能力,動員廣大青年投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10月以來,動員中建八局華南分公司、中建四局華南公司、中建五局華南公司廣州分公司、中建新疆建工有限公司華南公司、中建三局華南公司廣州分公司、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化學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28家駐穗央企、省屬企業共計4932人次志願者參與南沙、花都、海珠、白雲等地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聚焦基層防控及群衆多樣化需要,靈活調整志願服務驿站的服務内容。全市62間“志願驿站”志願者,就地轉化為社區志願者,他們配合社區開展核酸檢測、物資配送、防疫宣傳等工作。針對本輪疫情流調量大的特點,迅速招募、培訓流調志願者,幫助基層工作人員開展流調工作。10月23日以來,團市委會同團海珠區委組織志願者撥打流調電話超28萬個。
同時,青年志願者根據居民群衆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社區關愛服務。如海珠區南洲街後滘社區,居住着1.38萬戶家庭,70歲以上老人有815位,還有35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團海珠區委、海珠區青年志願者們成立小分隊,在社區醫院指導下,主動擔負起為老人們訂藥發藥的任務,并指導正确用藥,還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排憂解難。
優化管控區網格化管理模式
提升物資保障和醫療服務
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通報:按照“管理嚴密、服務暖心”的理念,這幾天海珠區根據工作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管控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提升居民群衆的物資保障和醫療服務。
生活物資保障方面,在确保物資供應充足的基礎上,海珠區對物資配送流程進行了優化:
高風險區由卡口工作人員配送至網格接收點,再由網格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送到居民手中;
中風險區設立就近物資領取點,居民分批錯峰領取。
此外,對物資配送工作人員的配置也進行了優化:
屋棟較清晰、街巷較規整、人口密度不大的網格,由網格工作人員發放;
其他網格,主要借助村社熟悉地理人情的優勢,組織村社黨員和熱心村民發放。
從今天初步實施的情況來看,物資發放總體有序。
由于此次管控任務艱巨,物資配送有不及時不到位的情況,由衷感謝廣大市民朋友的寬容與諒解。海珠區一定提速提效、協同一線工作人員整改配送流程。市民朋友可随時撥打各個管控區域24小時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将一一接聽、快速解決。也請管控區的市民朋友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在領取物資時規範佩戴口罩、保持一米間隔,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醫療保障方面,海珠區建立特殊群體醫療保障渠道。一是對透析患者開通由省二醫等多家醫療機構組成的綠色通道;二是對兒童患者由區健康中心兒科專家提供視頻問診服務,指定珠江醫院等作為兒科定點救治醫院;三是對腫瘤患者進行“一對一”跟蹤,結合其放化療需求和主治醫生意見,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經摸查,管控區内現有孕産婦、慢性病患者等6類重點人群30934人,已提供醫療服務11436人次。
加強網格化管理
和防止風險外溢
廣州市白雲區副區長周軍通報:白雲區在做好工業園、城中村、市場等重點場所防控工作的同時,持續服務保障好人民群衆生活和健康安全,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有序開展核酸篩查。當前白雲區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為确保核酸檢測有序高效,高風險區實行上門逐一采樣,中風險區每個網格至少設置1個核酸采樣點、每250-300人設置1個采樣台。城中村的中風險區,則通過“群衆不動、醫護流動、按棟檢測、一戶一管”方式進行,持續優化送檢環節,全力與病毒賽跑。
10月31日,白雲區開展核酸采樣384.39萬人,重點區域采樣14.08萬人,今天繼續啟動新一輪全區全員核酸檢測。請還沒有參與檢測的市民朋友分時段、分批次下樓采樣,排隊時做好個人防護,檢測後及時回家,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二是加強網格化管理和防止風險外溢。目前白雲區把高、中風險區劃分成102個防控網格,按照“到戶、到棟、到網格、到小區”開展分類管理和服務。針對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對轄内91個農貿市場、23個服裝布匹類批發市場開展排查,督促從業人員落實一天一檢、查驗健康碼及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等措施。
請去過相關重點場所或健康碼被賦“紅碼” “黃碼”的居民,立即向所在村(居)報備,落實三天三檢要求。特别提醒居民朋友,請積極接聽12320等流調電話,望多理解配合。
三是全力做好就醫和生活服務保障。就醫方面,全區開通29條醫療救助熱線,建立醫療救治微信群,及時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白雲區持續做好特殊群體關心關愛工作,建立重點人群台賬,開辟應急就醫通道,共解決群衆就醫需求8445宗,轉運患者512人次,其中高、中風險區44名孕婦順利分娩。
物資方面,全區50多家重點保供企業均正常經營。白雲區為依法規範價格行為,加強風險區域及周邊農貿市場、商超、生鮮超市重要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的巡查監管,設立超市、市場、藥店價格監測采集點11個,督促引導經營者明碼标價。目前白雲區民生物資供需有序,量足價穩。
廣州海珠區疫情防控措施
正在持續起效
廣州市疾控中心新聞發言人張周斌表示,海珠區的疫情高度聚焦在鳳陽、赤崗、江海街的城中村,由于人口比較密集、産業比較聚集,與外區的流動也比較頻繁,疫情處置難度大。因此一開始疫情發展是較為迅猛的。經過連續多日的奮戰,采取的防控措施正在持續起效。目前,實時傳播指數(Rt)已逐步下降到了2.0。但由于海珠疫情波及面廣,因此強化社會面的管控措施還需要繼續堅持。海珠區的疫情,從基因測序結果看,總體上都屬于同一個大的傳播鍊。
而白雲區的疫情特點則不同,存在多個輸入的BA.5.2變異株分支,點多、線多、面散。雖然對各條鍊都有定點發力,但實時傳播指數(Rt)一直維持在1.3上下波動,說明白雲區疫情戰況還處于比較膠着的狀态,各個點還需要繼續發力、全面鞏固。
無論是海珠區、還是白雲區,或者是天河區等其他有本土疫情的區域,對于市民朋友的要求其實都是一緻的:
在高、中風險區域内的市民要嚴格按照區域内防控的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嚴格居家隔離,不紮堆、不聚集;
在強化社會面管控區域的市民,也要按照公告的要求,真正實現兩點一線,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活動;
其他區域的市民朋友,在疫情期間,也一定要有風險意識,簡化自己和家人的社交生活,減少聚集,積極參加核酸檢測。
各個區域的市民朋友各自做好相應的健康管理,我們一定可以盡快地控制疫情。
News
來源 | 廣州新聞發布
編輯 | 綦悅悅
校對 | 洪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